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草酸铂(艾恒),丝裂霉素,氟尿嘧啶辅以CF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23例转移性胃癌患者接受L-OHP(艾恒)130mg/m^2,静滴,第1天,MMC10mg/m^2,静脉冲注,第1天,CF130mg/m^2,静滴,第1-5天,5-Fu 500mg,静脉注射,500mg静滴(6-8h),第1-5天,第21天为一周期,连用两个周期。结果:总缓解率为65.2%(15/23),完全缓解率(CR)17.4%(4/23),部分缓解率(PR)47.8%(11/23),毒性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3.4%,但3度以上者仅为4.3%,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降低分别为21.7%和26.0%,口唇、面部、指端感觉迟钝,麻木,遇冷加重发生率较高达60.11%,其他毒性反应较少。结论:国产草酸铂(艾恒)为主组成的LMF/CF方案治疗转移性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检测大肠癌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秀  路丹  赫文  徐玉清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9):1131-1133
目前,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虽然治疗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其中癌的侵袭转移是影响疗效并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组采用免疫磁珠技术[2,3],利用大肠癌细胞CEA的高表达特性[4],进行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分离,为临床中早期发现大肠癌微小残留及转移病变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癌性恶病质代谢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赫文  徐玉清  王文秀 《中国肿瘤》2004,13(4):240-242
恶病质是癌症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与单纯性饥饿引起的营养不良不同.它的主要代谢改变是葡萄糖合成率的变化,糖异生、糖酵解增加,脂肪动员和氧化加速.蛋白质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4.
长春瑞宾(商品名诺维本,NVB)为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理为通过阻止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和诱导微管解聚。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长春瑞宾抗瘤谱广,抗瘤活性高。我科从2001年1月~2005年1月使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瑞宾、顺铂组成的(CHNP)方案对23例复发性、难治性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进行联合化疗,取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化激素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采用同化激素疗法增加蛋白质合成及增加体质量、改善癌性恶病质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建立 S180实体瘤小鼠模型,给予康力龙灌胃,用放免法测定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观察小鼠生存期. 结果 S180实体瘤小鼠康力龙实验组平均生存天数为( 28± 5) d,而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24± 6) d,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t=1.814,P >0.05).正常小鼠组血浆 TNF-α水平为 (1.66± 0.20) μ g/L, 对照组为 (1.73± 0.26) μ g/L,实验组为 (1.73± 0.24) μ g/L,各组水平相似,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同化激素康力龙对 S180荷瘤小鼠生存期未见显著影响. TNF-α与 S180小鼠恶病质发生、发展关系不突出,同化激素也未见显著影响 S180小鼠循环中 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阿霉素对肝癌细胞增殖及TRAIL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亚毒性浓度阿霉素联合TRAIL蛋白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TRAIL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阿霉素、TRAIL及亚毒性浓度阿霉素联合TRAIL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阿霉素作用前后HepG2细胞TRAIL受体DR4、DR5、DcR1、DcR2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TRAIL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不存在浓度依赖性;阿霉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亚毒性浓度阿霉素与亚毒性浓度TRAIL联用杀伤肿瘤的能力明显增强;无论在mRNA还是蛋白水平,阿霉素处理后HepG2细胞死亡受体DR4、DR5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阿霉素处理后诱骗受体DcR1、DcR2的表达量较阿霉素处理前明显减少。[结论]亚毒性浓度的阿霉素与亚毒性浓度的TRAIL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由于阿霉素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细胞表面死亡受体的表达,从而诱导了细胞凋亡的增加,说明TRAIL在肿瘤治疗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免疫磁珠技术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微小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免疫磁珠技术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微小转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0例胃癌患者术中的腹腔冲洗液,分别进行免疫磁珠技术及常规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检测腹腔内脱落癌细胞.结果 免疫磁珠的阳性检出率(63.3%)高于常规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40.0%)(P<0.05);免疫磁珠的阳性检出率与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结论 免疫磁珠技术是一种有效检测肿瘤细胞的方法,可以从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分离出癌细胞,监测微转移的存在,有助于临床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然杀伤(NK)细胞/树突状细胞(DC)联合过继免疫治疗小鼠皮下黑色素瘤时效应细胞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建立C57BL/6小鼠皮下黑色素瘤模型。体外培养增殖小鼠NK细胞、DC并标记,以不同比例混合两种细胞,分别以静脉注射和瘤内注射的方式回输荷瘤小鼠体内.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取肿瘤、肝、脾、肺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各组织中效应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结果:静脉注射组NK细胞、DC主要分布在肿瘤微循环及实质组织中,各时间点NK细胞、DC的浸润数量有显著差异(P〈0.01),注射后4h浸润的效应细胞最多.12h最少,在脾脏中见少量NK细胞的分布,在肝脏及肺组织中偶见。瘤内注射组NK细胞、DC主要分布在肿瘤实质组织中,各观察时间点NK细胞、DC的浸润数量有显著差异(P〈0,01).注射后1h浸润的效应细胞最多,12h最少,在肝、脾、肺组织中未见NK细胞、DC分布。两种注射方式下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NK细胞、DC的过继治疗,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混合注射组效应细胞在肿瘤组织内的浸润多于单独注射组。结论:NK细胞、DC免疫过继后能够“靶向性”聚集在肿瘤周围及肿瘤内部,对肿瘤具有治疗作用.NK细胞、DC联合过继免疫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注射,提示NK细胞、DC联合输注可能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霉素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增殖及TRAIL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分别检测阿霉素、TRAIL及低浓度阿霉素联合TRAIL处理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阿霉素作用前后HepG2和SMMC-7721细胞TRAIL受体DR4、DR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种浓度阿霉素(0.86、8.6、86μmol/L)作用24h后,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4±0.44)%和(8.67±1.22)%、(24.12±1.11)%和(25.39±2.26)%、(64.55±4.05)%和(66.2±3.74)%,呈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浓度TRAIL(10、100、500、1000ng/ml)作用24h后,对HepG2和SMMC 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83±0.25)%和(5.66±0.56)%、(9.60±1.38)%和(8.96±1.13)%、(11.87±1.43)%和(12.11±1.84)%、(15.12±3.84)%和(16.16±1.41)%,其他3种浓度分别与10ng/ml TRA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浓度阿霉素联合TRAIL作用于HepG2和SMMC-7721细胞,低浓度阿霉素能够增加HepG2和SMMC-7721细胞对TRAIL治疗的敏感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和TRAIL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呈时间 效应和剂量 效应关系;无论在mRNA还是蛋白水平,阿霉素处理后HepG2细胞死亡受体DR4、DR5的表达水平较未处理组显著增加;在SMMC-7721细胞,阿霉素处理后,DR5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DR4的表达水平与阿霉素未处理组相似。结论 低浓度阿霉素能够增加肝癌细胞对TRAIL治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阿霉素增加死亡受体特别是DR5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TRAIL在肝癌治疗方面存在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磁导向下阿霉素磁微球用于裸鼠人肝癌模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癌在我国颇为常见,其手术切除率不高,对放射治疗亦相对不甚敏感,常规药物全身应用南于其低选择性,疗效不高。为探索治疗肝癌新的有效方法.我们采用阿霉素^[1],设计了利用具有磁响应性的阿霉素-白蛋白-铁氧体磁微球(ADM-MAM)在体外磁场的作用下,对裸鼠人肝癌模型进行磁导向治疗的实验,以观察磁导向技术的疗效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