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2.
闻晓琳  程海波  李柳  王俊壹 《中医杂志》2022,(6):581-583,594
癌毒病机理论认为,气机郁滞在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恶性肿瘤的早期治疗应以理气解郁为关键,抗癌解毒为核心,配合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等治法,消癌于形成之初,祛毒于萌芽状态,达到恶性肿瘤早期防治的目的,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前病变主要包括结直肠腺瘤与炎症性肠病。对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理论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禀赋不足;基本病机为脾虚不健,湿浊瘀毒阻滞肠道;主要病理因素为癌毒、湿浊、瘀血;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益气健脾为要,解毒化湿祛瘀并举。结直肠癌前病变的类型不同则病理因素与治疗亦各有偏重。腺瘤多以癌毒兼夹瘀血为主,尤重祛瘀散积;炎症性肠病多以癌毒兼夹湿浊为主,尤重化湿泄浊。  相似文献   
4.
癌毒是恶性肿瘤的病机关键,“祛邪解毒、扶正固本”为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以毒攻毒法作为“抗癌解毒八法”之一,是恶性肿瘤的临床常用治法。完善以毒攻毒法的理论内涵,可促进癌毒病机理论防治恶性肿瘤的推广和应用。从历史溯源、学术内涵、应用原则、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以毒攻毒法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认为需在符合癌毒亢盛、正气充实的原则下,根据肿瘤分期、分类的不同,使用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毒中药祛除癌毒。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证70余年,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周老强调疫毒是新发肺系疫病的关键病因,外感疫毒引动肺内伏邪是基本病机,病机演变基本符合三焦和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并认为三焦传变可能是新发肺系疫病主要的传变方式,临床辨治以三焦辨证为主导,重视审证求机,治疗倡导以祛邪解毒为先,注重整体观、三因制宜、未病先防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本团队在传承中医学整体观念、疾病观、基本治则的基础上,结合癌毒病机理论,创立针对肿瘤治疗的“抗癌复衡”理论。抗癌复衡理论强调扶正抗癌与祛邪抗癌在肿瘤治疗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治疗目标是恢复肿瘤局部与整体的平衡,即通过补益气血阴阳之亏虚,调补脏腑功能之不足,祛除特异性病邪和非特异性病邪,恢复肿瘤局部内环境和机体整体脏腑、气机、血液、津液、虚实、阴阳的平衡。“抗癌复衡”理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结合现代医学肿瘤研究进展,发展和完善肿瘤扶正祛邪治法,对进一步传承创新癌毒病机理论,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霉素是否可通过抑制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抑制血管生成。 方法取6~8周雄性Wistar大鼠心脏,应用植块法原代培养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取第三代细胞进行实验。给予不同浓度的盐霉素刺激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MTT方法检测盐霉素对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值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损伤划痕实验检测盐霉素对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方法检测盐霉素对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体外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形成方法观察盐霉素对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官腔形成能力的影响,验证盐霉素对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采用t检验比较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之间吸光度值、划痕距离差、Transwell细胞数以及体外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形成条数的差异。 结果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显示,对照组吸光度值(0.968±0.038)相比SAL在1 μM(0.849±0.031)时已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367),即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划痕损伤修复能力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划痕距离[(249.78±6.72)μm]相比,VEGF组划痕距离[(289.67±8.59)μm]更大,促进了划痕修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6,P=0.0165),SAL组划痕距离[(98.59±4.78)μm]减小,抑制了划痕修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007)。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数(128.67±4.89)个相比,VEGF组细胞数[(158.23±5.26)个]增加,促进了细胞侵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089),SAL组细胞数[(98.59±4.78)个]减少,抑制了细胞侵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5,P<0.001)。体外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31.29±1.68)条]比较,VEGF组形成[(45.76±2.56)条]更多,促进了血管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0,P=0.0176),SAL组形成[(14.38±1.23)条]减少,抑制了血管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5,P=0.0046)。 结论盐霉素可通过抑制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来抑制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本团队继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术思想,建立癌毒病机理论,并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本文提出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湿、热、瘀、毒;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热瘀毒蕴结精室;病位在精室,与肾、膀胱密切相关,并涉及肝、脾。临证应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其中,抗癌解毒为核心,补益脾肾为根本,清热化湿、祛瘀散结为关键,佐以疏肝理气,同时,强调整体辨证,以平为期,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本文以癌毒病机理论为指导,阐述前列腺癌的辨证治要,突出癌毒病机理论在治疗本病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医药辨治前列腺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Ⅳ期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Ⅳ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分别于2周期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肿瘤病灶大小,中医证候疗效,细胞免疫功能,肠癌生存质量评分,体力状况KPS评分以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近期客观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湿热瘀毒证候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52%(1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1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细胞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肠癌生存质量FACT-C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在生理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较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发生率为13.79%(4/29),对照组为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能显著改善晚期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体力状况,并能减少XELOX化疗方案常见不良反应腹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肿瘤微环境是与肿瘤侵袭、转移密不可分的局部内环境,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凸显了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创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肿瘤微环境可能是癌毒病机理论的生物学基础。通过比较癌毒与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的产生、致病特性与致病机制,认为癌毒与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密切相关,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对进一步揭示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