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弥可保对断指再植后感觉恢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感觉神经再生作用并对比不同剂量弥可保的神经再生作用。方法将62例81指近节断指再植术后的病例,根据急诊病历号随机分为3组:A组:弥可保1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30次后改为500μg口服,每日3次,共4个月。B组: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30次后改为500μg口服,每日3次,共4个月。C组:阴性对照组。术后随访4~6个月,平均随访5.6个月。定期测定再植手指指腹的30g压觉,2g触觉,5g痛觉以及两点分辨觉。结果3组对照,实验组手指感觉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1500μg弥可保组感觉功能恢复显著优于500μg弥可保组。结论弥可保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隐性腕背腱鞘囊肿的超声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隐性腕背腱鞘囊肿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手术疗效。方法对慢性腕关节背侧疼痛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出隐性腕背腱鞘囊肿7例,对其中5例采取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结果5例手术患者中,其中4例术中发现舟月间隙有腱鞘囊肿,与术前超声诊断相符,1例未发现肿块。4例行囊肿切除,1例行腱鞘松解术;术后随访2~6个月,术后腕背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握力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保守治疗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腕背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隐性腕背腱鞘囊肿手术疗效可靠,超声诊断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对慢性腕关节背侧疼痛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皮下前环内置固定架(INFIX)治疗骨盆骨折致股神经麻痹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4月-2015年1月经INFIX方法治疗后发生股神经麻痹的3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女2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26、19、51岁;均为交通事故致伤。INFIX方法治疗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确诊。待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并联合营养神经治疗;其中2例行股神经松解。结果患者分别获随访12、22、15个月,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4级,可负重行走伴跛行。结论 INFIX治疗骨盆骨折时,如螺钉植入过深、连杆安放层次错误、连杆折弯不充分均可能导致股神经麻痹。对症处理后仍存在股四头肌力量弱以及步态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与国人舟骨形态学相关的舟骨螺钉内固定应用.方法 测量27例成人舟骨标本的舟骨长轴长度(沿舟骨长轴线从近极到远极关节面的距离)、舟骨腰部宽度、远极宽度和近极宽度(垂直于舟骨长轴的方向,分别测量舟骨腰部最窄部位的宽度、距离远极关节面2 mm处的远极宽度和距离近极顶端2 mm处的近极宽度),男17例,女10例.比较男性和女性标本的测量数据,并分别同国内可供选择的舟骨内固定螺钉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舟骨长轴长度:男性标本(29.3±1.3)mm,女性标本(25.4±1.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舟骨腰部宽度、近极宽度和远极宽度男性标本分别为(10.3±0.8)mm、(4.5±0.6)mm和(6.0±0.5)mm,女性标本分别为(9.0±0.8)mm、(4.0±0.4)mm和(5.6±0.4)mm,男性标本的测量值均显著大于女性标本.所有舟骨标本的平均近极宽度均小于远极宽度.国内部分可供选择的舟骨螺钉产品(3.0空心螺钉垫圈系统和部分Acutrak标准型螺钉)的尾端直径大于舟骨近极平均宽度.结论 根据舟骨形态学相关测量结果,治疗舟骨骨折螺钉的适宜平均长度男、女性分别为25 mm和21 mm.因国人舟骨近极宽度相对较窄小,选择背侧入路从近极置入螺钉时,应选择尾端直径适宜的螺钉产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杨昀  王娆  诸寅  王丽华  杨卓 《中国医刊》2012,47(10):77-78
目的 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99例以上肢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的腕管综合征及颈椎病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利用肌电图检查结果分析腕管综合征以及颈椎病的诊断.结果 经过肌电图检查,有168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显著延长,提示正中神经卡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者31例,诊断为腕管综合征者168例,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者13例.仅从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误诊率为7.14% (12/168),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误诊率为38.71% (12/31);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为(8.29±3.52) ms,显著长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14±0.73)ms.结论 肌电图可通过判断正中神经的卡压情况对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同时可为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掌骨骨折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运用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治疗第4、5掌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5例(9处)第4、5掌骨中段骨折的患者,应用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治疗后,平均随访4.2个月,重点分析了其术后的疗效和X线片的表现。结果骨折愈合率为100%,术后无发热和非特异性皮下积液,骨折端未见短缩移位和成角畸形,掌指关节主动伸直均无障碍,主动屈曲[(80.7±9.6)°,(?)±s,下同]患手握力与健侧相比的百分率平均为94.0%。术后X线片示2~5掌骨头所连成的弧线平滑、无顿挫,髓腔内未见溶骨征象,掌骨头周围的软组织内也无肿胀影。结论采用聚L丙交酯(self-reinforced poly-l-lactide,SR-PLLA)可吸收棒进行髓内固定第4、5掌骨中段骨折,不仅方法简单,疗效较好,而且无明显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神经束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7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神经束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 对70例患者,于上臂上中部切取正中神经、心神经、胸背神经及健侧C7神经束移位给肱二头肌肌支、三角肌肌支等,重建肩、肘关节的功能。结果 供区部分神经切取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文、胸背神经、健侧C7束支移位比全干移位对肌功能的影响小,且同样有效。结论 肱二头肌肌支、三角肌肌支的神经纤维数量少,用供体神经部分神经束即可提供充足的神经纤维,且能保证移位的神经纤维能良好地长入肱二头肌和三角肌。  相似文献   
8.
掌腱膜桡侧挛缩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  
目的探讨掌腱膜桡侧挛缩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因掌腱膜桡侧挛缩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8例的病变均位于虎口和大鱼际区域,表现为皮肤纠集、结节和条索,很少影响拇指的活动范围。均手术切除局部的掌腱膜条索。7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1个月;1例失访。结果掌腱膜桡侧挛缩多与尺侧挛缩并发,手术治疗总体疗效较好,仅有1例复发。术后病理证实切除的组织为挛缩的掌腱膜。结论掌腱膜桡侧挛缩的发病部位集中于第一掌指关节的掌侧、大鱼际尺侧、虎口部位和大鱼际桡侧,未见累及指问关节,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掌侧小切口空心钉技术治疗新鲜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采用小切口空心钉技术治疗16例新鲜舟骨骨折,骨折按Herbert分型:A2型11例,B2型5例,其中2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术中以舟骨结节为中心,在腕关节掌桡侧做2 am长小切口,切除大多角骨基底掌侧关节面后,在导针引导、C型臂监视下于舟骨轴线上打入AO空心加压螺钉,术后不需外固定. 结果 16例中12例获得完整随访,时间6~55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 d,恢复工作时间平均10 d(3~28 d).10例活动度与健侧相同,2例桡偏和掌屈欠50°10例无疼痛等不适感觉,2例腕关节掌屈时感轻度疼痛,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掌侧小切口空心钉固定舟骨腰部骨折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不需外固定、愈合率高等优点,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神经束移位重建屈肘功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用神经束移位恢复屈肘功能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臂丛损伤,分别应用正中神经、尺神经、胸背神经及健侧C7部分神经束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缝合恢复屈肘功能.结果临床应用52例中有26例肱二头肌力达M4级,屈曲肘关节达90°以上,供体神经无明显的损害.结论利用神经束移位可以提供足够的神经纤维,恢复肱二头肌的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