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和所辖县市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简称“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2月喀什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对喀什地区和所辖12个县市疾控中心开展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机构问卷和个人问卷。结果喀什地区两级疾控中心目前核定编制604个,核定编制达标率76.17%;其中有5个县核定编制达标率<60%,现有在编人员524人,空编率为13.25%。地区级疾控中心实际在岗人数85人,县市疾控中心在岗人数中位数为34人。地区级疾控中心人员队伍老龄化严重,45岁以上占67.06%;县市疾控中心则总体呈现年轻化特征,35岁以下年龄组占54.22%。地区及县市疾控中心本科及以上人员分别占31.76%和24.95%,无职称人员分别占32.94%和48.03%,中、高级职称人员分别占57.89%和22.02%。近3年全地区流失人员24人,均为专业技术人员。结论喀什地区疾控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地区级疾控中心亟待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疗服务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全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以门诊诊查费为样本,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医疗服务价格的空间聚集情况,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国三级医院门诊诊查费Moran's I=0.053 (P=0.252),未发现具有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江苏、安徽、山东及河北存在高高聚集、四川省存在低低聚集、天津市存在低高聚集、海南省存在高低聚集(P0.05),其他地区均未有显著聚集现象。卫生和社会工作人员收入对门诊诊查费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变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国三级医院的门诊诊查费在空间上尚未发现具有全局自相关,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应关注价格空间分布体系及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B2和C2在肝细胞癌(HCC)形成、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62例HCC患者和23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基因型及亚型,并对其中采取手术切除或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两者联合治疗的228例基因亚型为B2或C2的HCC患者随访观察1年.结果:C2亚型HCC患者比B2亚型手术治疗机会多(P=0.007);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P=0.000)、年龄≥40岁(P=0.030)、病毒载量>10 000copies/ml(P=0.017)是H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亚型B2和C2对HCC形成的危险性无统计学差异;50岁以下(P=0.044)、非手术治疗患者(P=0.000)、HBV基因亚型B2(P=0.027)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2、C2和混合型感染者HCC组织病理分型上都以粗梁型为主(85.7%、71.2%、75.0%),各种病理类型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一些少见病理类型中全部为C2亚型,未见B2型和混合型.结论:HBV C2和B2亚型在促进HCC形成的危险性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后者形成的HCC恶性程度更高、手术机会较少、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不同部位胆管癌栓的疗效对比,进一步探讨胆道癌栓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病人共50例,按胆管癌栓的部位分为A、B、C、D组共4组.结果 A、B、C、D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6个月、2.1个月,8.0个月和7.6个月.B组较其他各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不同部位的胆道癌栓的预后并不一样,以伴胆管左支癌栓的预后为最差.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us,HBV)感染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原因,全球每年由于HBV慢性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死亡患者超过47万人。本文主要对乙肝病毒的相关变异及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掌握喀什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为卫生行政部门改善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基尼系数分析和评价2019—2020年喀什地区各级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从业人员的配置情况及公平性程度.结果 2020年喀什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共有免疫规划人员709名,女性占84.9...  相似文献   
7.
何永超 《吉林医学》2014,(4):699-700
目的:分析母亲梅毒治疗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先天性梅毒新生患儿80例,根据其母亲在妊娠期间所接受的治疗情况进行分组:正规治疗组37例(治疗组)、非正规治疗与未治疗组43例(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出生时的临床表现症状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于出生时与出生后2周的间接胆红素较治疗组高(P<0.05);两组患儿出生时的ALT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出生2周后,对照组患儿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母亲妊娠期间若接受非正规治疗或未治疗,其先天性梅毒新生患儿会于出生后表现出多样化的临床症状,对其肝功能造成损伤,因此,需加大对孕妇的综合干预,对其宣传性病有关防治知识,并对患儿给予全程抗梅毒治疗,以对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症状予以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不同部位胆管癌栓的疗效对比,进一步探讨胆道癌栓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病人共50例,按胆管癌栓的部位分为A、B、C、D组共4组.结果 A、B、C、D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6个月、2.1个月,8.0个月和7.6个月.B组较其他各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不同部位的胆道癌栓的预后并不一样,以伴胆管左支癌栓的预后为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雷公藤多甙片与地氯雷他定联合应用于CIU/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CIU患者100例,50例(研究组)采用雷公藤多甙片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50例(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2周与4周的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以及临床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2.0%,对照组为60.0%;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为68.0%;随访3个月后显示,研究组复发率8.0%,对照组为26.0%;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情况出现率分别为8.0%和6.0%;研究组效果总体更佳(P<0.05),且安全性较高.结论 雷公藤多甙片与地氯雷他定联合应用于CIU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F-κB1和NF-κBIα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易患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乙肝表抗阳性HCC患者、慢性肝炎患者(CHB)、健康对照组的NF-κB1和NF-κBIα基因多态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及各位点基因型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HCC组中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OR=2.21, 95%CI 1.25~3.88);以同时携带各位点野生型携带者为参照,健康对照组中同时携带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和NF-κBIα GG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OR=2.94,95%CI 1.03~8.44);携带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的肝炎患者患肝癌的危险性增高(OR=2.31,95%CI 1.22~4.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肝癌的危险性是女性的2.01倍(95%CI 1.19~3.41);吸烟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79倍(95%CI 1.04~3.07);饮酒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不饮酒者的2.58倍(95%CI 1.50~4.43); NF-κB1 ATTG2/ ATTG2基因型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野生型NF-κB1 ATTG1/ ATTG1携带者的2.17倍(95%CI 1.23~3.85)。结论: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与NF-κBIα的GG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性别、吸烟、饮酒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