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选择合适的前交叉韧带(ACL)移植材料充满挑战与争论。目前临床上陆续出现不同移植物,但逐渐被证实存在不足。为了选择到理想材料,学者们正尝试利用自体腓骨长肌腱(PLT)移植重建ACL,并取得一些进展。虽然目前利用PLT重建尚有争议,但普遍认为PLT无论在解剖学形态和力学特性上均能满足ACL重建需求,关节镜下利用PLT移植重建ACL是一种损伤小、简便可行、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并丰富了韧带重建的移植物来源。  相似文献   
2.
乳腺外科保乳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乳腺癌的认识及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变化,乳腺外科得到了迅速发展.保乳手术由于减少了创伤以及美容效果良好,而日益成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首选.为此,本文综述了乳腺癌保乳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在慢性膝关节炎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礼 《中国临床康复》2002,6(5):630-631,637
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的提高 了关节疾病的诊治水平,特别是对于传统治疗方法反应不佳的慢性关节炎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对于退变性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镜手术均可取得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加安全、有效的疗效。但需较高的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证据、争议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和研究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综述了循证医学分析的一些结论和研究的热点及争议,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思路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5.
膝骨关节病的关节镜诊断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春礼  李明全  李立文  孙梁  李玉民 《医学争鸣》2001,22(13):1204-1206
目的 通过对79例84膝骨关节病的关节镜诊断治疗回顾性总结,探讨高效率、创伤小、疗效佳的方法。方法 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结合术前检查对膝骨关节病分为:软骨破坏型,滑膜类型,游离体型及半月板型,依此施行有针对性,局限化手术治疗。结果 69膝得到6mo-3a的随访,按膝关节综合评分表评分,优20%,良59%,可和差21%。结论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病损严重的病例,全膝置换或截骨术是进一步提高总体疗效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异体韧带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 引言 膝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断裂是较常见的运动伤 ,目前国内多采用开放手术或关节镜下自体韧带、肌腱移植重建 ACL.自体组织取材不仅增加了创伤 ,影响到取材组织原有的功能 ,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参考国外成功经验 ,我们自 2 0 0 0 - 0 2以来 ,采用异体韧带关节镜下移植重建 ACL 4例 ,发现该方法创伤小 ,康复快 ,早期疗效满意1 材料和方法1.1 取材及保存 在无菌操作下自符合移植条件 (肾移植 )的新鲜尸体取跟腱及髌韧带组织 ,跟腱一端带骨瓣 ,髌韧带两端带骨瓣 ,经初步修整 ,…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印迹及骨隧道面积,为临床实现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55例志愿者110膝,30例双束重建60膝及30例单束重建患者60膝进行DSCT扫描。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 2-AW4.4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三维模型,再现股骨外髁内侧壁ACL印迹,圈画、测量印迹及骨隧道面积,计算单、双束骨道面积覆盖率。结果ACL股骨自然印迹面积双膝之间:左(146.35±29.0)mm2,右(144.51±33.71)mm^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t=0.52,P〉0.05)。性别间自然印迹面积比较:AMB:男(87.08±19.29)mm。,女(77.09±15.17)mm^2,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2.04,P〈0.05);PLB:男(62.82±15.19)mm^2,女(61.64±16.55)mm^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t=0.27,P〉0.05)。术后隧道面积覆盖率比较:单束(53±18)%,双束(70±16)%,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2.44,P〈0.05)。结论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面积存在性别间及个体化差异,双束重建止点面积覆盖率显著大于单束重建,要实现ACL解剖重建需采用个体化重建技术。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9月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14例,采用常规前内、前外入路,或合并后外侧入路关节镜下切除交叉韧带囊肿,切取的囊壁组织送病检.结果 14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2.6月,术前关节活动度4°~105°,术后增加至0°~130°.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92.1±6.9)分,较术前(61.9±20.1)分明显提高(t=5.981,P=0.000).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中,经胫骨隧道与髌下前内侧入路建立股骨隧道的长度、角度进行比较.[方法]在140例ACL移植重建患者中,70例采用经胫骨隧道、70例经前内入路建立股骨隧道,术中记录股骨隧道长度,术后行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X线检查,测量股骨隧道在冠状面与内外髁连线及矢状面与股骨干轴线夹角,并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胫骨隧道组及经前内人路组股骨隧道长度分别为(50.67±5.00) mm、(37.97±4.45) mm,后者股骨隧道长度短于前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冠状面股骨隧道角度两者分别为68.20°±6.92°;矢状面为45.45°±7.47°、32.81°±9.45°,无论在冠状面及矢状面,前内入路组股骨隧道角度均小于胫骨隧道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在关节镜下ACL移植重建手术中,采用前内入路制备的股骨隧道,长度短、角度小.它可以减小“雨刮效应”和“蹦极效应”发生的可能,最终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异种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预后的主要问题。然而,对异种骨移植中免疫因子表达和调节的认识尚少。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重要的免疫因子,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目的:观察异种骨移植局部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对这些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对象:雄性Balb/c小鼠72只,体质量20~25g,随机分为3组,复合松质骨载体组,单纯松质骨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4只。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复合松质骨载体组小鼠左侧股部肌间隙植入复合转化生长因子β的松质骨载体;单纯松质骨载体组植入单纯松质骨载体;空白对照组仅行手术,不植入材料。术后4,7,14和21d观察各组小鼠植骨或手术区周围组织中增殖细胞记数;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植骨局部多种免疫因子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移植骨局部组织学观察及细胞密度测定;移植骨局部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①各组小鼠移植骨局部组织学观察及细胞密度测定:7d时,复合松质骨骨粒组较单纯牛松质骨骨粒组增殖组织中细胞密度明显高[(470.63±132.89),(311.46±93.69)个/视野,P<0.01];但14,21d时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②各组小鼠移植骨局部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异种骨移植后的7,14d,复合了转化生长因子β的异种骨移植局部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6蛋白质表达分别较单纯异种骨低(7d白细胞介素1α:42.55±9.65比67.95±17.82,白细胞介素6:48.26±11.17比77.21±15.16;14d白细胞介素1αmRNA:84.77±7.42比112.94±7.02,白细胞介素6:78.10±17.22比121.18±15.44,P<0.01),但对肿瘤坏死因子α而言,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异种骨移植局部,多种细胞可以表达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质,且这种表达受到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节。提示了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异种骨移植免疫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