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有关资料显示,作为恶性肿瘤之一的肺癌,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达50万例。目前,我国的肺癌发病率由20世纪70年代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跃居为恶性肿瘤发病牢的第一位;肺癌的死亡率,男性为6.82/10万,女性为3.20/10万;肺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所占百分比,男性为8.51%,女性为5.9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组,应用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治疗2周前后,测定血浆、唾液、尿液ANP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浆、唾液、尿液中ANP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高血压组SBP、DBP和血、唾液、尿液中A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唾液和尿液中ANP与血浆中浓度有同样变化趋势。结论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可能是通过抑制ANP的产生和释放的某个环节而发挥其降压效果的。  相似文献   
3.
张彩娥 《河北中医》2006,28(6):419-419
2001~2004年,笔者运用二仙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定诊断。均经妇科检查,排除卵巢及其他器质性病变。1.2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平均年龄49.5岁;绝经前期20例,绝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一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致病基因DSRAD进行检测,以期寻找到新的致病突变.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中获得DSRAD基因cDNA,然后克隆至pTA2 vector,经阳性克隆筛选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通过BLAST程序网上比对找出可能突变位点,再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进行新突变验证.结果:对该家系DSRAD基因测序发现患者存在碱基替换A1167G(Q389Q),由于编码的氨基酸未改变,均为谷氨酰胺,为一种同义突变.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证明该突变只存在于该家系患者,不存在于家系健康人和100名无亲缘关系对照者.结论:该同义突变可能导致患者皮肤色素异常改变,其具体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讨论式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免疫学理论深奥,机理复杂,专业知识横向面广纵向面深。为了加强护理本科生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在讲授完免疫学的基础免疫后,采用课堂讨论式教学,并对此进行课后调查。结果表明: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解决教与学分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并且启发学生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和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48)%,缓解期CA患者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为(59.33±1.7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缓解期CA患者与复发期CA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CTL数量相近,但缓解期CA患者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复发期CA患者,这可能是不同病程CA患者转归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性病恐怖症之社会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与性病恐怖症发病相关的社会因素,文章对62例性病恐怖症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性病患者及其亲属排斥的社会氛围、不规范宣传资料及医务人员不良或行为等刺激是主要影响因素。为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应加强性知识和性病知识的社会宣教、规范化管理相关广告、严格整顿和管理性病医疗市场。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细胞系表达的HLA-G1抑制同种T细胞增殖及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表达的HLAG1分子对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技术,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AG1转染ECV304,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表达的HLAG1分子。将表达HLAG1的ECV304与同种异体T细胞进行混合细胞培养后,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ECV304表达HLAG1对外周血T细胞增殖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ECV304转染pcDNA3HLAG1后可稳定表达HLAG1分子;转染空质粒pcDNA3和转染pcDNA3HLAG1的T细胞的刺激指数分别为(1.59±0.41)和(1.33±0.4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实验显示,抗原特异性CTL对转染空质粒pcDNA3和转染pcDNA3HLAG1的ECV304的杀伤率分别为(64.81±3.07)%和(52.33±4.4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G1分子可以抑制同种异体T细胞的增殖和CTL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rtifici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APC)并用它从HLA-A2阳性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和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 将HLA-A2-EBV四聚体分子和抗CD28抗体分子吸附固定在细胞大小的聚苯乙烯乳胶微球(5μm)表面制成aAPC;采用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aAPC和HLA-A2阳性个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用HLA-A*0201-EBV四聚体染色法检测特异性CTL的频率;应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特异性CTL功能性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采用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的特异杀伤活性.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微球表面吸附有HLA-A2-EBV四聚体分子和抗CD28抗体分子;四聚体检测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与经典细胞毒试验结果一致,结果表明aAPC在体外可诱导抗原特异性CTL的生成.结论 aAPC制备成功,并在体外有效地诱导抗原特异性CTL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4岁。主诉左大腿外侧无痛性肿块10日于1997年7月21日入院。4年前高处坠落致脾破裂行脾修补术住院2周,2个月前体育活动时跌倒致左大腿疼痛自行缓解。查体:体温36.4℃,脉搏88次/分,血压14 kPa /9 kPa。发育正常,无跛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肝、脾未扪及。左大腿中段外侧可触及鸡蛋大小的质硬包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尚可、无压痛及未见浅表静脉怒张、皮温不高。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2 × 109/L,血红蛋白120 g/L,出血时间2分,凝血时间3分(玻片法)。X线片左股骨干无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