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芎嗪(Lig)对休克血浆(SP)所致豚鼠心室乳头肌电生理特性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SP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不同剂量Lig的干预作用。结果(1)用含有SP的灌流液灌流标本时,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APA)、超射值(OS)均显著升高(P〈0.05),复极50%、90%时间(APD50、APD90)及动作电位时程(APD)均明显延长(P〈0.05);(2)Lig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P引起的APA、OS升高,延长APD50、APD90及APD,此种干预作用以5.12mmol/L Lig最为明显。结论SP可导致正常豚鼠心室乳头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而Lig可剂量依赖性地干预此种效应。  相似文献   
2.
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与早期喂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与婴儿早期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40例3~6岁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按性别、年龄1∶1配对的4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瘦素水平检测,并通过查询儿保门诊记录及询问母亲或主要扶养人确定婴儿6个月内喂养方式及断奶月龄。【结果】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2 2.2 6±2.3 0)μg/L]显著高于正常儿童[(3.3 6±0.2 3)μg/L](P<0.001);肥胖组儿童在婴儿早期的母乳及混合喂养率(30.0%)明显低于正常组(80.0%)(P<0.001)。喂养方式与血浆瘦素的关系显示,母乳及混合喂养组血浆瘦素水平[(10.22±1.56)μg/L和(11.30±1.28)μg/L]均较人工喂养组[(15.19±1.15)μg/L]降低(P<0.05),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浆瘦素水平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婴儿期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期血浆瘦素水平,有助于预防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LAK细胞的制备及其生物性质分析河南省肿瘤研究所祁岩超,王艳,焦宏,赵玉芬LAK细胞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LAK细胞的输往已成为当前令人鼓舞的肿瘤免疫疗法。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能设法解决同种异体LAK细胞用于临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病死率较高的心脏急症之一。晚近,冠心病尤其是AMI的治疗有了明显进步。60年代监护技术和除颤技术的应用,70年代β—阻滞剂和冠脉搭桥术的开展,80年代转换酶抑制剂、溶栓疗法和血管成型术的应用,使AMI患者的并发症预后和病死率有了显著改观。死亡率由60年代的30~35%降到现在的10~15%,而且死亡方式也有显著变化。本文将我院近十年来A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P53、nm23基因变化与胃癌转移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nm23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胃癌切除术的手术标本(共9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P53阳性率为49.4%(46/93),nm23为56%(52/93)。P53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胃癌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93例胃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者63例,其中nm23表达阳性28例(44%),无转移者30例,其中nm23阳性表达24例(80%),二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nm23表达阳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和24%,而表达阴性者1,3,5年生存率为68%、41%和21%。二组间生存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nm23低表达有发生淋巴结转移倾向,P53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患者预后差。P53、nm23基因变化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缺氧心肌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从细胞跨膜电位角度探讨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的方法,观察正常灌流液、缺氧灌流液和缺氧+炙甘草汤(40mg/ml)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1例民航飞行人员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并探讨其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不同类型高血压大鼠不同血管平滑肌CaN活性变化.方法应用酶活性测定方法,对12周、16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盐性高血压大鼠的胸主动脉、尾动脉、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aN)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其肠系膜动脉血管CaN活性下降,但12周与16周组无显著差异.(2)盐性高血压大鼠其不同血管CaN活性与其对照组相应血管酶活性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各组中其尾动脉活性均明显低于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的活性,肠系膜动脉活性却无明显降低.16周SD和16周盐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活性均高于其12周组.结论阻力血管CaN活性的下降可能是自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但不是盐性高血压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记录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性慢电位和自发性快电位的特征.结果发现,SHR自发性快电位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复极至50%时间(APD50)和复极至90%的时间(APD90)均明显长于Wistar鼠(P<0.01); SHR的自发放电频率(RPF)明显慢于Wistar鼠(P<0.05).结果提示SHR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性的快电位和慢电位均表现为APD、APD50和APD90的延长,RPF减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高脂心肌缺血大鼠血脂水平及肝脏脂肪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并于实验结束72h前分三次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各组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脂肪变性程度。结果:桂枝汤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MDA水平;增加HDL含量;升高LPL、HL及SOD的活性;减轻大鼠肝脂肪变性的程度。结论:桂枝汤可以调节高脂大鼠血脂代谢,改善肝细胞脂肪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