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胰腺炎和胰腺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及囊肿破裂等,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治疗困难。近年报道采用超声或CT引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改良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皮下植入国产导管药盒系统(PCS)的技术方法.方法:对15例原发性肝癌(弥散型、结节型)和转移性肝癌行改良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皮下植入国产PCS术,术后均经PCS进行了灌注化疗.结果:15例患者均经左锁骨下动脉成功置入PCS,无1例导管脱出靶血管移位退到腹主动脉内,也无因气胸严重感染而致手术失败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介入器械的创新,植管入路和程序的合理改良,植入药盒处皮囊的正确处理,使国产PCS的皮下植入技术更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15例中晚期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大剂量顺铂(10~150mg)加静脉快速滴注硫代硫酸钠(STS)解毒并行同步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近期有效率CR+PR为93%(14/15),目前全部病例存活。作者认为,大剂量顺铂支气管动脉灌注并同步放疗能明显提高疗效,而使用硫代硫酸钠(STS)解毒和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升白细胞是这种治疗方式得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 30 %醋酸 (PA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3例中、晚期巨块型肝癌均先采用TACE ,术后 15~ 2 0d再在B超引导下PAI 2~ 3次。结果 治疗 2个周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AFP降低程度和肿块缩小情况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91%和 82 %。结论 TACE结合B超下PAI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21例报告)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目的 评价运用无水乙醇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其中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远段16例,8单侧3例,用无水乙醇栓塞;另2例在子宫动脉近端用明胶海绵条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64个月(平均25个月),19例无水乙醇栓塞病例,其中15例临床症状消失,4例明显改善;2例明胶海绵条栓塞病例,2个月及5个月后临床症状有所复发。B超示瘤体体积缩小40%-90%。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碘^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2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并经导管注入^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2,每公斤体重0.75mCi。结果 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58.3%、53.0%和444%。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经导管肝固有动脉内注射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体外留置导管经支气管动脉大剂量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39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化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进行经体外留置导管支气管动脉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3次。结果 大剂量灌注免疫化疗组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90 %和 6 3%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7.6个月和 10 .3个月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无脊髓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体外留置导管行支气管动脉大剂量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是安全、可行的 ,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改良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皮下植入国产导管药盒系统(PCS)的技术方法。方法:对15例原发性肝癌(弥散型、结节型)和转移性肝癌行改良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皮下植入国产PCS术,术后均经。PCS进行了灌注化疗。结果:15例患者均经左锁骨下动脉成功置人PCS,无1例导管脱出靶血管移位退到腹主动脉内,也无因气胸严重感染而致手术失败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介入器械的创新,植管入路和程序的合理改良,植入药盒处皮囊的正确处理,使国产PCS的皮下植入技术更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88例的近期疗效,其中鳞癌54例,腺癌2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6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2.9%,并对灌注化疗次数与疗效、肿瘤生长部位及缓解期等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多卡因预防抗癌药注入支气管动脉所致咽喉部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或联用可待因方法 ,对支气管动脉注入抗癌药液致刺激性咳嗽的预防作用。方法 43例肺癌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A组 12例 :灌注抗癌药前 ,给予 0 .4~ 0 .5 %利多卡因 5ml ;B组 14例 :灌注前 2 0min含服可待因 3 0mg ,再按A组方法 ;C组 :先经导管注入 5ml生理盐水。 结果 A、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 (P <0 .0 5和P <0 .0 1) ,B组镇咳作用时间长于A组。结论 利多卡因有较好的预防或减轻抗癌药对支气管动脉所致刺激作用 ,但从安全用药和作用时间考虑 ,建议采用与可待因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