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强CT评价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bax,bc1-2表达的价值。方法:对38例共40个经病理证实且行动、静脉双期CT增强扫描的HCC病灶进行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Ⅷrelated antigen,FⅧRA),fas,bax,bc1-2和bc1-x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病理分级将CT增强表现特征与免疫组化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fas,bax,bc1-2和bc1-x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8/40)、25%(10/40)、27.5%(11/40)和50%(20/40),bax和bc1-2,以及bc1-2和bc1-x1之间分别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bc1-x1的表达与CT显示的病灶大小、以及病理分级具有一定的关系(P<0.05),病理分级与CT显示的边界类型以及瘤内的液化坏死有关(P<0.05)。结论:fas,bax,bc1-2和bc1-x1等蛋白在HCC组织中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通过CT反映调亡相关蛋白表达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对医学影像片的输出、影像片上图像采集、计算机处理及冲印等各环节的总结,以期使投寄的照片最终达到杂志社的要求。1原始医学影像图像的要求优质的照片要以优质的影像片为基础,要求影像片要清晰、对比度高、没有污迹和破损。使用全自动洗片机和进口胶片时,一般都会有一张高质量的影像片。但也会因水温差异,对比度、亮度调节不当而出现过浓或过淡的影像片。因工作不慎也会在影像片上出现尘埃、油污、破损、红蓝墨水、红蓝铅笔字迹等污迹。这些现象都要进行整理。如红蓝墨水痕迹可用化学的方法[1],红蓝铅笔字迹可用酒精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儿Vitk缺乏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足月顺产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颅内出血的CT表现,男20例,女4例,患儿年龄2d至2月。结果蛛网膜下出血(SAH)12例,硬膜下腔出血(SDH)12例,脑实质内出血(ICH)13例,脑室内出血(IVH)3例,多个部位出血13例,结论 CT是检查婴儿VitK缺乏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不但能发现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还可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计算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的病灶/肝脏磁共振信号强度比(SIR),并评价其与病灶性质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经确诊的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病例共92例(148个病灶)行前瞻性磁共振成像(0.5T)研究。计算4种病灶的SI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T1W图像上,肝海绵状血管瘤与恶性肿瘤的SIR值间差异无显著性(t=1.799,P=0.075);质子加权像上,良恶性肿瘤的SIR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0.691,P=0.491);T2WI上,良性病变的SIR显著高于恶性肿瘤(P<0.01),且4种病变的SIR值与回波时间(TE)之间均存在线性正向相关关系。结论 在T2WI个测得的SIR可用于区分肝脏占位性病灶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测量正常甲状腺含碘量,计算甲状腺与胸锁乳突肌含碘量的碘比值,为高碘或缺碘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宝石CT,对来自潍坊医学院的226例怀疑颈部或颈椎疾病患者进行能谱扫描,扫描范围包括甲状腺,胸锁乳突肌.其中男119例,女107例,年龄18 ~ 77岁,平均年龄(46±17)岁.将扫描数据传至AW 4.4工作站,利用GSI Viewer软件处理,找出甲状腺与胸锁乳突肌的最佳对比噪声比及其所对应的单能量图像,在碘基图像上测量甲状腺左右叶、两侧胸锁乳突肌含碘量,计算二者含碘量比值.结果 甲状腺左右叶总含碘量为(1.5233±0.4318)mg/cm3,其中左叶为(1.5230±0.4271)mg/cm3,右叶为(1.5236±0.4365)mg/cm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84,P>0.05).男性甲状腺含碘量为(1.6395±0.4105)mg/cm3,女性为(1.4238±0.3832) mg/cm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43,P<0.01).甲状腺与胸锁乳突肌含碘量的碘比值为96.6271±33.2442,其中男性比值为94.6250±37.3621,女性比值为98.0000±29.073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7,P>0.05).随年龄增长甲状腺含碘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6,P< 0.01);其中<40岁组[(1.7256±0.4631) mg/cm3]甲状腺含碘量高于40~60岁组[(1.4517±0.3643 )mg/cm3]和>60岁组[(1.4368±0.3465)mg/cm3,q值分别为5.6195、5.4158,P均<0.0l].结论 宝石CT能谱成像能测定甲状腺含碘量,反映人体碘水平,对高碘或缺碘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有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不成熟;免疫力低下、消化能力低、并发症多等特点。加强早产儿基础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胆总管癌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胆总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胆总管癌患者的全部SCT图像。结果胆总管癌术前螺旋CT正确诊断13倒.准确率为92.9%.有9例见胆总管腔内明显均匀强化的结节;11例胆总管壁偏环形增厚;10例肝内胆管呈较藤状重度扩张;12例肝内、外胆管成比例扩张;14例均有胆囊增大。结论螺旋CT扫描对胆总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IOIP)的CT和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间80例(89只眼)IOIP患者CT及MR/资料,总结IOIP的影像学特征。结果①肌炎型IOIP:多条眼外肌受累18只眼,单条7只眼,16只眼(66.7%),同时累及肌腹和肌腱。眼外肌受累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外、下、内、上直肌。MRI检查呈等T1、略高T2信号。眶内其它组织受累17例,眶外侵犯4例。②肿块型IOIP: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18/21),边界不清楚(15/21)。5例“铸型”征阳性,7例眶尖脂肪影消失。MRI检查呈等T1、等或略高T2信号,信号不均匀。邻近组织受累18例,眶外侵犯3例。③泪腺炎型IOIP:泪腺扁长形肿胀,“铸型”征阳性,边缘模糊,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MRI检查呈略高T1,T2信号。邻近组织受累7例。④巩膜炎及视神经炎型IOIP:4例眼环增厚,边缘模糊。其中3例累及视神经眶内段,2例增强后眼环明显强化。1例仅视神经边缘毛糙。邻近组织受累4例。⑤混合型IOIP:融合以上几型表现,呈多样化特征。结论IOIP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但多具有炎性特征,眶内多种组织同时受累而以某一种组织为主。CT扫描可作为IOIP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MRI对IOIP有无颅内受累的显示比CT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216例急性腹痛或可疑肾绞痛病人行螺旋CT(SCT)平扫检查,分析“尾样征”的CT表现,进而对“尾样征”在输尿管结石与静脉石鉴别中的价值进行评价。SCT扫描采用5mm准直,床速8mm/s,螺距(pitch)=1.6,120kV,200mA,扫描范围从肾上极至膀胱底,分2~3次屏气完成扫描,不使用静脉或口服对比剂。横断面影像以3mm间隔重建,均以软组织窗观察,窗宽450HU,窗位50HU。全部CT图像均由两位放射学专家判读,按照钙化在输尿管  相似文献   
10.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的研究(附69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直径小于3cm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表现,以提高CT对SPN定性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分析经CT扫描、CT导引下肿块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3cm的SPN69例。结果:良性结节15例,恶性结节54例;良性结节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分叶少而浅,结节内钙化多见,边缘多数有长毛刺;恶性结节形态多不规则,分叶多且深,周围以短细毛刺常见,胸膜凹陷征、其内空泡征、血管截断或聚集征较常见。结论:CT是鉴别肺内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的一种理想检查方法,对多数肺结节可以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