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 体外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在促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对细胞因子碱性磷酸酶、骨形成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从2周龄SD大鼠长骨骨髓中分离获取骨髓基质干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纯化、传代扩增,随后在不同糖浓度(5.5 mmol/L、25.0 mmol/L)干预下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21 d,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并测定成骨细胞的标记物碱性磷酸酶、骨形成蛋白-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比较各组中成骨细胞分化的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 25.0 mmol/L糖浓度组与5.5 mmol/L糖浓度组比较,钙结节形成比例分别为(45.3±0.7)%、(6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0.350±0.020、0.563±0.043)、骨形成蛋白-2[(590±27)、(744±41)μg/L]及转化生长因子β1[(875±40)、(1188±52)μg/L]活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高糖条件下,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减弱,这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下游正负反馈调节因子Smad7、Psmad2在肾脏的表达变化及对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CollagenⅣ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CON、DM4W、DM8W、DM16W组.STZ诱导糖尿痛肾病模型,Masson染色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胶原合成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观察Smad7、Psmad2、CollagenⅣ表达变化.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随糖尿病肾病进展,肾内胶原生成逐渐增多,Smad7从4周开始即比正常组表达减少,且随时间进展逐渐减少(P<0.05).Psmad2、CollagenⅣ从4周开始表达增多,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P<0.05).到16周Smad7/Psmad2明显失衡.结论: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正负反馈调节蛋白失衡导致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及胶原生成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进展重要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长沙市糖调节受损人群的效果。方法 :对长沙市2610名社区居民健康普查中筛选出的100例IGR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接受6个月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在研究开始和结束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生化指标(包括FPG、OGTT2hPG、血脂四项(TC、TG、H-LDL,L-LDL)、尿酸)。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BMI值、腰/臀比、血压、FPG、OGTT2hPG、TC、TG、L-LDL、尿酸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升高不明显。对照组的糖尿病6个月累积发病率为10%,而干预组未发现糖尿病。对照组6个月累积血糖转变为正常率为4%,低于干预组(18%)。结论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改善长沙市居民的代谢相关指标,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促进向正常血糖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炎性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甲钴胺500μg,1次/日,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尿病治疗仪对患者的中脘、命门、三焦俞、太溪、复溜、双侧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进行磁热治疗,2次/日,每次20分钟;2周为一疗程,间隔3个月开展下一疗程治疗,共治疗三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Hs-CRP,Hcy的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T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SS评分、Hs-CRP、Hcy均显著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结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更显著降低Hs-CRP及Hcy,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的下游信号分子正负反馈调节因子smad2及其活化形式Psmad2在肾脏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4周组、8周组和16周组.链脲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血压,24h尿量,ELIsA测尿液浓度从而行24 h尿白蛋白定量、肾重/体重、血肌酐和肾脏病理.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肾组织内Smad2和Psmad2蛋白表达.结果 Smad2蛋白4周表达比正常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8周起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Psmad2蛋白从4周开始即比正常组表达增多(P<0.05),且随着糖尿病进展逐渐增加.结论 Smad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过程,早期Smad2信号蛋白活化较明显,继而Smad2蛋白也表达增加,再刺激Smad2活化增多,形成的放大效应是导致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进展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Smad2活化形式p-smad2及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6只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培哚普利治疗组,另以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于24周末观察血糖、血压、24 h尿蛋白、肾重/体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p-smad2、Ⅳ型胶原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p-sma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但治疗组和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尿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尿蛋白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示p-smad2蛋白在培哚普利治疗组较模型组表达显著减少,Ⅳ型胶原在培哚普利治疗组较模型组表达显著减少。Western-blot示p-smad2在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少。结论培哚普利可以通过影响糖尿病大鼠肾脏内Smad2活化,从而下调Ⅳ型胶原表达来延缓糖尿病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A,SR-A)基因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ACEI干预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方法 建立糖尿病模型,ACEI干预组以培哚普利4mg/(kg·d)灌胃24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24 h尿白蛋白,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和小管间质中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肾组织中SR-A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和24 h尿白蛋白均显著上升[(5.3±0.6)mmol/L vs(26.7±3.3)mmol/L;(2.7±1.3)mg/24 h vs(26.7±1.8)mg/24 h;P<0.05];细胞外基质增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空泡样变性;肾小球和小管间质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数及肾组织SR-A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调[(0.77±0.24)个gcsvs(2.55±0.46)个/gcs;(6.13±0.50)个/HPF vs(11.9±2.12)个/HPF,5.6±1.2 vs 1.5±0.2,P<0.05].ACEI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被明显抑制[[(3.6±1.4)mg/24h;(1.03±0.37)/gcs;(8.28±1.19)/HPF;3.4±0.7,P<0.05].结论 ACEI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下调肾组织SR-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测在新发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新确诊的50例无足麻木、灼痛、刺痛等感觉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分组进行VPT检测及神经肌电图检测,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作为"金标准",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PT检测与神经肌电图检测比较,VPT检测组的DPN发生率为36.00%,神经肌电图检测组为3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的DPN及糖尿病足风险,足部VPT对于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筛查及治疗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慢病毒载体表达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以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早期反应基因(TIEG),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Smad信号蛋白通路负反馈调节因子Smad7及对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Ⅳ型胶原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体莺200~230 g的SD雄性大鼠15只,分为3组,对照组5只,其余10只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TIEGsiRNA治疗组(5只)和空载体组(5只),治疗组和空载体组于成模后分别予TIEGsiRNA病毒液和空载体液尾静脉注射,治疗4周后实时PCR检测大鼠肾组织内TIEG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Smad7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MASSON染色检测胶原生成.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方差不齐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示Smad7蛋白在TIEGsiRNA治疗组(3.2±0.2)%较空载体组(1.7±0.5)%表达明显增多,Western-blot也同样验证了免疫组化结果(F=7.934,P=0.006),IV型胶原蛋白在TIEGsiRNA治疗组[(3.7±0.4)%]较空载体组[(4.8±0.4)0%]表达明显减少,MASSON染色半定量结果示纤维化程度在TIEGsiRNA治疗组[(3.5±0.4)%]较空载体组[(4.4±0.4)%]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EGsiRNA可以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Smad信号蛋白通路负反馈调节因子Smad7减少肾脏纤维化来延缓糖尿病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