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血管畸形合并巨大静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 方法通过使用金属钢圈联合液体组织胶对5例肢体软组织血管畸形合并巨大静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对于复杂的动静脉畸形,使用组织胶充分栓塞异常血管团,阻断多支动脉供血以防止侧枝血管建立引起的复发。 结果5例肢体软组织血管畸形合并巨大静脉瘤栓塞后畸形血管完全闭塞,随访1~3年无复发。 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肢体软组织血管畸形合并巨大静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方法,关键是尽量将静脉瘤完全填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层黏连蛋白(LN)和IV型胶原蛋白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SACC 78例,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GFR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EGFR、PCNA、LN和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SACC中EG-FR基因扩增率(69.2%)与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1.8%)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且EGFR、PCNA、LN、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EGFR、PCNA表达水平间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LN蛋白、Ⅳ型胶原表达水平间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EGFR基因在SACC中明显扩增,EGFR、PCNA、LN、Ⅳ型胶原蛋白共同参与SACC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血管模式、密度以及影像学参数与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148例,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CD31、CD105单克隆抗体表达及检测涎腺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比较CT灌注参数、微血管密度(MVD)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CD31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灌注参数BF、BV、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MTT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分析肿瘤各灌注各参数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F、PS、BV、MTT与MVD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CT灌注参数可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肿瘤血流灌注状态,微血管密度(MVD)、CD105可特异性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的评价中发挥着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在牙周基础治疗结合微波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用滤纸条的袋内取样法取34例患者一侧104个位点的基础治疗结合微波治疗的GCF样本,同时取对侧104个位点的基础治疗的GCF样本作为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基础治疗结合微波治疗在临床指标改善及GCF-ALP水平下降方面均优于单纯基础治疗组(P<0.01).结论 微波治疗可以降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GCF-ALP水平,对牙周炎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室颤动是危急症。目前临床上抢救室颤病人较有效的方法是电去颤,有很大的条件限制。Lawson用氯仿引起小白鼠室颤,作预防室颤的药物筛选实验时,曾用极大剂量的阿托品(102mg/kg)。Cagin和Natelson发现大剂量阿托品(5mg/kg)可预防因哇巴因灌流豚鼠引起的室速、室颤或心搏抑制。我们曾用阿托品作预防毒毛旋花子甙—K引起的兔心律失常的观察,发现阿托品有显著的效果,并提出其机制可能是因阿托品阻断迷走亢进后,恢复窦性心律和房室传导,使之胜过并抑制心室异搏节律,即产生驱动性超速抑制(overdrive suppression)的结果。阿托品的这种作用是否对治疗某些室颤有效?它与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制合用能否增加疗效?是本实验企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用阿托品作预防毒毛旋花子(?)—K所致心律失常的观察,表明阿托品有显著的效果。并认为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恢复窦性心律和房室传导以超过并抑制异搏节律所致(“驱动性超逮抑制”Overdrivc subprression)。目前临床常用苯妥因钠或利多卡因治疗毛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此二药的作用机制和阿托品的不同,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螺旋CT探讨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实际位置关系。方法利用螺旋CT对正常青年人,进行下颌骨的横断面连续薄层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后,测量并计算正常人群中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的实际位置及走行方向。结果下颌骨多平面重建的冠状位CT图像能清楚显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及走向。①在垂直方向下颌神经管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小于距牙槽嵴顶的距离,在第二磨牙区距离下颌骨下缘最近。②在颊舌方向,颏孔至第一磨牙间,下颌神经管距颊侧骨板的距离小于距舌侧骨板的距离。自第二磨牙向后,下颌神经管距颊侧骨板的距离大于距舌侧骨板的距离。③下颌神经管的走行方向在颊舌方向,下颌神经管总体走行是由舌侧逐渐向颊侧倾斜达颏孔,越近磨牙后区距离舌侧骨板越近,越近颏孔距离颊侧骨板越近。在走行高度上,在第三磨牙区由上向下走行。自第二磨牙开始下颌神经管逐渐由下向上走行达颏孔。结论螺旋CT通过多平面重建后,可以准确测量并计算出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的三维空间位置,利用螺旋CT对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和走行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主要来源于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的健康牙培养而成的人牙周韧带细胞已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之一。目的:了解采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韧带细胞,经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分为3组:对照组、空载病毒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组。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人牙周韧带细胞在转染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细胞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的优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对照组、空载病毒组未检测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细胞周期G0/G1期减少,S期细胞数增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胰腺动脉灌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难治型糖尿病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例患者注射G—CSF300ug/天,3~5天后采用MCS+ED方法收集单个核细胞20~50×10^9,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用球囊导管临时阻断脾动脉远端后经脾A向胰腺动脉内灌注干细胞悬液。结果5例患者术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浓度(P值0003)均下降;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有不同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刺激后INS60、HBAIC、C-P(0,60,120,180min)p值〈0.05。结论临时阻断脾动脉远端后经脾A向胰腺动脉内灌注干细胞悬液治疗难治型糖尿病可行、安全、有效;技术操作间单。  相似文献   
10.
76岁的李伯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双脚冰凉的情况,下肢乏力,行走一段路后就要停下来休息,不时还会出现腿痛,行走距离也越来越短,从以前每次200米甚至缩短到了20米。最近1周,李伯的右下肢疼痛突然加重,于是告诉儿子腿痛得厉害。儿子发现李伯的脚趾已经发黑、溃烂了,赶紧送李伯来医院就诊。经过接诊医生的详细检查,李伯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要做介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