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具有多药耐药性,对放化疗均不敏感,25%~30%的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转移,行根治性手术后仍有20%~40%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发生转移者中位生存期(OS)仅8~12个月,5a生存率不足10%[1]。传统以干扰素α和IL-2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总有效率低且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2]。临床试验[2]证实以舒尼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转移性RCC方面能够获得较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改善晚期转移性RCC患者的生存状况,然而尚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变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游离PSA(FPSA)、FPSA比率(F/TPSA)、PSA密度(PSAD)与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FPSA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499,P<0.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0.300,P<0.001);PSAD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616,P<0.001),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rS=-0.128,P=0.155);F/TPSA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弱相关(rS=0.182,P=0.042),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0.417,P<0.001)。结论:F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而PSAD可作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参考指标,F/TPSA可作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PSA密度对T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位于灰区(4.0~10.0μg/L)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意义并确定合适的PSAD值界点。方法:对T-PSA在灰区的128例BPH及54例PCa的血清PSA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病例以F/T-PSA=0.16为界点分为两组并分别对其PSAD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在不同F/T-PSA下不同PSAD对前列腺癌阳性率的影响表明,当F/T-PSA%0.16时,PSAD以0.15为界值,PSAD〉0.15患者的前列腺癌阳性率显著高于PSAD〈O.15患者的前列腺癌阳性率;F/T-PSA〉0.16时,PSAD以0.20为界值,PSAD〉0.20患者前列腺癌阳性率显著高于PSAD〈0.20患者的前列腺癌阳性率。结论:PSA、F/T-PSA、PSAD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指标,而联合测定PSA、F/T-PSA及PSAD能显著提高T-PSA位于灰区时前列腺癌的诊断。当F/T-PSA〈0.16时,PSAD以0.15为界值,PSAD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有显著意义(P〈0.05);当F/T-PSA〉0.16时,PSAD无论以0.15或0.20为界值,PSAD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均有显著意义(P〈O.05),尤其当PSAD以0.20为界值时,PSAD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意义更显著(P〈0.01)。故推荐在F/T-PSA〈O.16时PSAD以0.15为界值;在F/T-PSA〉0.16时PSAD以0.20为界值。  相似文献   
5.
例1:男,45岁。腹部肿块1年余,近月迅速增大,伴疼痛,以腹部肿块原因待查收住院.体检:腹部高度隆起,上至剑突下3横指,下至耻骨联合,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仅在右侧腹部可触及肿块边缘,有囊性松软感,表面光滑,轻度压疼,上下可推动,叩呈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尿素氮10.7mmol/L,二氧化碳结合手29.5%(容量):B超检查提示:腹部含液性肿块.腹部X线检查:左横膈明显升高至第八肋间,运动减弱。临床诊断:肠系膜囊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接受抗凝治疗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30例接受抗凝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前5 d停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改为静脉低分子肝素,术后5 d恢复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术前10 d停服氯吡格雷,改为静脉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5 d再恢复口服氯吡格雷.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监测术中、术后有无出血、血栓性疾病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结果 全部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中1例膀胱穿孔,术后3例膀胱明显出血,无尿道狭窄发生.随访期间4例复发,均为异位复发,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凝剂情况下,抗凝治疗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行改良Palomo术的疗效,分享手术经验。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月采用改良Palomo术治疗伴有精液质量下降的VC患者182例,观察手术治疗后精液参数的变化及配偶自然受孕情况。结果:18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前后精液质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O.01),术后精液质量明显改善;不育患者配偶自然受孕率为54.55%(84/154),均未出现阴囊水肿及睾丸萎缩,均未复发。结论:改良Palomo术对伴有精液质量下降的VC患者效果良好,且对不育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癌患者手术前后及免疫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构建并评估血清差异蛋白诊断模型。方法:首先应用弱阳离子磁珠技术富集肾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其次用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构建肾癌患者不同时期的蛋白指纹图谱,再应用有监督以及无监督的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方法对构建的指纹图谱进行效力评价,最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求区别各个时期肾癌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结果:在无监督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对比了不同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构建的指纹图谱模型,结果表明遗传算法(GA)对各个时期的肾癌患者均有较高的识别率,达到了97.7%;术前和术后差异蛋白只有一个,而术前和免疫治疗后、术后和免疫治疗后存在较多的差异蛋白。结论:肾癌患者经过免疫治疗后,血清蛋白质和术前及术后存在明显差异,肾癌应用遗传算法构建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可有效识别术前、术后、免疫治疗后以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差异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MS)、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来我院体检的1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者的AMS、尿TAP和PCT水平,分析AMS、尿TAP和PCT单独与联合检测对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MS、尿TAP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患者的AMS、尿TA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P0.05)。3项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为96.33%(289/300),明显高于AMS、尿TAP及PCT任一单独检测(P0.05)。结论 AMS、尿TAP和PCT联合检测比单一检测对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评估后肾腺瘤(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M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病理结果,随访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者术前诊断均为肾占位,1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术后病理均为MA,随访3a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MA是一种罕见的。肾脏上皮源性肿瘤,极易误诊为肾癌,病理诊断至关重要,由于本病的良性生物学行为,NSS为其首选,术后需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