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观察咽鼓管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鼓室内注射灭活的流感嗜血杆菌,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50只豚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40只造模,31只造模成功(听力下降,双侧中耳积液),再随机分为3组。造模组10只;生理盐水组10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D)11只。观察各组咽鼓管粘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比较各组咽鼓管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发现造模组和生理盐水组咽鼓管粘膜肿胀,杯状细胞增生,纤毛倒伏、排列紊乱、部分脱落;PS治疗组咽鼓管粘膜稍肿胀,纤毛排列整齐、无倒伏,与正常组相似。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对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粘膜纤毛系统具有抗炎、保护纤毛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气管异物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气管异物的疗效。方法对18例气管异物患者采用黏膜表麻,电视监视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气管异物,并分析异物的种类、异物停留部位及术后疗效。结果18例气管异物经电视监视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均成功取出,术后症状明显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黏膜表麻,电视监视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气管异物,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是治疗气管异物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治疗慢性额窦炎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78侧)慢性额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与额窦内镜手术相关的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介绍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43例(78侧)慢性额窦炎鼻窦CT片统计得出,35侧(44.87%)额窦开口于钩突与中鼻甲之间;43侧(55.13%)额窦开口于钩突和眶纸板之间.根据以上解剖特征分析对这43例患者分别行Draf Ⅰ型、Ⅱa/b型额窦引流术,有效率分别为Ⅰ型84.21%(32/38),Ⅱa型82.76%(24/29),Ⅱb型90.91%(10/11),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3个月、6个月、1年分别有17侧、19侧和20侧额窦口周围黏膜或骨质出现增生致狭窄或闭锁.结论 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对慢性额窦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沿江片3岁以上居民言语残疾情况,以期早期发现言语残疾并进行康复治疗.方法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沿江片3岁以上居民言语语言残疾患病情况进行分层抽样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完成调查3岁以上人群5 037人,确诊言语残疾18例,人群总体患病率0.357%(18/5 037).18例根据言语残疾类型分类:失语3例,构音障碍1例,发音障碍1例,儿童言语发育迟缓3例,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10例.言语残疾病例呈现两大特点:一为家庭聚集性,言语残疾合并听力残疾10例,其中聋哑夫妻4对占8例,遗传性疾病导致聋哑3例;另一为小区聚集性,1985年以前修建的旧小区,言语残疾病例14例,1986年以后修建的新建小区和次新小区,言语残疾病例4例,新旧小区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浦东新区沿江片3岁以上居民整群抽样调查言语残疾人群总体患病率0.357%,言语残疾病例呈现显著家庭聚集性和小区聚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常见病毒性脑炎,全球每年病死人数超过1万人,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抽搐为主,重症者伴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可有后遗症[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与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修正性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其中3例行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16例行Draf(Ⅰ-Ⅱ)鼻内额窦引流术,并且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围手术期用药及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清除残余息肉、肉芽、囊泡)。结果:72例(109侧)患者随访1年以上,其中治愈52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1.67%(66/72),且手术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操作、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以及加强术后随访时的鼻内镜定期复查是提高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8岁。2007年2月28日误吸人河虾,当时患者无明显呛咳、憋气、紫绀及呼吸困难,仅有咽喉部异物感,即刻就诊于当地医院耳鼻喉科。耳鼻喉科常规检查未发现异物。当晚自觉呼吸时有异味、呼吸不通畅,但无气急、咳嗽。12h后就诊于我科,常规咽喉部检查及胸部X线片检查未发现异物,肺部听诊示右侧呼吸音略低,进一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小河虾位于右肺中叶支气管口(见附2页图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