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从瘀论治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运高 《陕西中医》1993,14(1):23-24
作者认为血瘀是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重要病机,它与脾虚、湿热等病因杂合伤害人体而成本病。并探讨了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的原理,具体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也是癌症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控制转移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中医疗法在肿瘤转移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活血化瘀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一种常见方法,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多选用活血化瘀药物。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物在抗肿瘤转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近年来研究活血化瘀方药抗肿瘤转移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药对配伍选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伤寒论》使用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药对,其药对配伍的原则为相互协同、互补互制、相畏相杀,还对《伤寒论》桂枝芍药等26种常用药对进行了选析,对学习和运用经方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纤灵方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郭振球教授抗纤灵方辨证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 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辨证分为抗纤灵Ⅰ方组(气虚血瘀证型)、抗纤灵Ⅱ方组(气滞血瘀证型)、西医常规治疗组(两证型混合)3组,治疗40 d后,比较观察临床症征及疗效、肝脾B超及疗效、胶原代谢和血浆纤溶酶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40 d后,(1)抗纤灵两方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常见的10项症征减轻明显,临床症征积分值分别减少7.76分和6.59分,症征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3.9%和93.3%,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2)抗纤灵两方的肝脾B超7项指标都明显好转,B超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和B超疗效都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3)抗纤灵两方血清透明质酸和血清羟脯氨酸的水平下降,血浆纤溶酶均明显升高,活性增加,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郭振球教授的抗纤灵Ⅰ方和Ⅱ方两方辨证施治确有较好的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肝脏胶原代谢、抑制肝纤维间质细胞增生、提高血浆纤溶酶的活性从而修复肝脏病损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5.
“肝脏以通为用”是指肝的基本生理特征是调畅、舒达,在病理上以郁滞为主要病理改变。作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藏”是其基础,“用”是其功能的体现。笔者认为,强调“肝以通为用”,对肝脏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理论及临床意义 肝属木,即肝具有生长、生发、调达舒畅的生理作用,其特点是主生、主动;肝还具有藏血的作用,肝藏血,主疏泄,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枢纽,所谓“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郁滞,诸病生焉。因此,所谓的“用”,实际是肝的“调畅”功能。 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藏血,主疏泄,为气血运行的…  相似文献   
6.
7.
古代房中术兴衰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方有执,明代著名医学家,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1592年(明万历十二年)著成《伤寒论条辨》(以下简称《条辨》),启后来各个流派之先端,成错简学派之鼻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后世对其错简重订的原因、学术观点以及方法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兹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探,期望对继承和发展仲景学说有所裨益.一、重订《伤寒论》的原因方有执涉入医门之际,《伤寒论》在医学界已较为普及,并享有崇高盛誉.方氏认为“圣古今而祖方法者在仲景”(引自(条辨》,下同),“欲求医道,舍此何之?”于是,“乃购求其遗书,笃志如此.”方氏在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湿热证患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E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观察组33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18~64岁,病例全部来源于我校南方医院中医湿热病专科门诊。对照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1~59岁,为我校健康在校学生员工。上午空腹采血,作有关检测。1.2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温病学》(5版)等制定。(1)主症: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身困重,口渴不欲饮,渴喜热饮,渴不欲多饮,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滑数。(2)次症:神情淡漠,胸膈痞闷,咳嗽痰稠,恶心呕吐,纳呆不饥,脘腹胀痛,便溏不爽,尿…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肝炎疗效低,病死率高。本文通过阐述重症肝炎建立成功治疗方案的意义,回顾其西医及中医治疗方法,肯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氧化应激损伤在重症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地位,研究抗氧化损伤的临床验方三黄茵赤汤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从而确定抗氧化应激损伤将成为治疗重症肝炎的新靶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应该重视运用抗氧化损伤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