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复查我院1972~1986年间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材料283例,有1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L)且经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证实。方法如下:(1)切片脱蜡至水。(2)3%H_2O_2甲醇溶液作用5~10分钟。(3)羊抗入免疫球蛋白 k、λ、μ、γ链作用 1/小时(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4)Tris缓冲液洗2次。(5)第二抗体免抗羊IgG作用30分钟(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生产)。(6)同(4)。(7)羊PAP作用30分钟(上海一医生产)。(8)同(4)。(9)DAB-H_2O_2用10分钟。自来水终止反应。(DAB为瑞典Fluka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进行了研究。1 例间质肉瘤术后2年死亡,6例淋巴管内间质肌病(简称ESM)和1例间质结节术后生存1~14年。间质结节为良性,ESM为低度恶性。本文认为低度恶性间质肉瘤的命名尤于ESM。低、高度恶性间质肉瘤诊断标准的主要区别是核分裂象多少,细胞异型性、坏死程度、侵犯深度及肿物大小也是重要的辅助鉴别标准。二者的处理应一致,全宫加双附件切除,辅以化疗,对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3.
应用流式细胞计对30例宫颈腺癌和混合癌细胞的DNA指数和细胞增殖周期各时相细胞分布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整倍体肿瘤29例,占96.7%.流式细胞计在诊断恶性肿瘤方面是有价值的。细胞增殖周期比DNA指数对预后的估价更有意义.乳头型腺癌、分化I级的肿瘤,S+G2M比率最低,5年生存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于凤玲  徐方江 《医药导报》1999,18(4):279-279
随着临床的研究及应用,日渐发现许多常用药有一些新用途。现简述几种,供临床参考。1 丙谷胺治疗胆囊结石鲍松虎,叶敏[1]将160例经B超确诊为胆囊内多发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丙谷胺组给予丙谷胺每次5片(0.2g/片),po,tid,同时加用硝苯地平、33%硫酸镁溶液,结果:总有效率60.0%,治愈率3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0%和12.0%。2 维拉帕米治疗肾绞痛黄洪才,朱飙[2]对41例急性肾绞痛患者,用维拉帕米5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40~60min滴完,治疗期间每隔5分钟观察1次。结果:总有效率83.0%,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对于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特殊关节器械的清洗方法进行改良,提高特殊关节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方法:在特殊关节器械关节部位放置一合适的支撑物张开关节后再行清洗,采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法、潜血试验法、细菌菌落记数法检测其清洗质量,并与两种传统清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清洗方法经过清洗程序后器械未见污染物附着,残留血液及菌落计数明显少于经过传统清洗方法的器械。结论:改良清洗方法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3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继续接受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6个月。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末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应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3、6个月末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6个月末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6个月末TE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末时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和氯氮平四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QTc间期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组(n=20)、奥氮平组(n=20)、喹硫平组(n=20)和氯氮平组(n=20),接受单一药物治疗,随访1年。基线和治疗每月末分别检查心电图和血清钾钠氯水平。结果治疗12个月末,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喹硫平组和氯氮平组QTc间期分别延长了21.5、15.5、27.5、13.5 ms,四组QTc间期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8,P=0.097)。治疗1年内,四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未达到QTc间期延长的诊断标准(男性〉470 ms,女性〉480 ms),无任何患者QTc间期在原基础上增加超过60 ms。结论利培酮、奥氮平、奎刘平和氯氮平均具有延长QTc间期的作用,并且程度不同,但它们总体对QTc间期的影响有限,比较适合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当前存在的精神卫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例精神病患者开展"精神康复进家庭"主题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疾病康复的健康教育,然后对其加以评价。结果干预前患者知晓率为40%,干预后患者知晓率为65%,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须加强精神卫生方面的健康教育与发挥精神卫生防治公共职能。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才可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输血疗法已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由输血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公民义务献血的开展,献血人数的增加,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和过敏反应(简称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反复多次输血的病人的输血反应,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复杂问题。为有效地预防输血反应,有必要了解输血反应发生的临床特征,为此笔者调查了一组反复多次输血病人输血反应发生率及其与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关系,并考核了两种预防输血反应药物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在甘南县医院反复输血的住院患者共142人,其中男85人,女57入,年龄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