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10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790篇
预防医学   40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59篇
  1篇
中国医学   282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即刻乳房假体重建(一步法)和应用扩张器的假体重建(二步法)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和成本效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外科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85例乳腺癌植入物重建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一步法组(145例)和二步法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一步法组术后出血发生率(6.8%)高于二步法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一步法组术后伤口皮瓣坏死率(6.2%)高于二步法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二步法组乳房满意度评分(81.5±7.1)分高于1步法组(78.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二步法组住院总花费(80 334.8±6 149.8)元高于一步法组(60 966.5±5 544.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二步法组住院天数(34.3±3.2)天多于一步法组(17.5±3.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在植入物乳房重建两种手术方式中,二步法相较于一步法,其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但在成本效益上并不优于一步法。  相似文献   
2.
地方志作为"地方性的百科全书",因其全面性而往往为专业研究如医学研究所忽略,而其中却不乏丰富的医学资料。通过对北京地方志中的医学资料进行挖掘,发现涉及太医院、官办医药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家、流行病、土产药物、药王庙等内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展现北京地方志医学资料情况,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线圈套扎法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也  叶丽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56-1556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组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年龄23~45岁,均为单发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直径为3~12cm。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有异常出血的患者术前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B超检查明确肌瘤的部位、大小、离官腔的距离,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内科合并症。将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运用1-0微乔线体外自制线圈套扎子宫肌瘤基底部减少出血,B组于子宫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4.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类淋巴器官 ,对机体免疫系统发生、成熟和免疫调节上有重要作用 ,产生促吞噬肽是其特殊功能 ,具有重要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当前外伤性脾破裂已不单是脾切除术 ,较多的注意力是放在保存脾脏上。在“抢救生命第一 ,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1] 指导下 ,我科采用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1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2例。年龄 12~ 5 1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8例 ,碰撞伤 2例 ,坠落伤 2例。 1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美国外科学会(AAST)的脾损伤分级标准Ⅱ级 2例 ,Ⅲ级 8例 ,Ⅳ…  相似文献   
5.
金军  付伟  钟声 《中国骨伤》2007,20(12):821-822
目的分别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和空心拉力钉内固定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探讨股骨颈骨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3例,其中男24例,女39例;年龄55~89岁,平均(64.5±3.2)岁;Garderl Ⅰ型2例,Ⅱ型15例,Ⅲ型38例,Ⅳ型8例.应用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63例,其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45~76岁,平均(62.2±2.9)岁;Garden Ⅰ型4例,Ⅱ型24例,Ⅲ型28例,Ⅳ型7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26例除2例死亡外均得到随访.115例愈合,其中10例股骨头坏死.外固定组愈合58例,股骨头坏死4例,死亡1例;内固定组愈合57例,股骨头坏死6例,死亡1例.根据Harris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外固定组62例中优24例,良26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0.65%;内固定组62例中优23例,良27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80.65%.Harris评分外固定组平均(80.40±1.21)分,内固定组平均(79.14±1.47)分,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外固定创伤小、费用低、可早期离床;而采用拉力钉内固定器医疗成本高,卧病时间相对较长,且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钉.  相似文献   
6.
D16S539等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河南汉族群体 D16S53 9、D7S82 0、D13 S3 17、D8S1179和 D2 1S11等 5个基因座基因频率 ,获得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随机抽取 2 0 9名河南汉族群体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 ,柠檬酸抗凝剂抗凝 ,酚 -氯仿法提取 DNA ,应用 PCR技术扩增上述 5个 STR基因座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型。结果  2 0 9名个体中 D16S53 9、D7S82 0、D13 S3 17、D8S1179和 D2 1S11等 5个基因座分别检出 7、8、8、10、15个等位基因 ,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 5个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790 7、0 .80 56、0 .7914、0 .82 3 9、0 .80 4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 0 .7712、0 .780 1、0 .7694、0 .80 0 9、0 .7816,个人识别能力在 0 .9416、0 .93 67、0 .9511、0 .9546、0 .93 0 8,非父排除概率分别为 0 .610 6、0 .6179、0 .614 5、0 .70 2 2、0 .6712。结论  5个 STR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特征 ,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石蜡切片中.从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步骤,都直接影响到每一张切片的好坏。肺组织是含气组织,在固定液中.它悬浮于固定液的表面,如何将肺切片组织全部浸入固定液中,并达到固定均匀的目的,笔者从几年的实践中.初步摸索到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工作中常会碰到有的骨组织脱钙至包埋后 ,在修蜡块时 ,发现有的骨组织部分脱钙不理想 ,无法将蜡块的组织面修平 ,而且会损坏切片刀。因此必须再次进行脱钙。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脱钙液氯化钠 10g溶于 10 0ml蒸馏水中 ,再加甲酸 ( 95 % ) 10ml和盐酸 ( 3 7% ) 10ml混合均匀。1 2 方法 我们把脱钙不理想或组织中有钙化的块组织暴露出来 ,将组织面朝下浸放在脱钙液中 ,脱钙时间一般 3小时 ,针刺无阻挡时说明脱钙已彻底。取出水洗后即可切出完整的切片 ,对染色没有影响。染色时 ,在脱蜡后入饱和碳酸锂水溶液 2分钟 ,再染苏木素 …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心脏外科手术中需要相当重视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处理相当棘手。良好的术前准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进行术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报道认为,在低浓度(<1mg/m~3)的三硝基甲苯(TNT)生产环境中,TNT 经皮肤吸收是 TNT 慢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对某化工厂 TNT作业工人皮肤污染及其危害情况进行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为接触 TNT 作业工龄1年以上的人员。健康检查内容及方法参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