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与Wiltse入路TLIF(Wiltse-approach TLIF,W-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7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PE-TLIF治疗(PE-TLIF组),26例采用W-TLIF治疗(W-TLIF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滑脱椎体、滑脱分度、滑脱分型及术前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节段性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及Taillard指数(Taillard index,T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及JOA评分评价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于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DH、SL及TI,并行腰椎CT检查,按Suk标准评测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W-TLIF组相比,PE-TLIF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PE-TLIF组出现2例一过性下肢放射痛,WTLIF组出现1例浅表切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9.5%vs.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848)。两组患者均获随访,PE-TLIF组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W-TLIF组为12~24个月,平均17.7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PE-TLIF组术后3 d及3个月腰痛VAS评分显著低于W-TLIF组,术后3个月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W-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手术节段DH、SL及T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各指标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Suk标准评价,PETLIF组和W-TLIF组融合率为90.5%(19/21)和92.3%(2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见融合器沉降进入邻近椎体或向前、后移位。结论PE-TLIF和W-TLIF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均可获得良好疗效,尽管PE-TLIF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且早期腰痛及功能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Ⅰ度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3月56例Ⅰ度腰椎滑脱资料,其中ULIF 28例,MIS-TLIF 28例,2组年龄、性别、滑脱节段及滑脱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学参数。结果与MIS-TLIF组相比,ULIF组术中出血少(P<0.001),术后腰痛VAS评分和ODI降低更多(P<0.05)。末次随访2组椎间融合率和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滑脱率和L_(1)椎体轴到S_(1)椎体的距离术后显著下降(均P<0.001),腰椎前凸角和滑脱角术后显著升高(均P<0.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MIS-TLIF,ULIF治疗Ⅰ度腰椎滑脱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腰痛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减少滑脱程度,改善腰椎矢状位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斜外侧腰椎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54例翻...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5月收治的76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ULIF治疗35例(ULIF组),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41例(MIS-TLIF组)。其中ULIF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94±12.12岁;MIS-TLIF组男19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44±14.37岁。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末次随访时融合率和改良Macnab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MIS-TLIF组相比,ULIF组术中出血少(52.03±11.48ml vs 134.46±18.63ml,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8.43±1.88d vs 9.98±1.96d,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2周ULIF组腰痛VAS评分为3.06±1.41分,显著低于MIS-TLIF组的4.10±1.64分,且术后2周ULIF组ODI为(32.20±4.32)% ,显著低于MIS-TLIF组的(37.11±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ULIF组融合率88.6%,MIS-TLIF组融合率为9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ULIF组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91.4%(32/35),MIS-TLIF组为87.8%(36/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MIS-TLIF,U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早期腰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早期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因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进行翻修手术的14例患者资料。男6例, 女8例;年龄47.5(42.0, 54.3)岁;骨折节段:T12 2例, L1 3例, L2 4例, L3 3例, L4 2例;根据AO胸腰椎损伤分类系统分类:A型1例, B型7例, C型6例。既往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翻修均采用后路内固定重置后行斜外侧入路椎体次全切除、骨柱重建、侧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术。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3个月、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末次随访时融合情况, 比较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4例患者均获随访, 时间23(18, 24)个月。手术时间(175.1±28.2)min, 术中出血量(300.4±122.6)mL, 术后住院时间6(6, 7)d。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屈髋无力, 给予保守治疗恢...  相似文献   
6.
7.
背景:目前单髁膝关节置换中胫骨假体后倾角度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寻求活动平台单髁膝关节置换中合理胫骨后倾的角度。 方法: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及有限元前处理技术建立正常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胫骨假体后倾角度的单髁膝关节置换有限元模型,统一边界条件和载荷,行有限元分析。 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不同胫骨后倾角度的单髁膝关节置换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增大胫骨假体后倾可使胫骨后内侧皮质及松质骨应力逐渐增加,且增大了外侧间室载荷和软骨接触应力,而胫骨前倾使胫骨前内侧皮质应力明显增加。推荐活动平台单髁膝关节置换中选择0°-7°胫骨假体后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8月66例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症资料,根据患者意愿行椎间孔镜30例,开放后路手术36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