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γ射线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周期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γ射线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对大鼠VSMCs进行原代培养,经^3H-TdR掺入法观察γ射线对VSMCs增殖情况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射线对VSMCs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γ射线对VSMCs p53、细胞周期素D(cyclin 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γ射线对寻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γ射线照射可诱导VSMCs出现G1期阻滞,在照射后一定时间内会导致p53表达增强,cyclinD和PCNA表达减弱,结论:γ射线可抑制VSMCs增殖,其机制可能主要是γ射线诱导VSMCs出现G1期阻滞,抑制VSMCs进行有丝分裂,在这个过程中p53,cyclinD和PCNA等分子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全身辐射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  刘长安  贾廷珍 《中国肿瘤》2002,11(5):292-294
[目的]探讨低剂量全身辐射(LTBI)治疗肿瘤作用的价值。[方法]回顾低剂量全身辐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LTBI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期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肯定的疗效。[结论]LTBI在肿瘤治疗中联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可能取得更大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介绍了广东高本底地区表面土壤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讨论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铀的分析方法.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的土壤样品各测量了30个.其U、Ra.Th,K含量平均结果,前者分别是后者的4、5、6、3.5倍.  相似文献   
5.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与慢性现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低剂量辐射对脐血免疫细胞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低剂量辐射对脐血淋巴细胞增殖,CD25分子表达,IL-2水平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1)采用^3H-TdR掺入法和^3H-TdR释放法检测62mGy,124mGy,186mGy 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脐血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2)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62mGy γ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脐血淋巴细胞在不同时间(12h,24h,48h)CD25分子表达和培养上清液的IL-2水平。结果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的低剂量辐射显著促进脐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增强NK细胞活性。62mGy γ射线照射后脐血淋巴细胞CD25表达和IL-12水平显著上调,CD25表达和IL-2的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步增高。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的低剂量辐射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和成熟,增强NK细胞活性。低剂量辐射对脐血免疫细胞存在兴奋效应。可能加速脐血移植时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重建,这可能增加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降低其复发,显示出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多疗程化疗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住院肿瘤患者化疗前后T细胞表型及NK细胞活性,探索多疗程化疗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肿瘤化疗病人择期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提供临床免疫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健康献血员24例。北医三院住院肿瘤患者30例,均为术后经病理证实,包括大...  相似文献   
8.
临床试验表明 ,抗CD2 0抗体 1F5、C2B8和抗B1对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C2B8已投放市场 ,该抗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率达 50 %~ 60 %。131碘 (131I)标记的抗B1和90 钇 (90 Y)标记的C2B8的总有效率为 72 %~ 1 0 0 % ,完全缓解率为 3 0 %~ 4 0 %。最新的研究发现 ,将抗CD2 0抗体与抗生蛋白链菌素 (Streptavidin)结合 ,再结合放射性生物素分子可以提高疗效。另一种新方法是利用携带嵌合体抗CD2 0抗体的自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通过转染抗CD2 0抗体分子的融合基因 ,从而使T淋巴细胞特异地杀伤淋巴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马力文  贾廷珍 《抗癌》2004,(1):24-25
联合治疗对许多临床可切除的直肠癌病人是有效的,直肠癌辅助治疗观念是基于手术后局部失败率较高而提出的。对穿透肠壁或淋巴结阳性的直肠癌病人,根治性手术,局部外科手术后常常局部失败。盆腔复发与肠壁浸润的程度直接有关,淋巴结转移者危险性更高。术后处置应按照病理分期而定。术前处置参照临床分期及保留肛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乳腺癌患者p53表达临床生物学意义的 Meta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利用Meta分析揭示p53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规律,探讨p53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实现乳腺癌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过去10年国内发表的有关p53与乳腺癌的文献,按照一定的入排标准将研究方法相似的文献归类整理,原始数据汇总后进行Meta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p53在中国乳腺癌妇女中的阳性表达率平均为45%,95%置信区间是43%~47%,p53表达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生存时间、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而年龄和病理类型与p53表达无关;p53对于判断预后有较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与临床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p53表达作为独立的分子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作为判断预后及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