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小儿手术日趋增多。本研究对择期手术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进行比较,探讨七氟醚在小儿全麻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 14 6例 ,总结其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 10 3例血压波动明显 ,4 2例心动过速 ,切除肿瘤后 88例血压过低 ,均经积极处理后好转。结论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全麻是嗜铬细胞瘤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术中应常规监测有创动、静脉压 ,麻醉前应备妥血管活性药物 ,以便及时处理血压和心率波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佐辛或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 I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40例。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1min后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4~5μg/mL;D1组和D2组分别静注地佐辛0.05mg/kg、0.1mg/kg,5min后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4~5μg/m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MOAA/S)评分为0分开始手术。记录入室后(T1)、(MOAA/S)评分为0时(T2)、扩宫颈时(T3)、负压吸引时(T4)、术毕(T5)及苏醒时(T6)的MAP、HR、SPO2、BIS指数,各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手术过程中体动反应,患者清醒后l0、30min的疼痛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结果 D2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F组和D1组(P<0.05),D1、D2组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5),D1组发生体动反应的例数明显高于F组和D2组(P<0.05)。结论地佐辛0.1mg/kg联合丙泊酚TCI用于无痛人流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S组(30例)为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P组(30例)为异丙酚静脉输注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开始前(T0)、插管时(T1)及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和术中腹腔充气前(T5)、充气后5min(T6)、手术结束时(T7)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明显;S组较P组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表现。结论七氟醚维持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与静脉输注异丙酚相比,能更有效减轻CO2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等容量血液稀释及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等容量血液稀释及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初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程桥吕洁萍董立原刘丹璐为避免异体输血产生的诸多不良影响,自身输血正逐渐地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1],但在进行血液稀释时,需要探索一种理想的血浆代用品并尽量减少对生理的干扰。海...  相似文献   
6.
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精神疾病的有效物理方法。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亲脂性的α羟甲基衍生物,具有镇静、止痛和阻滞交感神经的作用,易于唤醒,利于稳定循环,近年来Dex也开始用于MECT的麻醉。文章就Dex用于常规丙泊酚麻醉下MECT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描述MECT手术的麻醉特点以及Dex用于MECT手术麻醉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用于困难气道的辅助工具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等,但是在基层医院以及紧急情况下最常用的还是普通喉镜片经口明示气管内插管。本文着重讨论左侧磨牙法(Left-molar Approach,LMA)这一简便易行的插管方法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早在2000年,Yamamoto等~([1])就提出将LMA应用于困难气道中,可明显改善声门的显露情况,降低气管插管的困难程度,但是因其局限性存在许多争议,不能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本文通过将此方法的局限性方面与近年来新的插管辅助用具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方法的缺点,总结提炼出规范的操作流程,为困难气道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下腹部、会阴及前列腺、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将不同的药物+恩丹西酮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Ⅰ组:布比卡因125mg+芬太尼0.2mg;Ⅱ组:布比卡因125mg+芬太尼0.4mg;Ⅲ组:布比卡因150mg+芬太尼0.2mg;Ⅳ组:罗哌卡因150mg+芬太尼0.2mg;Ⅴ组:罗哌卡因200mg+芬太尼0.2mg;Ⅵ组:罗哌卡因200mg+芬太尼0.4mg。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的芬太尼混合,用4ml/h的持续泵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结果 0.2%罗比卡因组的镇痛效果确切,优于其他4组,副作用少,无明显的运动阻滞,不影响术后恢复,持续输注于硬膜外腔,不影响患者休息。加用芬太尼4μg/ml的患者术后镇痛强度比加芬太尼2μg/ml的病例明显增强,同时副作用镇静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故可认为局麻药中加用小剂量(2μg/ml)的芬太尼较适宜。结论 硬膜外持续泵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能明显改善镇痛效果。其中以0.2%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恩丹西酮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的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与单纯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的效果,探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病人,分为两组,单纯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组(P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组(PR组),每组40例。P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6~7mg/L;PR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4mg/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1.8~2μg/L。待病人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后开始手术,扩张宫颈结束时停止给药。结果①麻醉效果PR组优于P组(P<0.05)。②PR组诱导时间(1.1±0.4)min,明显短于P组(P<0.05),PR组丙泊酚总剂量(1.8±0.4)mg/kg,明显少于P组(P<0.01)。③苏醒期躁动、兴奋多语P组发生率分别为55%、50%,PR组未发生(P<0.01)。④两组麻醉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扩宫时最低,停药后很快回升,负压吸引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各时段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明显下降(P<0.01,P<0.05),负压吸引时最低,以后逐渐回升。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优于单纯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好、诱导时间短、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0岁,体重50kg,因间断性血压升高伴恶心、呕吐6a入院。入院时合并心力衰竭,BP:23.94/15.96kPa,HR:120次/min。辅助检查:血肾上腺素:7626.2pmol/L,血去甲肾上腺素:28749.1pmoL/L,尿肾上腺素:1145.7pmol/L,尿去甲肾上腺素:4895.2pmol/L,尿VMA:19.89mg/24h,血糖:7.96mmol/L,血钾:2.9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