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细菌L型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基于sacB负筛选标记的Targetron质粒分析系统。方法构建sacB毒蛋白诱导表达受体质粒pACYC-sacB(携带p15A复制子),分析sacB毒蛋白对大肠埃希菌的毒性。设计sacB基因打靶位点,构建脱水四环素诱导的Targetron供体质粒pSY11-sacB(携带colE1复制子和sacB405a打靶位点)。双质粒共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脱水四环素诱导Targetron表达并对sacB基因进行打靶。涂布含有5%蔗糖和0.1 mmol/L IPTG的选择培养基,筛选sacB基因失活的阳性菌落,利用菌落PCR进一步验证Ⅱ型内含子在靶位点的插入情况。结果sacB基因表达的大肠埃希菌不能在含有5%蔗糖的平板中生长;双质粒共转化后,脱水四环素诱导Targetron表达能够插入到sacB405a靶位点;sacB基因失活后,大肠埃希菌能够在含有5%蔗糖的平板上生长,菌落PCR验证内含子插入到DNA靶位点。结论建立了基于sacB负筛选标记的Targetron质粒分析系统,为Ⅱ型内含子功能鉴定、迁移规律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改良的细菌荚膜染色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荚膜(capsule)是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性物质,其厚度≥0.2 μm且边界明显.通常认为荚膜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在细菌鉴定中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细菌荚膜染色法有Hiss法、Muir法、墨汁负染法以及常用的吕氏美蓝染色法等,但这些荚膜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1~4].改良荚膜染色法是在吕氏美蓝染色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染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余秀专  王和  陈峥宏 《贵州医药》2002,26(3):221-223
目的:探讨胆囊细菌L型感染的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胆囊细菌L型感染的抗菌药物对外科手术前的胆囊炎胆囊结石者进行治疗,手术中采集胆囊标本进行细菌及其L型的分离培养和检测胆汁的抗菌药物活性。结果:接受红霉素或氟哌酸治疗患者的胆囊标本中细菌L型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氟哌酸治疗前且胆汁内具有抗菌药物活性者,细菌L型的检出率也显著低于胆汁没有抗菌药物活性的患者,结论:合理使用细菌L型感染并且能够进入胆囊的抗菌药物,将能够有效杀灭胆囊内的细菌及其L型,有利于控制慢性胆囊炎病情的发展或胆囊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医学微生物学PBL教学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本科感染与免疫PBL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国内某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现状,探讨如何开展医学微生物学的PBL教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导致幽门螺杆菌(Hp)形成L型与感染复发的关系.方法 以阿莫西林诱导Hp形成细胞壁缺陷型(即L型),以液体稀释法检测Hp及L型阿莫西林敏感性;以Hp灌胃感染小鼠,分别以生理盐水、常规或低于常规剂量阿莫西林或配伍克拉霉素治疗6d,20d后取胃组织行Hp及L型分离培养、16 SrDNA片段PCR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阿莫西林对Hp和L型的MIC分别为0.0625和0.125μg/mL;单一阿莫西林治疗和感染对照小鼠胃粘膜L型分离、PCR均阳性,病理学检查呈慢性炎症表现;低剂量治疗和感染对照组均分离出Hp;配伍、盐水对照及空白组各项检测均阴性.结论 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使Hp发生L型变异,L型生长或返祖可能是导致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猪囊虫病猕猴的肝功能、肝脏声像图及病理变化特征。方法用猪带绦虫虫卵经喂食感染健康猕猴,于感染第84d进行猕猴肝脏B超检查和血清部分肝功能指标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透明质酸的放射免疫法检测以及猪囊尾蚴IgG的ELISA检测。于感染第90d,经麻醉致猕猴死亡,剖检各组织器官,取肝脏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猕猴经人工感染猪带绦虫幼虫84d后,体重较感染前减轻2.4kg,肝脏B超检查见边界较清楚、不均匀的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的结节样病灶;血清总胆汁酸盐为感染前的4.5倍,透明质酸为感染前的1.9倍,胆碱酯酶较感染前降低25%;肝组织活检见11个结节,结节内未见虫体,但病灶内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血清猪囊尾蚴IgG阳性。结论猪囊尾蚴除可引起灵长类的肌肉和脑囊虫病,还可寄生在肝脏并引起寄生部位肝组织的损伤,血清学检查和肝脏B超有助于诊断肝脏囊虫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