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2014年—2018年湖南省肿瘤登记数据,分析湖南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肿瘤防控策略提供工作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4年—2018年湖南省32个肿瘤登记点报告的发病与死亡资料,统计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累积发病率与死亡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 2014年—2018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25.56/10万,中标发病率为156.41/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7.32/10万,中标死亡率为95.78/10万。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显示:中标发病率由2014年的142.27/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72.28/10万,APC为5.1%,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12.30, P=0.001);中标死亡率由2014年的92.44/10万上升至2018年的99.16/10万,APC为2.1%(t=4.54, P=0.020)。男性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在0~39岁处于较低水平,55~59岁年龄组开始快速上升,75~7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峰;年龄别死亡率在0~44岁处于较低水平,55~59岁年龄组开始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升至峰值。2014年—2018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女性乳腺癌、肝癌、子宫颈癌和结直肠肛门癌;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结论 湖南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恶性肿瘤的防治,做好重点癌症的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口腔癌为湖南省的特色癌种,其男性发病率位居湖南省第八位,且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鉴于此,湖南省于2019年正式开展口腔癌早诊早治项目,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牵头,湖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湖南省口腔医学会为技术管理单位,借助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向街道或居委会全面铺开实施。本项目以长沙市五辖区(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雨花区和岳麓区)、湘潭市两区(雨湖区和岳塘区)和岳阳市岳阳楼区为具体实施地点,以40~69岁的本地居民为筛查对象,首先对社区健康人群进行高危风险评估,评估为高危后接受临床筛查,临床筛查目标例数为10 000例。临床筛查主要以视诊结合触诊进行,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并给予治疗建议和跟踪随访。湖南省对高发区县开展口腔癌早诊早治项目,通过项目影响力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干预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通过临床筛查提高早期癌症检出率,对降低口腔癌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17—2018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肺癌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spiral CT,LDCT)筛查初步结果和依从性影响因素,为开展肺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长沙市五个城区,动员所有40~74岁常住居民填写高危风险评估问卷,评估的肺癌高危者接受肺癌LDCT临床筛查,分析肺癌高危评估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城市女性乳腺癌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乳腺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高危评估问卷、临床体格检查、乳腺B超和钼靶为基础,对24016名城市女性开展乳腺癌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4016名参加问卷的妇女中,经问卷初筛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有1890名,其中有14例被诊断为乳腺癌,乳腺癌筛查阳性率为0.583‰。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检出率在饮酒习惯、精神压抑状况、月经初潮年龄、初育年龄、哺乳时长及乳腺癌家族史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经常饮酒(OR=2.31,95%CI:1.53~4.17)、精神压抑(OR=3.20,95%CI:1.20~8.34)、哺乳时长≤12个月(OR=2.49,95%CI:1.23~5.18)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OR=3.17,95%CI:1.15~5.23)为影响本组人群乳腺癌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策略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筛查方式。经常饮酒、精神压抑、哺乳时长≤12个月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人群是乳腺癌筛查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实施肺癌早诊早治项目,达到在城市肺癌高危人群中进行肺癌早期诊断,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予以早期干预和治疗,从而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根据2012-2013年湖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选取长沙市城区五区(天心区、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作为项目具体实施地区。通过问卷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模型选出筛查人群,使用低剂量螺旋CT照射的方法对纳入对象进行研究。结果 2012-2014两年依据高危人群评估模型以及低剂量螺旋CT照射的方法共完成肺癌筛查6400例,共筛查出肺癌40例,阳性检出率625.0/10万,明显高于2011年全国肺癌粗发病率48.32/10万[1]。结论 开展肺癌早诊早治项目,能够提高肺癌早诊早治率, 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海帆  颜仕鹏  许可葵 《中国肿瘤》2019,28(11):807-815
摘 要:[目的] 分析湖南省2012年至2018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高危人群评估、临床筛查和阳性检出率,为开展癌症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长沙市5个城区,动员所有40~74岁常住户籍居民填写高危风险评估问卷,检出的高危者接受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肝癌临床筛查,分析评估各癌种各年的高风险率和临床筛查阳性检出率。[结果] 2012年至2018年完成高危人群评估共293 760人,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的高危风险率分别为19.12%、19.45%、12.05%、13.31%、和12.32%。完成临床筛查72 673人次,共检出可疑癌症/癌症603例,检出率为0.83%,其中检出可疑肺癌207例(检出率为0.89%),可疑乳腺癌322例(检出率为2.21%),可疑肝癌35例(检出率为0.21%),确诊结直肠癌28例(检出率为0.35%),确诊上消化道癌11例(检出率为0.11%)。共检出其他阳性病例6407例,检出率为8.81%。其中检出阳性肺结节1368例(检出率为5.92%),乳腺BI?鄄RADS 3类2933例(检出率为20.13%),肝硬化及肝脏占位性病变104例(检出率为0.62%),确诊结直肠癌癌前病变1170例(检出率为14.47%),确诊上消化道癌前病变859例(检出率为8.65%)。[结论]对五大癌症的高危人群进行临床筛查,能够有效降低筛查成本和提高癌症阳性检出率,从而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颜仕鹏  许可葵  肖海帆 《中国肿瘤》2019,28(11):832-837
摘 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0至2015年湖南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可能的空间聚集状况。[结果] 2010至2015年间湖南省恶性肿瘤平均中标发病率为147.53/10万,平均中标死亡率为92.12/10万。从时间趋势上来看,湖南省恶性肿瘤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有所上升,但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包括中标率和世标率)均保持相对稳定。趋势面分析显示湖南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地理分布上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Moran’s I全局自相关指数分别为0.53和0.54,P值均小于0.05。克里金插值分析和扫描分析表明长株潭及周边常德、岳阳、益阳部分地区是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高聚集区域。[结论] 湖南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应着重加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重点区域的癌症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为肺癌患者住院费用合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2~2014年湖南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收治的154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其多次住院总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542例肺癌患者平均就诊年龄56.49±9.7岁,平均住院天数33d,人均住院费用34 300.0元,且2002~2014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住院费用构成中,药品费占比最大,达56.6%,其次是材料费、检查费和治疗费,其占比分别是9.7%、8.4%和8.1%.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是否手术、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伴随疾病否、就诊年龄、是否腺癌和是否放疗,多元回归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F=301.40,P<0.05).[结论]2002~2014年间肺癌患者住院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建议医院针对费用影响因素,加强对药物科学合理使用、缩短住院天数及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水平,以有效控制肺癌患者医疗费用的增长,减轻其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9.
李娜  肖海帆  颜仕鹏 《中国肿瘤》2021,30(8):600-607
摘 要:[目的] 分析湖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部分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肠镜检查参与率和病变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9—2020年湖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纳入部分符合研究要求的45~74岁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进行癌症风险评估,推荐评估结果为结直肠癌高风险的人群在项目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一般人群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结肠镜检查参与率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与结肠肿瘤检出率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22 893名筛查目标人群中,1 926名被判定为结直肠癌高风险,高风险率为8.4%。523名高风险人群按照研究要求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参与率为2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吸烟史、运动习惯和肠道疾病家族史是结肠镜检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523名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受试者中检出各类结直肠肿瘤142例(27.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和吸烟史是结直肠肿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与45~49岁人群相比,60~64岁(OR=2.90,95%CI:1.25~7.22)以及65~69岁(OR=2.93,95%CI:1.24~7.43)人群结肠镜肿瘤检出率显著升高;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或已戒烟的人群(OR=1.90,95%CI:1.10~3.36)结肠镜肿瘤检出率更高。[结论] 湖南省城市地区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在高危人群开展结肠镜筛查可检出较高比例的结直肠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筛查效果。在未来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对特定高风险群体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其防癌健康素养和筛查参与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