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为避免或减少儿科护理文书的风险,杜绝医疗纠纷,做好护理质量的细节管理,而对其存在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床头卡是患者身份识别的依据之一,护理同行对于床头卡的设计与改进不乏见解,各有所长,有人性化床头卡[1]、彩色标识床头卡[2]等。临床常将各种安全警示标识及个性化提示选用塑胶卡按扣式挂于床尾,不醒目,经常更换,容易损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荆州市中小学教师急救素养水平现状,探讨提高其急救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荆州城区及所辖县市六家中小学100名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从急救知识、技能、信念等方面对调查对象的急救素养水平进行调查,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荆州市中小学教师急救知识技能平均得分为(26.3±3.3)分;急救信念平均得分为(39.86±4.18)分;其中有31名教师接受过非正规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接受过培训者与未接受培训者急救信念、知识技能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荆州市中小学教师急救知识技能掌握不均衡;急救信念较强,但自我急救能力评价较低;需多层次、多样化开展急救培训,提高相关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在急诊科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400例急诊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预检分诊,观察组应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预检分诊,比较2组患者病情资料收集时间、分诊时间、过度分诊率及患者对护士分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病情资料收集时间、分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过度分诊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士分诊工作表示满意的有196例,对照组中40例患者认为分诊较慢、流程繁琐等原因,表示不满意,2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结合应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优化急诊分诊流程,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和归纳,减少了分诊时间,保障护士的分诊效率,从而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障碍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证据总结,纳入49条最佳证据,制订22条审查指标进行临床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结果22条审查指标临床执行率为0~100%,其中7条指标执行率均为0。障碍因素主要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不完善、实践者层面医护人员知信行水平不高等。结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证据与临床实践尚存在较大差距,应针对障碍因素,提出解决策略,促进证据转化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2020年2月~3月我院应用“5P转运体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ECMO支持下院内转运的成功管理经验。方法 结合我院危重患者“5P转运体系”制定ECMO院内转运核查清单:转运人员资质及分工,转运评估,转运设备及药品,转运路线、途中病情监测沟通及突发事件处理,转运后交接;防止遗漏要点,确保转运过程安全高效。结果 3例ECMO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院内顺利转运共9人次。转运距离1.5~2km,ECMO转运时间0.5~1.5h,尽管出现了2次转运意外,但处理及时,患者呼吸循环稳定,转运期间生命体征波动范围:HR<10次/分,SpO2<5%,均未发生转运不良事件。结论 在完善的“5P转运体系”支撑下,ECMO支持下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是推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患者救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付沫 《护理研究》2004,18(13):1217-1218
受日本岩手县政府邀请,我于2 0 0 0年6月—2 0 0 1年3月在日本岩手县急救中心研修。该急救中心成立于1985年,其急救范围覆盖整个岩手县并辐射日本东北地区其他两县。主要收治各种急危重病人,因此长期卧床病人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较多,此类病人都存在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除常规治疗外,呼吸理学疗法是该急救中心护士必须掌握、应用非常频繁而且行之有效的一项护理措施。现就呼吸理学疗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作一介绍。1 呼吸理学疗法概念  呼吸理学疗法在英语中被称为lung physicaltherapy或chestphysiotherapy(胸部理学疗法) …  相似文献   
8.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加强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包括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充实质量管理形式和内涵、落实护理质量的自我控制和逐级控制,突出重点、难点和基础问题,营造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外环境等。其中严密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及良好的运作、护理人员群体质量意识的提高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急诊抢救护送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陈艳  付沫  陈实娥 《护理学报》2005,12(6):38-39
针对新的医疗卫生形势下急诊抢救护送工作涉及到的潜在性法律问题,将原有的记录项目和程序优化,制定了急诊抢救护送记录单。经2年临床实践,形成了规范有序,简洁实用.责任分明的急诊抢救护送工作流程;强化了急诊护士的证据意识和全程服务意识;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急诊科非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沫 《护理研究》2004,18(2):365-366
非医疗纠纷是指在医院发生的由医疗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医患双方的纠纷^[1]。与医疗纠纷的区别在于医患双方争议的焦点不是诊疗护理引起的不良后果,而是由于其他非诊疗护理因素导致的纠纷。在当前医疗机构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各医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责任心,由医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所致的医疗纠纷下降,而非医疗纠纷还大量存在^[2]。急诊室由于医疗活动的集中性、诊疗对象的特殊性等原因,非医疗纠纷的发生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