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10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简捷的检测吸血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应用抗日本血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多克隆抗体标记胶体金,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斑点免疫金渗滤法(S-DIGFA)并以S-ELISA作对比。结果:用S-DIGFA和S-ELISA平行检测95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05%和82.11%,正常人血清180份,两者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67%和7.78%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从分泌具血吸虫保护性IgG_(2a)表型1E2McAb的杂交瘤培养上清液中,应用蛋白A-葡聚糖柱层析法纯化的McAb免疫家兔,采用纯化McAb分别进行Dot-ELISA、免疫双扩散和免疫印迹试验、ELISA观察免疫血清中抗McAb和抗-抗McAb的产生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主要结果表明:(1)1E2McAb免疫后,20d开始出现抗McAb,若不加强免疫,抗McAb逐渐减弱:若加强免疫,则抗McAb水平较高,且持续30-50d。(2)免疫血清中的抗-抗McAb,能起抗-抗Id的作用,可识别不同的血吸虫抗原及血吸虫抗原中不同抗原决定簇(90,68和45kD_a),而且免疫后不同时期抗-抗McAb识别不同抗原的水平不同(滴度1:100-1:1600)。对抗血吸虫肥抗原McAb免疫后抗抗体应答的观察,可为研制不同抗独特型McAb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野生和繁殖东方田鼠血清和/或脾细胞在体外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杀伤作用.方法东方田鼠血清和/或脾细胞与童虫在体外共培养,16~18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计算童虫死亡率.结果东方田鼠血清或脾细胞对童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36%土4.00%(野生鼠)和64.39%±5.86%(繁殖鼠)、66.02%±1.40%(野生鼠)和66.38%±2.18%(繁殖鼠);东方田鼠血清加脾细胞的童虫校正死亡率为76.68%±6.27%(野生鼠)和79.03%±8.00%(繁殖鼠),均显著高于单纯血清或脾细胞的校正死亡率;野生鼠和繁殖鼠对童虫的杀伤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东方田鼠血清和脾细胞均具有体外杀童虫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杀伤作用,且野生鼠与繁殖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鼠伤寒杆菌核糖体制剂对血吸虫抗原的佐剂作用。方法:小鼠分别用鼠伤寒杆菌核糖体制剂(STRP)加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SWA)和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后,其体液免疫水平用ELISA检测,保护性免疫力用减虫率表示。结果:用STRP+SWA免疫的小鼠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单用SWA免疫的小鼠。尾蚴攻击感染后,STRP+SWA免疫组小鼠和SWA免疫组小组的减虫率,分别为47%和17%,前者高于后者。结论:STRP可以增强小鼠对血吸虫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并且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抗尾蚴攻击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 2 6kDaGST抗原 (reSjc2 6GST)免疫役用放养水牛 (简称水牛 )后抗体动态及免疫保护性的效果。 方法 试验组 96头水牛 ,用reSjc2 6GST免疫 3次 ,每次间隔 2wk ,3次剂量分别为 0 2、 0 2和 0 1mg。对照组 90头水牛不作免疫 ;观察 2组水牛免疫前及免疫后 2、 5、 9、 12、 15和 2 0个月的抗体水平及血吸虫感染率的变化。 结果 试验组机体产生特异性抗reSjc2 6GST抗体 ,其抗体水平呈明显的梯形升高趋势。试验组免疫后 2 0个月血吸虫感染率比免疫前下降了 62 2 % ,比同期对照组低 67 7%。 结论 用reSjc2 6GST免疫水牛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在免疫后 2 0个月内维持较高水平 ,有一定的抗血吸虫自然感染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用改进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对植物血凝素(PHA)、血吸虫成虫抗原(AW)的应答能力。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20d内,对PHA的应答能力基本正常,而33d后对PHA的应答能力减弱。小鼠感染血吸虫后其淋巴细胞对AW的应答能力在2周内(淋巴结淋巴细胞)和6周内(脾淋巴细胞)应答正常,之后,分别于3和8周开始应答能力减弱,14周后的应答能力均恢复正常。上述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淋巴细胞对PHA和AW的应答能力可能存在暂时性免疫抑制现象,特别是在感染早期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以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在体外对156例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包括19例切脾的晚期病人)细胞免疫状况的观察结果。初步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病各期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变化,但处于低水平的状况。其中,急性期患者低水平状况非常明显,而慢性和晚期患者之间无显著不同。然而,多数血吸虫病患者对PHA的应答正常,且各期患者对PHA的应答能力无明显差别。晚期病人巨脾切除者和巨脾者比较,机体细胞免疫的状态和对PHA的应答能力均无明显变化。上述病人在用LMIT测定同时,还做了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及环卵沉淀试验,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血吸虫沉淀抗体的存在与否对LMIT的结果无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儒家,在中国历史各个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现。从宋明理学“濂洛关闽”的历史分流,到20世纪的新儒学继承传统,尤其是港台牟宗三、唐君毅的鼓吹,都是在试图重建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观念,把民族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传统,把知识论与道德性命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日本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东方田鼠和SD大鼠特异性DNA序列的差异。方法提取东方田鼠、SD大鼠、C57BL/6小鼠和KM鼠肝脏DNA,根据东方田鼠特异性DNA序列片段(GenBank登录号:AF277394)设计引物,PCR方法扩增以上4种鼠的基因组特异性DNA,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特异条带,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PCR扩增东方田鼠、SD大鼠DNA分别得到520bp左右的特异扩增片段,同源性为99%。C57BL/6小鼠和KM鼠没有扩增出此特异片段。结论日本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东方田鼠和SD大鼠之间特异性DNA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