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8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242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23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425篇
综合类   84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7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17篇
  5篇
中国医学   279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croRNA-21(miR-21)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iR-21在正常视网膜组织和确诊RB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然后在转染的基础上运用MTT检查RB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DCD4、Bax、Bcl-2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视网膜组织miR-21表达 (0.703±0.071)相比,RB组织miR-21为高表达(2.214±0.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Weri-Rb-1细胞中,与NC组(2.245±0.213)相比,miR-21抑制剂转染后明显降低了miR-21的表达水平,miR-21 inhibitor组为0.683±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细胞转染后24 h、48 h、72 h、96 h,MTT测定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两组24 h的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iR-21 inhibitor 组在 48 h、72 h、 96 h的A值均低于 N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NC组凋亡细胞在总细胞中百分比为(3.045±0.301)%和(4.832±0.493)%,miR-21 inhibitor组凋亡细胞在总细胞中百分比为(2.593±0.257)%和(40.167±4.014)%,miR-21 inhibitor组Weri-Rb-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miR-21 NC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C组PDCD4表达(0.192±0.045)相比miR-21 inhibitor组(0.683±0.091)表达明显减少,NC组Bax的蛋白表达水平(0.143±0.036)相比miR-21 inhibitor组(1.192±0.054)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组Bcl-2蛋白表达(0.864±0.038)相比miR-21 inhibitor组(0.257±0.026)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是RB的促癌基因,miR-21抑制剂可以通过降低miR-21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这一过程与PDCD4、Bax、Bcl-2等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BL与思维导图相结合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见习的临床本科生,为大理大学2015级一个班级,共55名学生,数据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按照授课方式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27名学生,对照班28名学生;对照班实施常规教学法,实验班实施PBL与思维导图相结合教学法。结果实验班教学结束测试得分为(85.60±3.46)分,对照班教学结束测试得分为(77.48±3.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教学方式满意度评分为(90.35±4.12)分,对照班教学方式满意度评分为(80.25±4.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采用PBL与思维导图相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与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3.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2例DNT的MRI、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男6例,女6例,年龄12~68岁(平均36.7岁)。大多数病例以癫痫小发作为主,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MR检查病变均位于幕上结构,累及皮层,额叶(4例)及颞叶(3例)为主;最大径2-5cm不等,形态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状;2例累及白质,7例伴囊性变。病变在MRI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病变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囊性病变在T1WI信号均匀,等于或略高于脑脊液。6例CT扫描病变均呈低密度改变,其中2例呈囊性分叶状,1例呈局灶性钙化;4例增强后病变无强化,1例病变内呈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理组织学DNT分为3型:单纯型(4例)、复杂型(6例)及非特异型(2例)。结论DNT是一种良性病变,MRI较CT更具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4.
5.
咬肌与颅面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咬肌与颅面形态之间的关系,了解咬肌体积与邻近骨骼结构的大小及形态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要求改变脸型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测量,人体测量,头部正位、侧位和下颌骨曲面断层X线检查,测量并计算咬肌体积(MsV),测量头长(HL)、头宽(HB)、面长(FL)、面宽(FB)、下颌角间宽(IB)、下颌骨体长(CL)、下颌角切线长(MAL)、下颌角角度(JA),计算颜面形态指数FI(FL/FB)、头颅指数C(IHB/HL)。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MsV与HI。HB、FL、FB、IB、CL、MAL、JA、FI、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sV与JA呈明显负相关,与CL、MAL、IB、FB、HL呈明显正相关,与CL、FI、HB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咬肌肥大可能是方脸面型的成因之一,是影响面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医保机构归口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已经多年,可人们几乎习以为常的这种隶属关系,最近却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2008年11月21日,在三亚召开的一次医院院长会议上,170位公立医院院长联名提交的《中国医院院长医改建议书》,犹如平地一声雷,将医保机构到底该由谁掌管一事推到风口浪尖,引发业内热烈争论。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记录翻转小肠和结肠囊葡萄糖转运电位的方法,来研究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大黄总甙、大黄素和番泻甙对小肠及结肠囊跨肠壁电应差的变化,发现上述成分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转运,这一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大黄泻下作用的原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腔内技术治疗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膀胱癌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9例,狭窄段长度1~3 cm,均采用腔内技术治疗,顺行经皮肾处理8例,逆行输尿管镜处理1例;术中使用高压气囊配合筋膜扩张器扩张,术后留置双J管.结果 随访0.5~5.0年.1例吻合口闭锁患者术后3个月仍为重度积水,患者拒绝开放手术而长期留置肾造瘘管;8例患者肾积水减轻,再次逆行扩张狭窄段并留置双J管,其中5例经2~3次扩张换管,拔除双J管后复查肾积水稳定于轻度状态;3例拔除双J管后腰痛不适,需要长期留置双J管.结论 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腔内技术治疗效果良好,可避免开放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携带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采用 Cre-LoxP同源重组系统构建并鉴定携带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hIGF-1)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为椎间盘退变的 hIGF-1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PCR合成 hIGF-1基因,用 pMD18-T载体克隆 hIGF-1目的基因,酶切、测序并进行 NCBI BLAST相似性在线分析.将 pMD18-T-hIGF-1和 pDNR-1r质粒分别行 EcoRⅠ和 BamHⅠ双酶切, DNA 连接酶连接双酶切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DH5α,合成中间载体 pDNR-hIGF-1,酶切鉴定.Cre-loxP系统介导 pDNR-hIGF-1和 pInt.AV1.SpaT同源重组形成 pInt.AV1.SpaT-hIGF-1重组表达质粒,行 EcoRⅠ酶切鉴定.复苏 293细胞,将 pInt.AV1.SpaT-hIGF-1和 pInt.B.B质粒在 293细胞内进行同源重组成含 hIGF-1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倒置显微镜观察 293细胞病变样效应( cytopathogenic effect, CPE);透射电镜观察 293细胞中的病毒颗粒;提取细胞裂解液中病毒 DNA, PCR鉴定 hIGF-1目的基因的存在; Western blot 检测 hIGF-1蛋白表达.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 50,TCID50)方法测定重组腺病毒的滴度.[结果]克隆的 hIGF-1目的基因经 NCBI BLAST相似性在线分析证实与 Homo sapiens IGF-1 (GI:19923111)完全相同.pInt.AV1.SpaT-hIGF-1酶切鉴定,出现 5.4 kb和 1 kb两条片段,与理论值完全相符.转染 293细胞 12~ 14 d后,大部分细胞出现肿胀,脱落等细胞病变样效应.PCR鉴定细胞裂解液中含有 hIGF-1目的基因.Western blot 证实重组腺病毒表达 hIGF-1蛋白.第 2代腺病毒的滴度为 80× 106 PFU/mL.[结论]成功构建出含有 hIGF-1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眶骨延长术扩大眶容积治疗眼球突出的可行性。方法1年龄山羊6只,环行截开右侧眶壁,于眶上壁放置延长器,侧向延长1.5cm,经大体、X线、干骨标本及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6只山羊眶骨得到不同程度的侧向延长,延长侧随着眶骨容量的增加,眼球突度较自身对照侧为小。结论眶骨延长术可造成山羊眶骨侧向移位,有可能成为治疗眼球过度突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