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9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409篇
内科学   26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1125篇
预防医学   564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99篇
  6篇
中国医学   408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心肌梗死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其中介入治疗组31例,于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随访4~6年,观察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增大较对照组减轻,LVEF与对照组比,介入治疗组LVEF无明显下降或有所提高,心功能(NYHA)分级介入治疗组无明显下降,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结论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进行PCI治疗能够减轻左室重构,防止及减少左室腔扩大、LVEF下降,减少心功能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而明显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通过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观察6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各期的改变。发现出血热患者临床各期,全血粘度的均数都高于正常对照的上限值。五期中少尿期升高不明显,发热期和多尿期明显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期均有显著性升高,提示出血热整个病程是DIC的形成过程。通过动态观察临床各期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可及时正确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3.
杀菌剂三环唑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杀菌剂三环唑(又名克瘟唑)毒理学研究的初步结果,三环唑原药(80.61%)对大鼠经口LD_(50)雌雄分别为619、369mg/kg,小鼠雌雄性均为1260mg/kg,大鼠经皮>2000mg/kg,蓄积系数K>5.0,,冲击量试验表明大鼠对三环唑无明显耐受现象。九十天喂养试验表明除500ppm以上可使动物肝/体比增加,对体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有明显影响外,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血象、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均未见异常。初步提出了最大无作用剂量雌性为200ppm或11.2—13.3mg/kg,雄性为500ppm或27.0—30.5mg/kg的建议。致畸试验结果除对胎鼠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外,未见明显畸形及内脏异常。纯品的快筛致突变试验包括Ames试验,DNA损伤修复试验及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观察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4.
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传染病教改中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 2 1世纪 ,依照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和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根据国际、国内新传染病不断出现 ,老传染病死灰复燃的严峻形势 ,对人才培养也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进一步探讨提高学生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的教学改革模式迫在眉睫。 2 0 0 0~ 2 0 0 1年度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一次备有尸体解剖结果的、难度较大 ,具有学科交叉性的临床病例讨论读书报告会 ,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在 97级 5年制统招生学生进入传染病临床桥梁课过程中 ,举办具有特色的读书报告会。此病例即 :因间发腹痛 10余年 ,发…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处于高凝状态甚或血栓形成。抗活化蛋白C(APCR)是迄今所知引起静脉血栓形成(VT)的主要原因。在遗传性VT的发生率高达到20%~60%,而对于抗血液凝固系统中的蛋白C(PC)系统和AT-Ⅲ指标与SLE发生血栓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检测30例SLE患者血浆PC、蛋白S(PS)和AT-Ⅲ等指标,探讨其在SLE伴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输液天轨肋骨牵引在连枷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92年10月至2003年7月,共治疗连枷胸病人42例,行多部位肋骨牵引,天轨输液装置悬吊.结果 全组病例均治愈,达到恢复快、胸廓外形及功能较好的效果.结论 天轨肋骨牵引装置治疗连枷胸是一种易于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创伤较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7β-雌二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PBS对照组)和B组(E2治疗组),每组42只,B组造模成功后15min及24h腹腔注射E2(4.0mg/kg,以PBS溶解),A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无菌PBS。分别于伤后7d、14d、21d及28d,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伤后6h、24h、3d、7d、14d及28d时处死动物,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伤后14d起,B组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表明,大鼠SCI后存在细胞凋亡,3d时达高峰,与caspase-3的表达基本一致,B组伤后24h、3d及7d时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伤后24h、3d、7d、14d及28d时caspase-3表达低于A组(P〈0.01或P〈0.05),而Bcl-2表达高于A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促进大鼠SCI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E2可能是通过减少SCI后继发性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自愿选择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选择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为98%。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远端切缘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远端切缘的定位。方法总结分析52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远端切缘定位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术中直接定位、经肛门定位和直肠CT水成像三维重建,评估肿瘤与腹腔镜手术中能看到的正常解剖结构(参照物)的关系,并根据参照物对肿瘤及远端切缘进行定位并完成手术。本组行Miles术16例,Dixon术29例,Hartmann术2例,Parks术4例及Bacon术1例。其中33例肿瘤远端切除长度大于2cm。肿瘤远端切除长度不足2cm者3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1例发生吻合口瘘,并发吻合口狭窄;1例发生套管孔肿瘤种植;2例死于肿瘤转移,其中1例伴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其余无肿瘤复发等情况。结论术中根据参照物对肿瘤及远端切缘进行定位能较好的保证肿瘤与切缘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益气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德明 《山西中医》2009,25(2):14-15
目的:观察益气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93例,按2: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益气通便汤,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复方芦荟胶囊,治疗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65%(95%CI=84.48%~98.26%);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95%CI=54.10%~87.7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6017,P=0.0097),有显著性差异;停药3个月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408,P=0.0154),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复方芦荟胶囊,其收益为OR=0.14(95%CI=0.04~0.48),NNT=4(95%CI=2.4—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