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医院医保管理需要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医保管理程序,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满足医保政策的要求,从而达到医院医保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目的。笔者重点阐述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为更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顾兆伟  王韫秀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45-1347
患者男,68岁。1.5a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乏力、腹胀。当地医院彩超示肝硬化、腹水、脾大、胃底静脉曲张,经保肝治疗后均有好转。0.5a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间断反复出现胡言乱语,走路不稳,偶有随地便溺,不认人,穿错衣裤等行为异常,均于当地医院按肝性脑病治疗后好转,但是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下肢活动障碍为双侧,并且对称,反复发作。为进一步诊治入院,门诊以“肝性脑病”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 对14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136例我科无鼻病症状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鼻中隔偏曲发生情况.结果 14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74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占52.48%;其中鼻中隔偏曲并双侧慢性鼻-鼻窦炎56例,鼻中隔偏曲并偏曲侧慢性鼻-鼻窦炎10例,鼻中隔偏曲并偏曲对侧慢性鼻-鼻窦炎8例.136例对照组中鼻中隔偏曲者24例,占17.6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6.74,P<0.01).结论 鼻中隔偏曲是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因急性鼻-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以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常见。应用内科和手术的方法可以成功治疗大多数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可是,对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越来越普遍。近来对先天性免疫系统重要性的认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一例非典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阐明Inv(11)(p15q22)相关非典型APL的临床遗传学特点,初步探究NUP98基因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该APL患者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小时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R显带分析显示46,xy,inv(11)(p15q22)。结论:Inv(11)(p15q22)可导致非典型APL发病。  相似文献   
6.
张继红  王韫秀 《检验医学》2009,24(4):300-301
目的研究以血液改变确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例的特点。方法搜集以血液首诊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2例印诊为粒细胞减少症,1例印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6(AML—M6)。结论AIDS可以以血液改变为主,且可以首发。因此,对于有血液改变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及时作相关检查,以防止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可在不同组织细胞内激活不同的信号途径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因而信号转导的不同环节出现异常均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发生2型糖尿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鼻窦炎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因急性鼻-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以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常见。虽然过去20年里,对鼻窦炎症进行了大量研究,可是并未能完全揭示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有很多争论的地方,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慢性鼻-鼻窦炎的可能病因作一综述,以便针对可能病因对该病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17(Th17)在小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卵清蛋白致敏的Balb/c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期以生理盐水替代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小鼠鼻黏膜,制成单细胞悬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小鼠鼻黏膜中Th17细胞比例。结果:两组小鼠鼻黏膜中均存在Th17细胞,并且实验组中Th17比例[(1.27±0.138)%与(0.771±0.08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Th17细胞比例,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19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探讨其与细胞遗传学改变和临床特征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及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对192例AML患者骨髓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其中的125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髓系抗原CD13、CD33、MPO、CD117表达最常见于AML。CD117表达于84.6%AML—M3病例中;较强的自发荧光、CD34与HLA—DR双阴性、表达相关髓系抗原CD13、CD33和MPO对于AML—M3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CD14仅在AML—M4和AML—M5中表达;CD64和CD15同时强阳性伴HLA—DR高表达提示AML—M5可能性大。192例AML中,有47.9%伴淋系抗原表达,其中以CD7(20.8%)和CD56(26.0%)最常见,其次为CD19(9.9%)和CD2(7.3%)。125例AML中核型异常者76例(60.8%)。17例伴t(8;21)的AML—M2患者CD19、CD56、CD15表达均明显增加。另外28例t(15;17)均见于M3;2例inv(16)见于M4E0。LymAg^+组CD34阳性患者比例(77.2%)明显高于LymAg-组(48.0%)。结论:免疫表型对AML的诊断与分型至关重要,免疫表型与患者的异常核型改变及临床特征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提示综合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及免疫表型分析,对AML患者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