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效果。方法 312例BPH患者进行TUVP手术。术前以及术后3﹑6﹑12﹑24 m分别进行IPSS﹑QOL评分﹑尿流动力学﹑剩余尿量测定。301例(96 .47%)随访资料完整。结果 术后24月IPSS评分从26.52减少至6.1 (P<0.05);QOL评分也从5.32下降至1 .47 (P<0.05);最大尿流率(Qmax)增加明显,从7.6ml/s增至18.3ml/s(P<0.05);平均尿流率(AFR)从3 .4ml/s增至9.89ml/s;排尿量(VV)较前亦有所增加(P>0.05),尤以排尿等待时间(DT) 缩短,从61s减少至5.2s,剩余尿量(RU)从98.3ml减少至13.4ml(P<0.01)。结论 TUVP是一种易于掌握、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的治疗BPH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11例患者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根据3D 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可增加手术安全性;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PPNAD)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总结4例PPNAD的临床资料,4例均有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结果提示为功能自主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但影像学检查并未发现肾上腺肿瘤。结果:4例患者均行单侧肾上腺全切除术,手术标本均表现为肾上腺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外表和切面上见黑色或深褐色小结节,结节间皮质萎缩,光镜下见组成结节的细胞体积大,脑质嗜伊红染色、颗粒状,部分细胞脑质中的颗粒状色素颗粒具脂褐质染色特征。结论:PPNAD在青少年中是一种引起库欣综合征的罕见病因,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是治愈本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复杂膀胱尿道阴道瘘(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技术修补复杂性膀胱尿道阴道瘘的经验。方法 膀胱尿道瘘患者4例,膀胱阴道多发瘘1例,均在手术放大镜下用细线行瘘修补,膀胱颈缺损多层缝合或利用阴道壁修补尿道缺损。结果 5例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6~12个月,排尿均通畅。1例膀胱颈全尿道缺损者咳嗽时有轻微尿失禁,余4例无尿失禁、无漏尿,性生活满意。结论 多层缝合膀胱颈缺损可恢复膀胱颈括约肌功能,显微外科技术组织对合好、反应小,有利于尿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控释片在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25例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结论多沙唑嗪控制片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1概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是在传统腹腔镜基础上的革命性突破,这项技术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其三维立体手术视野、机械臂多关节、多自由度活动所带来的高精确度动作和人机分离、远程操控、降低术者疲劳度等优势[1-2],是传统腹腔镜技术所难以望其项背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泌尿系统手术中以病变部位深或缝合技术要求高的术式,如前列腺癌根治、上尿路整形以及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15d后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实验组(腹腔注射17-AAG 40mg/kg)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用药3周,第4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SP90、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SP90、STAT3、ERBB2的表达.结果 第4周时,对照组的移植瘤体积为5070.13±630.42mm3,重量为7.94±1.20g;实验组的移植瘤体积为2218.80±336.29mm3,重量为3.29±0.57g,实验组抑瘤率为58.6%,两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的HSP90、STAT3、ERBB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肿瘤组织中HSP90和STAT3、ERBB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SP90和STAT3在早期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4例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标本中HSP90和STAT3的表达差异,同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4例手术标本中HSP90和STAT3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两者联合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效用。结果:HSP90和STAT3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83.33%,在良性嗜铬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37%和26.32%,在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中无表达,恶性嗜铬细胞瘤组与良性嗜铬细胞瘤组之间HSP90和STAT3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HSP90和STAT3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蛋白表达水平远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联合HSP90和STAT3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时阳性预测值为0.70。结论:HSP90和STAT3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且联合HSP90和STAT3可有效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9.
心衰常引起外源性利钠肽(NP)分泌增多,以及应答反应迟钝。这种效应很可能或至少部分地与磷酸二酯酶(PDE)导致的环磷酸鸟苷(cGMP)减少有关。应用西地那非造成PDEs的快速抑制,是否可以模拟和/或促进外源性利钠肽(NP)注射后的心肾作用?Forfia PR等人为此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的价值 ,及其与前列腺癌病变之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344例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优缺点 ,观察和统计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和发病的相关因素 ,例如 :年龄、 PSA、 PSA密度和前列腺体积。结果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少 ,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前列腺癌检出率为 33.72 % ,其检出率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 PSA和 PSA密度明显高于增生者 ,而前列腺体积不增大。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因并发症少 ,检出率较高 ,有其自身临床应用的优势。 PSA和 PSA密度是指导穿刺活检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 PSA>10 ng/ml和 PSAD>0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