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7-5p是否通过调控EGFR的表达而影响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证明EGFR为miR-7-5p的下游靶基因,miR-7-5p及其阴性对照(miR-N.C.)转染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1975,观察细胞中EGFR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然后通过MTS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NCI-H1975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7-5p可显著降低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70.6%vs 100%,χ~2=28.3,P0.01)。miR-7-5p靶向作用EGFR可使NCI-H1975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下调78.9%(χ~2=114.9,P0.05),而蛋白水平则下调了71.4%(χ~2=113.3,P0.05)。miR-7-5p处理后第3天,NCI-H1975细胞的增殖能力比对照组细胞降低了32.6%(χ~2=27.1,P0.05)。而细胞周期实验表明与阴性对照相比,miR-7-5p处理组的NCI-H1975细胞,其S期所占比例显著下调(19.2%vs 32.7%,χ~2=5.2,P0.05),而G0/G1期所占比例则显著增加(67.8%vs 55.1%,χ~2=2.9,P0.05)。相比对照组,miR-7-5p可将NCI-H1975细胞的侵袭能力下调约47.3%(χ~2=48.9,P0.05)。结论 MiR-7-5主要是通过靶向抑制EGFR表达减弱人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5-FU/CF方案治疗FOLFOX4或LV5FU2方案失败的结直肠癌的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和不良反应。方法: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6例,采用2周方案,即CPT—11 180mg/m^2 iv d1,CF200mg/m^2 iv d1-2,5-FU400mg iv bolusd1,5-FU600mg/m^2 iv,22hd1—2,每2周重复。观察期3—6个月。结果: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8例(有效率39.13%),稳定20例(43.47%),进展8例(17.39%)。临床受益率82.6%(19/23)。临床反应评价有效者36例(78.86%),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CPT-11联合5-Fu/CF方案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与目的:乳腺痛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20%,合并高危因素者可达34%-40%,其中以胸壁复发最为常见。本文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和降低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占同期全部乳腺癌病例的5.1%,其中23例(59.0%)在手术后2年内复发。T1~T4复发率分别为1.6%、1.9%、9.7%和37.2%,腋窝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患者的胸壁复发率分别为1.3%、7.6%,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者复发率高达13.4%,新辅助化疗、术后放疗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8%、8.7%。明显低于未予相应治疗者。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原发灶分期晚、未予恰当辅助治疗者易出现胸壁复发。对乳腺癌术后易复发的高危人群应规范化治疗,新辅助化疗、术后放疗是预防胸壁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30例晚期结、直肠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据报道对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1,2].我科1999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6例,与对照组相比,取得较好疗效.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证实为晚期或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直肠癌.1月内未接受放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预计生存超过4个月,卡氏评分70以上患者.5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分组: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67岁(中位年龄4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3~65岁(中位年龄45岁).两组病例在例数、年龄、性别、初治和复发转移等方面均衡分布,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奈达铂替代顺铂与紫杉醇联合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方法实验组(TN组)30例,采用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奈达铂1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诱导化疗,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2个疗程,以后行同样方案同期放化疗,仍然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2个疗程。对照组(TP组)30例,采用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代替奈达铂,其余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相同。结果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鼻咽部原发灶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8.6%和7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2.1%和8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鼻咽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有效率均是100%。不良反应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0.0%(14/28)和86.7%(13/15)(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7.9%(5/28)和53.3%(8/15)(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2.9%(12/28)和20.0%(3/15)(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肾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下降(〉10%)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结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的给药方法,减轻长春瑞宾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使用长春瑞宾的癌症患者96例随机分成3组,第1组,NVB40mg NS125ml静脉滴注20min,用药前后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第2组,上法 33%硫酸镁外敷,喜疗妥外涂;第3组,使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结果静脉炎第1组发生率为56.25%,第2组为28%,第3组为0%。结论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来输注长春瑞宾,静脉炎几乎不发生,且价格适中,可减轻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潘海霞  邓春美  任刚  朱学强  邓颖  杨兰  敖睿  胡洪林  刘浩 《四川医学》2011,32(10):1522-1524
目的本课题研究我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状况及药物干预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化疗前血红蛋白正常的肿瘤患者82例,统计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的程度,含铂与非含铂方案对贫血的影响,对发生贫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续8周治疗36例;联合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和蔗糖铁0.2g,静脉滴注,每周2次,连续8周治疗37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8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为85.37%,其中轻度贫血37例(45.12%),中度贫血22例(26.83%),重度贫血9例(10.98%),极重度贫血2例(2.44%),无贫血12例(14.63%)。单药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20.1±3.3)g/L,联合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22.1±3.5)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贫血发生以轻到中度为主(71.95%),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90.63%,非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的明显不良作用。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高,含铂方案的化疗导致贫血的发生率更高。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能纠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贫血,两者联合使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兰海涛  罗树春  胡洪林  吴琦 《四川医学》2011,32(12):1879-1882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纳入42例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其中试验周期给予PEG—rhG-CSF100μg/kg皮下注射1次,对照周期皮下注射rhG-CSF5阻异/(kg·d)直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达低谷后连续2次检查≥5.0×10^9/L。结果42例患者,在40个试验周期和44个对照周期中,ANC〈2.0×10^9/L的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12/40)和31.8%(14/44),持续时间分别为(3±1.155)d和(4±1.225)d;受试药和对照药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发热、头晕等,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相似。结论PEG-rhG-CSF-次给药的疗效与与rhG-CSF多次给药相似,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奈达铂替代顺铂与紫杉醇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的ⅢA期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实验组(TN组)30例:采用紫杉醇50 mg/m2(ivgtt,d1)+奈达铂30 mg/m2(ivgtt,d1)化疗,每周1次,同期行胸部放疗(63 Gy/7周/34次)。对照组(TP组)30例:顺铂(30 mg/m2,ivttt,d1)代替奈达铂,余治疗同实验组。结果同步化放疗后评价疗效: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80.0%[χ2=0.02(校正),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7.1%(16/28)和55.0%(11/2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8.6%(8/28)和30.0%(6/2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39.3%(11/28)和20.0%(4/2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下降(>10%)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疗对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