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血液肿瘤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接受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的30例 IFD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单药应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的30 例IFD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数水平相当具有可比性,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中位时间16.5天(7~52天),治疗有效率86.7%,发生不良反应率16.7%,对照组治疗中位时间22天(7~56 天),治疗有效率63.3%,发生不良反应率20% ,观察组治疗中位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略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IF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规范病理标本的送检业务流程,提高医院整体病理标本管理质量。方法:通过与其它系统对接,设计多个功能模块,建立病理标本闭环管理系统。 结果:病理标本闭环管理系统对病理标本送检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管,提高病理标本质量管理。结论:病理标本闭环管理系统规范病理标本送检时间,有效地防止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支持我院病理科顺利通过ISO 15189实验室质量管理认可,对其它基础医院的病理标本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化疗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合并IPFI的55例血液肿瘤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经验,其中男34例,女21例,中位年龄43.5岁(16~75岁),观察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55例患者诊断为IPFI感染,其中确诊6例、临床诊断24例、拟诊25例,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CT影像学表现,使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的中位时间是18.5天(7~56天),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过程中有1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幻觉,没有其它药物不良反应。最终全组患者有48例治愈、7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7.3%。结论: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IPFI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投诉管理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介绍智能化投诉管理系统设计的背景原因、开发技术及重要基本功能模块,系统在院内的有效应用以提高医务人员处理投诉效率,创建更多患者投诉方式,完善投诉的管理处理流程。智能投诉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缩短医务人员处理投诉工时,简化患者投诉流程,降低患者重复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智能投诉管理系统实现了投诉的闭环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精细化流程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者概述了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南京鼓楼医院的应用。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和医院检验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的互联互通,实现医院输血流程闭环管理,减少人工输入产生的差错,提高输血科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分配血液资源,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D-1抑制剂维持治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年3月至 2019年3月收治的经过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的DLBCL患者,治疗组接受PD-1抑制剂维持治疗(n=30),以同期未进行维持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并观察PD-1抑制剂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随访截至2021年3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2年RFS率分别为80.0%和73.3%(P=0.542)。亚组分析显示,在IPI评分≥3分(70.0% vs 22.2%,P=0.037)、non-GCB型(90.9% vs 45.5%,P=0.022)患者中,经PD-1抑制剂维持治疗后2年RFS率均较对照组获益明显。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皮疹2例、白细胞下降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肝功能损害1例、血小板减低1例、糖脂代谢异常1例、消化道反应1例。结论 应用PD-1抑制剂维持治疗未能明显改善DLBCL患者的RFS,但在IPI评分≥3分、non-GCB型DLBCL患者中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在实体恶性肿瘤与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抗真菌治疗结果,从而提高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实体恶性肿瘤或血液肿瘤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并进行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间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抗真菌治疗缓解率、用药中位时间差异。结果: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合并IPFI 30例,发病率0.42%;血液肿瘤患者合并IPFI 228例,发病率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体恶性肿瘤组和血液肿瘤组男性比例分别为33.3%(10/30)和61.4%(140/228),多因素分析粒缺状态、有类固醇激素治疗、糖尿病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有咳嗽咳痰症状、G/GM试验阳性率、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年龄≥65岁、发热、呼吸困难、肺部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血液肿瘤组中联合抗真菌治疗比例为35.1%(80/228),实体恶性肿瘤组无,两组患者治疗中位时间为(17.89±7.738)天和(13.55±5.176)天,总有效率为61.5%(91/148)和75%(6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发病率更高,血液肿瘤联合抗真菌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值得在实体恶性肿瘤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