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组)及40名正常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受体黏附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CD4+/CD8+和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ACE治疗后CD3+、CD4+、CD4+/CD8+及RBC-C3bRR均值较治疗前稍有降低,RBC-DTER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RBC-ICR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介入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提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应重视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研究沙利度胺(Tha)作用于肝细胞癌(HCC)细胞株 SMMC7721,探讨Tha抗HCC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参考文献~([1]) 确定各组药物的最适作用浓度后,通过不同浓度Tha分别与HCC细胞SMMC7721体外培养,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法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不同时间Tha组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Tha组作用于SMMC7721细胞48 h后,VEGF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随浓度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Tha是有效的辅助抗肝癌药物.  相似文献   
3.
张霞  刘志标  鲁光平  潘骥群 《江苏医药》2015,(7):811-812,815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诱导化疗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喉癌的疗效。方法 局部晚期喉癌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采用DP方案诱导化疗3个周期后,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B组29例,单纯行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近期有效率、2年局部控制率、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近期有效率、2年局部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B组(82.14%vs.55.17%、64.29%vs.37.93%、82.14%vs.51.72%、92.86%vs.37.93%和75.00%vs.48.28%)(P<0.05)。A组2年总生存率稍高于B组(82.14%vs.68.97%)(P>0.05)。结论 DP方案诱导化疗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喉癌能提高近期疗效及局部控制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低剂量沙利度胺(Tha)联合三氧化二砷(AsT)干预SMMC7721裸鼠移植瘤生长,检测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观察毒副反应。方法:取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接种于BALB/c裸鼠颈部皮下,随机分为7组。一周后按实验设计开始给药,每周称裸鼠体重,测移植瘤体积,连续给药4周。实验结束处死裸鼠,检测移植瘤MVD及NF-κB表达,鼠肺、肝、肾行HE染色,鼠血行血常规、ALT、cr分析。结果:各组间裸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接种成瘤率100%,各组瘤体积:组4〈组5〈组1〈组2〈组3〈PG〈N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移植瘤MVD:组4〈组5〈组1〈组2〈组3〈PG〈N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移植瘤NF—κB表达:组4〈组5〈组3〈PG〈组1〈组2〈N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肝、肾组织细胞结构及裸鼠血常规、ALT、Cr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联合AsT能够降低移植瘤MVD,下调NF—κB表达,具有协同抑瘤作用,毒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联合三氧化二砷(AsT)对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7组各5只,均于颈部皮下接种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悬液(密度为5×107/mL)0.2 mL,其后按如下方法处理:高、低剂量Tha组分别腹腔注射Tha 25、2.5 mg/kg,AsT组腹腔注射AsT 2.5 mg/kg,高、低剂量Tha联合AsT组分别同前联合给予Tha、AsT,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20 mg/kg,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均连续给药4周。观察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变化及裸鼠行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用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取部分瘤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ax、Caspase-3表达。结果裸鼠移植瘤成瘤率100%,瘤体积在高剂量Tha联合AsT组<低剂量Tha联合AsT组<高剂量Tha组<低剂量Tha组低剂量Tha联合AsT组>AsT单药组>高剂量Tha组>低剂量Tha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ha联合AsT对SMMC 7721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效果优于两单药;机制分别与通过下调VEGF mRNA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上调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变化情况,观察毒副反应。方法:将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TACE序贯沙利度胺;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组沙利度胺100-200mg/d,口服至少3个月。两组患者至少行TACE术2次,于术前及术后4周检测VEGF、AFP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9.3%,对照组为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77.8%,对照组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术后显著降低(144.35±70.63ng/L vs 254.35±154.4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TACE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与对照组术后AFP降低例数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8 vs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嗜睡、疲劳、头昏、皮疹等症状较对照组高,两组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TACE术序贯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提高疾病控制率,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VEGF、AFP水平,且毒副反应可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比较多见,占多发恶性肿瘤的1%~2%,它的预后在恶性肿瘤中是最差的病种之一,其5年生存率仅为1%~4%[1]。胰腺癌的早期表现往往不明显,大多不能早发现,因此手术切除率低,仅为10%~15%[2]。90%以上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在明确诊断1年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一般6个月左右[3-4]。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自然生存时间短,手术切除率低,且易转移复发,临床急需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给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本文从靶向治疗的机制、靶向药物治疗研究、靶向治疗与常规治疗手段的综合、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价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sVEGF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sVEGF)动态变化水平,为抗血管生成治疗开始时间寻求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健康人和54例行介入治疗的HCC患者介入前、介入后24h、72h、7天、14天、30天的sVEGF水平,并与其临床转移复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4例HCC患者sVEGF(184.35ng/L±114.48ng/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4.51ng/L±21.16ng/L,P<0.01);介入治疗后HCC患者sVEGF(245.32ng/L±237.26ng/L)高于治疗前(184.35ng/L±114.48ng/L);高转移复发倾向组HCC患者sVEGF(315.35ng/L±318.67ng/L)明显高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194.98ng/L±109.56ng/L,P<0.01).结论 HCC患者介入治疗后72h sV EGF水平开始升高,术后7天达高峰,14天恢复正常水平,术后72h可能是抗HCC血管生成治疗的开始时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