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医喉科学在清代形成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究其原因,这既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由于清代瘟疫的流行促使喉科学如此兴盛。清代出现了大量喉科专著,受瘟疫影响,白喉、烂喉痧专著也纷纷涌现,随着西学东渐,中医喉科学也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女性生殖道感染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和发病情况,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1626例患者。即以阴道分泌物异常为主诉的患者,取阴道后穹窿及宫颈分泌物,进行有关病原体检测。结果:1626例中检测出病原体者722例,检出率44.40%。其中念珠菌感染检出率最高333例(46.12%),其次是解脲支原体213例(29.50%)。检出率最低的是淋球菌19例(2.63%)。结论:应加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监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单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结果:共检测3468 人,检出HBsAg阳性43人,阳性率1.24%。HBsAg阳性率与性别之间差异显著,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1例,并分别按血糖控制情况和年龄分组: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为分界点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 A1c≤7%)35例与血糖控制不良组(Hb A1c﹥7%)46例;按年龄分为〈45岁17例、45~60岁30例、﹥60岁34例分为三组。以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81例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11.66±6.90)ng/ml较对照组(14.69±3.54)ng/ml明显下降(P〈0.05);血糖控制不良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9.44±4.19)ng/ml低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14.59±8.56)ng/ml(P〈0.05);年龄〈45岁、45~60岁、﹥60岁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5.75±10.54)、(10.96±4.42)和(10.24±5.77)ng/ml,随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年龄大、血糖控制差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例1女,22岁。颜面部散在分布浅粉色斑片半个月。半个月前,患上呼吸道感染2天后额部出现片状白斑,后逐渐增多,漫延至整个面部及颈部。当地诊所予外涂药物治疗(用药不详),效果不佳。皮肤科情况:额部见较大的片状不规则色素减退斑,鳞屑较少,周边夹杂褐色皮肤,呈花斑状,无瘙痒,界不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动态观察,并给予西医抗病毒治疗及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及咳嗽,中医证候多见"热毒袭肺"及"毒犯肺胃".中医药可退热、改善咳嗽、咳痰、咽痛不适及胃肠道症状等.结论: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相似,轻症居多,以发热重而恶寒轻、咳嗽、咳痰、咽痛、胃肠道症状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少."热毒袭肺"及"毒犯肺胃"中医证候多见,中药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为抗结核FDC在全国推广使用提供政策依据。方法20112012年,选择甘肃、河北、吉林、四川、山东五省,每省选1个地市作为研究现场。各研究现场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新登记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接受抗结核FDC治疗。共纳入患者5981例,用医学数据管理软件EpiData3.1录入患者个案信息,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分析患者肝损伤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程度、肝损伤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异常一致性、肝损伤患者治疗方案调整方法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功能异常者占14.4%(862/5981),其中丙氨酸转氨酶异常者占2.4%(145/5981),总胆红素异常者占4.0%(241/5981),直接胆红素异常者占11.9%(714/5981)。中、重度肝损伤者占56.1%(484/862)。中、重度肝损伤发生在服药1个月内者占57.2%(277/484)。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者占10.3%(619/5981),将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者与肝功能异常者的率进行比较,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率(10.3%)与直接胆红素异常发生率(11.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82,P〉0.05),但与总胆红素异常(X2=14.3116,P〈0.05)和丙氨酸转氨酶异常(X2=19.4849,P〈0.0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肝损伤患者中23.1%(112/484例)改用散装抗结核药品替换FDC治疗。结论应用抗结核FDC治疗肺结核患者致肝损伤情况不可忽视,中、重度肝损伤患者应该改用散装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艳丽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57-1059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痤疮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患者给予口服丹参酮胶囊,同时隔日一次红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及外用维胺酯维E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丹参酮联合红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治疗痤疮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在出生男婴中的发生率为1/300~1/250,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惟一办法,目前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方法有300多种[3-4],但因术后并发症多,效果不满意,尚无一公认的术式为广大医师所接受.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获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病人院外复发是当前精神科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探讨其原因,我们对127例精神分裂症复发病人进行调查,发现其复发主要是停药、个体因素、周围歧视、生活困难、意外刺激、躯体疾病和脑结构异常等诸因素单一或多个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