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2003年12月收治了1例节育环异位患者,经剖腹探查发现“O”型节育器异位于乙状结肠,术后经积极治疗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造血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损伤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但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的研究发现,EPO、G-CSF和TPO不仅参与造血的调控,对神经系统也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并可动员内源性干细胞参与损伤神经的修复,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免疫性血管炎血液高凝状态及药物治疗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管炎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检测外周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性标志Annexin V,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断F1 2,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电镜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免疫性血管炎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为(931.33±254.19)×109/L,与正常对照组(640.67±132.22)×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由Annexin 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标志明显升高,分别为(38.9±13.4)%比(20.9±8.5)%(22.55±6.00)%比(6.3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片断F1 2活性在模型组有明显增高,为(215.93±66.04)pmol/L,与正常对照组(128.22±6.46)p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上述各指标,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IVIG)不能降低血小板数目和功能,仅能降低凝血酶原片断F1 2活性。但阿司匹林和IVIG对血管炎病理改善的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性血管炎存在血液高凝状态,阿司匹林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血管炎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4.
羊水过少2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晓光  杨默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22-4823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9月分娩的、诊断为羊水过少的258例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258例中,剖宫产200例,新生儿窒息28例,无围生儿死亡;阴道分娩58例,新生儿窒息29例,围生儿死亡3例。结论:引起羊水过少的病因很多,加强产前监护,及早排除胎儿畸形,一旦确诊应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尽快终止妊娠,以改善围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HIE模型为7日龄新生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在缺氧环境下(氧体积分数为80mL/L)放置2h。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EPO组。从手术前2d开始,对照组注射磷酸盐酸缓冲液(PBS),EPO组注射EPO4000U/(kg·d),持续注射9~16d。通过测脑质量、脑损伤比率、姿势反射实验观察EPO疗效。体外实验利用神经干细胞系C17.2,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体外模拟缺血环境,诱导细胞凋亡,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nexin V,研究EPO对C17.2的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脑质量、脑损伤比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a〈0.05)。姿势反射实验对照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EPO处理后,脑质量明显提高,脑损伤比率明显减小,姿势反射实验正常百分率提高(Pa〈0.05)。体外实验,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nexin V,发现EPO可有效减少神经细胞凋亡(P〈0.05)。结论EPO在HIE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有抗神经于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5-羟色胺(5-HT)是一种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结合到细胞表面的5-HT1受体、5-HT2受体,通过Ras、MAPK通路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在巨核系造血的早期,5-HT通过5-HT2B受体促进造血干细胞及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其具体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在巨核系造血晚期,5-HT与5-HT2A受体结合促进一氧化氮合成,可能对血小板的释放有一定的影响。另外,5-HT能够对抗血小板α颗粒内容物血小板反应蛋白-1(TPS-1)所引起的巨核细胞凋亡,协同另一内容物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引起的巨核细胞增殖,因此5-HT可能是血小板反馈调节中比较重要的物质。本文就5HT及其受体、5HT是细胞生长因子、5HT促进细胞增殖的途径及5HT对巨核系祖细胞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创伤病人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在急性创伤(按意外和手术分组)12h后随机采集26例病人的血液样本,用阻抗法测定外周血成分变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中的TPO含量改变。另随机选择26例健康体检个体作正常对照。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TPO对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生长的影响。结果外周血中血液成分(包括WBC、RBC、HB、HCT和PLT)在创伤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创伤病人血清样本中TPO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P〈0.01),而创伤的类别问则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TPO能显著地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最大的有效浓度为50ng/mL。结论造血生长因子TPO在急性创伤时病人的血清中存在显著的升高,而且升高与血小板数目没有明显的相关;同时,体外研究证实,TPO有促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提示创伤后的TPO有机体应激反应性升高,并可能参与创伤的修复与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小鼠在麻醉和清醒状态下,高频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的重复性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40只小鼠平均分为两组,在清醒的基础状态下予超声心动图检查一次,随后麻醉组腹腔注射氯胺酮和甲苯噻嗪,清醒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每隔10min检测超声心动图一次,至30min后变为隔15min一次,至第60min停止。观察心率、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分钟心输出量(CO)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基础状态比较,麻醉剂使小鼠心率、FS、CO显著降低(P〈0.05),在10~20min降为最低,随后逐渐恢复,至第60min不能完全恢复至基础状态;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扩大,第20min最大,随后降低,LVEDD能在第60min恢复至基础值,而LVESD不能恢复正常;小鼠的心率与FS呈正相关(r=0.884,P〈0.001)。清醒组小鼠各个时间点测量值变异系数比麻醉组小。结论 麻醉小鼠心功能显著降低,重复测量不稳定;清醒状态下小鼠心功能重复测量稳定。高频超声检查小鼠心脏功能应当采取清醒状态下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9.
血糖的高低和脑卒中之间关系近来已引起注意,因无论高血糖或低血糖都可以改变急性卒中时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卒中的预后。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观察高血糖、低血糖及正常血糖情况下鼠脑急性缺血时能量代谢中的乳酸和丙酮酸的变化。试图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5月,我们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4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