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1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脂质体Dotap包裹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酪氨酸酶(TYR)的调控效果和降解时间的影响,寻找适合于临床应用的高效转染、低降解率的载体和应用方法。方法 应用DNA合成仪合成针对TYR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32P标记、脂质体包埋,加入黑色素细胞培养体系进行点杂交,行黑素含量、酪氨酸酶mRNA表达量检测以及降解时间的同位素液闪检测。结果 经脂质体包埋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使细胞黑素含量由(64±2.3)pg/cell下降至(23±1.5)pg/cell,并可使基因表达水平由160%降低至82%;同位素液闪显示经脂质体包埋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能使其半衰期由8 h延长至12 h。结论 脂质体可以明显增强反义核酸的调控效果,并可延长其作用半衰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和P-Smad2/3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对瘢痕产生的重要性及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3种细胞因子在3种不同组织共36例标本中的表达,ImagePro-Plus6.0软件进行阳性面积测量和细胞计数。结果TGF-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均为增强高表达,而在正常皮肤中几乎不表达;Smad3在三组标本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Smad2/3在瘢痕疙瘩中表达最强,增生性瘢痕次之,正常皮肤组织中最低。结论TGF-β1表达增强是病理性瘢痕产生的重要原因,P-Smad2/3的表达水平则可认为与瘢痕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皮肤衰老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张余光,张涤生,王炜皮肤衰老是人体老化的外部表现,随着抗衰老研究的深入,皮肤衰老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皮肤衰老与遗传、年龄(自然老化)及紫外线照射(光老化)密切相关。笔者就皮肤老化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修复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显微修复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并重建颈部三维活动功能及轮廓外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9例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年龄9~32岁。病程2~18年。瘢痕挛缩程度为3~4度。行瘢痕切除,对颈部挛缩组织松解复位所致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进行解剖分区的显微修复。分叶皮瓣范围最大分叶皮瓣为20cm×8cm~20cm×11cm,最小分叶皮瓣为15cm×4cm~15cm×6cm。结果9例患者有8例分叶皮瓣成活,1例肩胛皮瓣远端发紫,经换药加压包扎后成活。其中8例术后获3~9个月随访,畸形无复发,颌颈角恢复至90~105°;3例行二期皮瓣臃肿修整手术。患者对术后颌颈部外观和功能均满意。结论对于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可提供足够的组织覆盖,有可靠的血管蒂,对于重建颌颈部功能和外形,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是面部的重要骨骼组成,也是颅面部唯一可活动的骨骼,其形状、大小和位置对于个体是否有一个协调美观的面型起重要作用。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不可避免地进入衰老阶段。衰老的表现可由多个方面体现,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面部,而面部的变化,又以面部下1/3的形态最富有变化,最能体现个性,故与容貌美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眼轮匝肌的解剖结构和力学方向对上睑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眼轮匝肌对上睑形态的影响,设计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法,以达到改善上睑形态的目的.方法尸体解剖测量眼轮匝肌形态和力学方向.活体测量上睑皱襞距睑缘的距离、平视时上睑缘和上睑皮缘的位置.针对单睑伴内眦赘皮、重睑伴内眦赘皮、上睑皮肤松弛下垂的眼轮匝肌的形态特点,手术延长眼轮匝肌下缘,加高上睑弧度,重塑内眦角.结果单睑、重睑、内眦赘皮在上睑皱襞距睑缘的距离、平视时上睑缘和上睑皮缘的位置手术前后有明显差异.手术可使眼轮匝肌下缘延长,上睑弧度加高,明显改善上睑外形.结论通过对眼轮匝肌的整形重塑其结构,可达到改善上睑外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及其下眼睑外翻的分类和预防.方法研究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20例,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对224例下睑松弛及眶下脂肪疝出进行了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分析几十年来睑外翻病例,提出睑外翻程度的分类方法.结果眶肌筋膜韧带位于眼轮匝肌外侧深层,是一眶隔筋膜汇集的筋膜韧带,取名为"眶肌筋膜韧带”,是一膜状筋膜韧带,在冠状面上,位于眼外眦角内下方,起于眼轮匝肌外侧1/3深面,止于眶外侧壁及下睑板外侧缘.长约15mm,宽约12mm.224例下眼袋整形后经过2周至2年的随访,手术后眶下疝出脂肪的隆起得到修复,下睑皮肤松弛得到矫正.有5例术后早期有轻度下眼睑睑球分离,2周后完全恢复.眼睑外翻的程度分类将眼睑外翻分成从0度到Ⅲ度睑外翻的睑外翻,每度睑外翻又可分成4个级别,合计为4度16级.结论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不仅能达到常规眼袋整形手术方法的手术效果,又能使眼袋整形手术中达到眼轮匝肌提紧、眶隔筋膜提紧的效果,也是预防眼袋手术后产生下睑外翻的有效方法,但本手术需增加眶隔筋膜提紧手术操作.眼睑外翻的程度分类方法,是眼睑外翻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效果评价的有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研究直肠下动脉的解剖分布和肛管的血液供应探讨肛裂多发生于肛管后正中区的原因。采用尸体髂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41例)、血管造影后病理研究(10例)及肛管不同部位的血管形态研究(20例)等方法,得出以下结果: 41例血管造影表明直肠下动脉呈两种分布:Ⅰ型;后正中区无或仅有很少动脉分支,41例中占35例(85.4%),Ⅱ型:直肠下动脉分布后正中区,与肛管其它部位相比较无差别,41例中占6例(14.6%)。后正中区的血供,取决于Ⅱ型动脉的存在。肛管皮下和肛门内括约肌毛细血管的研究表明:前正中区血管密度最高,两侧区与前区相似。前正中区与后正中区血管总数的比较是极为重要的。3例后正中区的血管数仅为前正中区的35%;仅4例后正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眉部形态的变化特点,量化眉部年轻化的形态特征,为提、切眉术提供度和量的参考及适当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以眉眼部年轻化为目的 的40例女性患者,分为眉下垂组20例(38~53岁)、上睑皮肤松弛组20例(39~58岁);以非眉眼部年轻化为目的 的女性患者40例(17~33岁)作为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照片测量法,拍摄并测量3组患者眉眼部的数据.结果 眉部与水平线的夹角,眉下垂组和上睑皮肤松弛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眉峰到眉头下点距离为9~10 mm,在提眉术中,眉下垂患者的平均上提量约5mm.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眉部的形态特点,不仅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而且还可避免矫正过多或过少导致的眉部外形不协调,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中的A类,现共发现有五种黑素皮质激素受体(MC1R~MC5R)。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MC1R)在人类正常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肤色和发色形成中起主要作用。此外,MC1R在培养的正常角质形成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表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