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改进的银染RNAAP-PCR法分析原发性及转移性胃癌标本,鉴定和克隆胃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以原发及转移灶胃癌标本总RNA为研究对象,首先以T12MN“锚定”引物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以10核苷酸任意引物进行PCR扩增,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后银染显示并回收差异条带,经RNA点杂交验证、克隆测序后进入GenBank数据库检验同源性。结果:经银染RNAAP-PCR法分析,获得系列差异表达片段。对其中MGA1(662bp)和PGA1(589bp)两个片段进行验证和测序,结果显示,MGA1与胃癌转移相关,并与编码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eceptor,CSF-1R)的原癌基因c-fms100%同源;而PGA1则属胃癌转移抑制基因,与编码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完全同源。结论:银染RNAAP-PCR法适用于分析和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快速、直观、假阳性率低等优点;提示CSF-1R及KAI-1与胃癌转移表型相关,为进一步研究CSF-1R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3.
陈瑞川  蔡克瑕  苏金华  马胜平  付永贵  吴艳环 《癌症》2001,20(11):1267-1271
目的:以改进的银染RNAAP-PCR法分析原发性及转移性胃癌标本,鉴定和克隆胃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以原发性转移灶胃癌标本总RNA为研究对象,首先以T12MN“锚定”引物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以10核苷酸任意引物进行PCR扩增,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后银染显示并回收差异条带。经RNA点杂交验证,克隆测序后进入GenBank数据库检验同源性。结果:经银染RNAAP-PCR法分析,获得系列差异表达片段,对其中MGA1(662bp)和PGA1(589bp)两个片段进行验证和测序,结果显示,MGA1与胃癌转移相关,并与编码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CSF-1R)的原癌基因c-fms100%同源;而PGA1则属胃癌转移抑制基因,与编码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完全同源。结论:银染RNAAP-PCR法适用于分析和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快速,直观,假阳性率低等优点。提示CSF-1R及KAI-1与胃癌转移表型相关,为进一步研究CSF-1R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bcr-abl融合基因被认为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CML)的分子标志,该融合基因的表达受bcr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本实验目的是研究bcr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CML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bcr基因5'启动子区1.13kb的序列范围,通过测序获得了30例CML和19例对照的启动子区序列。应用软件和在线工具对启动子序列进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和重复序列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片段范围内共发现4处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和3处与参考序列不一致的碱基变异。其中2处SNPs和1处碱基插入位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中或邻近几个碱基内。各多态性基因频率在CML和对照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cr基因的5'启动子区存在一定的序列多态性,主要为SNPs,未能证实其与CML之间存在相关性,但部分SNPs的定位使其有可能对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 (tumor suppressor gene,P53)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结合DNA测序的方法对460例EM患者、650例无EM妇女(对照组)及1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53基因rs1042522位点(G/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均存在P53 (rs1042522) G/C多态性,且P53 (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EM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其中等位基因C使EM发病风险提高1.179倍,等位基因G使其风险降低0.854倍;GC与GG基因型相比患EM的危险度增高1.548倍(95%CI为1.153~2.081),CC与GG基因型相比患EM的危险度增高1.865倍(95%CI为1.326~2.625).P53 (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且等位基因C使内膜癌发病风险提高1.278倍,而等位基因G使其风险降低0.772倍;GC与GG基因型相比患内膜癌的危险度增高2.074倍(95%CI为1.197~3.599),CC与GG基因型相比患内膜癌的危险度增高2.864倍(95%CI为1.557~5.263).P53 (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EM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基因rs1042522位点(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M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且从遗传学角度分析,EM的发病机制可能更类似于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DPB1基因与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测序分型技术(SBT)对广州地区汉族人中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75例正常个体的HLA-DPB1基因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两者的HLA-DPB1等位基因表现型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检验的广州地区部分汉族人的HBV感染与HLA-DPB1基因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州人群中HBV感染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LA系统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Ⅱ类抗原递呈外源性抗原肽给CD4+ 辅助性T细胞 ,其多态性影响着个体的免疫应答和抗原多肽的递呈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是研究疾病易感性中不可忽视的遗传因素。本文采用经我们改进的套式PCR SSP方法对广州地区的 88名无血缘关系的乙肝患者 (HBsAg、HBeAg、HBcAb检测阳性 )和 83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样品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 ,寻找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外引物位于内含子内 ,5′引物 :5′ AGCGGAGTGG…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妇女芳香烃受体(arylhydrocarbon receptor,AhR)基因和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arylhydroarbon nuclear translocator,ARN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43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499名对照人群外周血,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AhR及ARNT基因多态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妇女AhR 1661G/A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7%、44.6%、45.7%和12.0%、41.9%、46.1%,两组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4,P=0.629);A和G等位基因频率为32.0%、68.0%和33.0%、6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9,P=0.664).病例组和对照组妇女ARNT 567G/C位点GG、GC、CC基因频率分别为13.5%、47.8%、38.7%和15.6%、51.7%、3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659);C、G等位基因频率为62.6%、37.4%和58.5%、4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0,P=0.07).2组间AhR1661G/A和ARNT 567G/C联合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1.20,P=0.191).结论 中国南方妇女外周血AhR 1661G/A及ARNT 567G/C基因多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B1基因的相关性和分析其遗传易感性,采用测序分型技术(SBT)对86例主要为广东籍的南方汉族CML患和82例健康对照进行HLA-DPB1基因分型。结果表明HLA-DPB1*1301和DPB1*20011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这些等位基因与CML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