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技术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游离空肠重建下咽颈段食管11例,其中喉癌术后复发1例,颈段食管癌2例,下咽癌8例。术中切除喉、下咽、颈段食管及部分颈段气管1例,切除喉、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保留喉切除颈段食管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颈淋巴清扫。术后放射治疗3例,剂量50~55Gy。结果:术后除1例移植肠管坏死改用前臂游离桡侧皮瓣卷成皮管移植重建外,其余10例均成活,成功率为90.9%。肠管成活病例中无咽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7个月,喉癌术后复发患者1例术后2个月肿瘤再发,出现吞咽梗阻。结论: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安全可靠,内侧为黏膜的空肠瓣是下咽颈段食管极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贞山旅游区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田园美食走廊”景点的开发对自然水质资源的影响情况,为旅游区内生活饮用水改水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1年卫生部《生活饮用水规范》对总大肠菌群等18个项目进行检测,结合现场堪察调查水源是否受人流、车流、粪便、污水的影响或污染。结果:整个贞山旅游区生活饮用水主要来源于山泉水,水样普遍不合格,这是由于总大肠菌群超标引起。总大肠菌群超标反映其水源普遍受到粪便污染,这些山泉水可能是由地面水直接渗透到浅层地下形成的泉水。结论:贞山旅游区旅游项目开发已造成了其生活饮用水水源严重受到污染,其旅游资源开发直过速过滥之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带蒂岛状皮瓣一期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及疗效。方法:用双带蒂岛状皮瓣修复下咽颈段食管13例,颏下岛状皮瓣加胸大肌皮瓣修复重建8例,颏下皮瓣加背阔肌皮瓣修复重建5例。结果:用双带蒂岛状皮瓣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缺损13例皮瓣全部成活。发生咽瘘1例,吻合口轻度狭窄3例。1年生存11例,3年生存6例,5年生存3例。结论:用双带蒂岛状皮瓣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缺损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可提高生存质量。特别适用于有腹部手术史、颈部有根治性放疗史的下咽颈段食管癌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性腮腺肿瘤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行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手术的46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改良切口,保留耳大神经,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区域性腮腺切除,保留腮腺主导管,应用Focus超声刀切除肿瘤,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46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均小于1 h,切口小,局部凹陷不明显。术后出现涎瘘1例,经加压包扎1周后恢复;暂时性面瘫3例,4周后自行恢复。术后无Frey综合征、口干。随访24个月以上,无复发病例。结论对良性腮腺肿瘤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手术方法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因其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特性且早期临床症状隐蔽,大多数就诊患者均为中晚期病例,因此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者经手术切除后常常形成大范围的下咽食管缺损,对此类手术后缺损,多倾向于采用胃或肠移植一期修复,尤其咽胃吻合修复应用较广泛。本科2006年8月~2008年12月共完成16例全喉全下咽切除,食管内翻剥脱、咽胃吻合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市中学住校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中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四会市A中学、B中学共600名住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校生在外用餐的频率较高,有53.6%的学生每周外出用餐3次以上;仅有2%的中学生认为学校食堂的菜肴符合自己的口味。外出用餐的原因主要为食堂拥挤、菜式少,口味不好,有50.9%的学生在外出用餐时首选学校附近的快餐店。结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饮食行为的引导,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卫生部门应加强对校外周边餐饮店的监管,防止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cN0喉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的可行性及其预测cN0喉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方法:使用亚甲蓝对未经治疗的cN0期喉癌32例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并作快速冰冻病理与手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对照,观察冰冻病理与常规病理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喉癌32例中30例(93.8%)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49枚,平均每例1.7个。前哨淋巴结冰冻病理阳性11例,转移率为36.7%,常规颈淋巴结病理均证实有转移;非前哨淋巴结转移4例。隐匿转移率13.3%。组间比较显示(P<0.05),SLN检出在Ⅱ区LN最多。结论:亚甲蓝示踪法能有效地对cN0喉癌进行SLN定位,并准确的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为减少手术创伤、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科在胃上提咽胃吻合术的43例下咽癌患者中,24例采用胃小弯侧横切纵缝术延长胃体,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施行咽胃吻合术的下咽癌患者共43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例;年龄50~76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颏下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下咽癌、上颌窦癌、口咽癌、颊黏膜癌、面部皮肤癌、舌癌切除后的组织缺损,用颏下瓣进行修复,观察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 56例成功;1例术前行放射治疗,术中发现血管内血栓形成,予弃用,并另选皮瓣修复.结论 颏下皮瓣在头颈部术后缺损的应用有血管走行较恒定、手术操作方便、时间短、成活率高、外观影响小等优点,易推广,但对于颏下区有放疗史或颏下、颌下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肿瘤则不适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下咽癌的手术修复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9年8月间134例下咽癌切除术后的各种修复方式,根据缺损大小,选择颏下瓣、游离前臂皮瓣、游离空肠、全胃上提或颏下岛状皮瓣联合胸大肌或背阔肌双带蒂皮瓣修复.结果:全组共13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游离空肠坏死1例,胃上提胃壁部分坏死1例,咽瘘6例,吻合口狭窄3例.1年生存率95.8%,3年生存率57.3%,5年生存率48.9%.结论:下咽癌手术修复方式的选择有赖于准确的术前评估,以及术中直视下缺损的测算,成功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各种带蒂皮瓣、胃上提、游离组织瓣血管吻合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