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平  李启驹 《右江医学》2004,32(1):29-30
目的 探讨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 79例肺癌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肺癌根治术 5 2例 ,病灶楔形切除 2 0例 ,肺段切除 6例 ,探查术 1例。结果  79例患者无手术死亡 ,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 ,大部分病例均获随访 ,存活最长已超过 6年。结论 肺癌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临床医师加强鉴别诊断 ,以能及早诊断 ,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食管贲门癌切除迷走神经保留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9例无外侵的早中期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中迷走神经保留术,并随机选取39例未保留迷走神经的常规手术作对照组.术后通过胃排空时间、血胃泌素含量测定、近期营养学计算来研究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肠消化功能.结果 保留组胃排空时间T1/2均数值20.3±8.9分和血胃泌素水平均数值34.2±18.5mg/L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T1/2均数值35.7 ±5.8分和血胃泌素水平均数值56.5±21.6ng/L相比有显著差别,分别为P<0.01和P<0.05).术后近期营养学计算显示,保留组在术后短期内摄入量及营养状况达到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早中期无周围外侵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切除中保留迷走神经对于防止病人术后消化功能紊乱,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后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癌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及是否术后进行综合治疗等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和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是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及早发现并进行根治切除以及加强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肺癌侵犯胸部大血管的手术治疗李启驹刘平李俊杰韩文周郭锋李军陆江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新乡453000)在1980年1月~1995年6月间的196例肺癌切除术中,作者报告了27例侵犯胸部大血管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主要侵犯主动脉、肺动脉干、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研究了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的病人 ,评价了手术时的年龄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从 1983年到 1995年 ,我科共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 14 49例 ,将病人按手术时的年龄分成 7个组 ,然后根据病人的性别 ,年龄分别计算其生存率 ,使用图表法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年龄小于 40岁和大于 70岁的病人其总的预后是差的 ,而 40~ 70岁之间的病人 ,其五年生存率差别不大。 <3 0岁 ,3 0~ 3 9岁 ,40~ 49岁 ,5 0~ 5 9岁 ,60~ 69岁 ,70~ 79岁和 >80岁的病人 ,五年生存率分别是 7 5 % ,10 3 % ,3 0 6% ,3 7 1% ,3 4 2 % ,13 4%和 0 0 %。结论 年轻病人预后差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的分化差 ,转移发生较快 ,姑息性手术比率较高有一定的关系 ,而高龄病人长期生存率低可能与其它疾病导致死亡率增高有关。因此 ,我们认为对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行手术治疗时 ,特别对于年轻或高龄病人 ,年龄是一个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姑息性手术对晚期食管癌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从1985年到1994年,489例晚期食管癌病人接受了姑息性手术,病人被根据或没有远处转移而分成两组,对比分析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L:在没有远处转移的病例中,肿瘤主要侵润相邻的组织和切缘残留,无淋巴结的转移,在有远处转移的病例中,纵隔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均有转移。没有远处转移的病人其生存率要好于有远处转移的病人(P<0.01),结论:没有远处转移的病人在手术中要尽可能地切除原发肿瘤和相邻的淋巴瘤,加以术后放疗,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对于有远处转移的晚期食管病人,姑息性切除结合术后综合治疗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前病变发生的分子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人食管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Jun和Ras三种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54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发现12例正常上皮,34例基底细胞增生和8例间变。在29例EGFR测定中,正常组织未见免疫阳性反应,而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分别出现39%和80%的免疫阳性反应率。在所有活检正常和癌前病变组织中未观察到C-Jun和Ras蛋白表达。提示EGFR在食管癌前病变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正常成人食管功能的测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南省正常成人的食管运动功能。方法用消化道压力检测仪检测38名健康成人食管不同部位的压力。结果食管上、下括约肌的静息压分别为4.78±2.05kPa和2.56±1.25kPa。食管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静息压分别为0.71±1.15kPa、0.68±0.49kPa和0.63±0.59kPa。食管原发性蠕动波的平均传播速率在食管上括约肌至食管上段为53.89mm·s-1,上段至中段为22.13mm·s-1,中段至下段为40.32mm·s-1,下段至下括约肌为15.06mm·s-1。结论食管各部位的压力值及原发性蠕动波的传播速率明显不同,食管的两端存在高压区。  相似文献   
9.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术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方法123例ABP患者,梗阻性31例,其中9例重症者在观察治疗24—48h后病情恶化,急诊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或取石术(EST)、鼻胆管引流(ENBD);余22例轻症者经非手术治疗病情得到控制,10d后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EST、ENBD,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限期内镜胆管内支架放置术或开放根治术。非梗阻性ABP92例,均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所致,在入院10~14d急性胰腺炎控制后行胆囊切除术60例,32例未行手术。结果31例梗阻性ABP在及时和限时行胆道引流解除梗阻后均控制了胰腺炎的进一步发展,为以后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非梗阻性ABP患者中,60例住院行一期胆囊切除术,治愈率100%。余32例保守治疗患者,1个月到1年内胰腺炎复发24例(75.0%),均再次入院行胆囊切除术。结论ABP应根据胆道有无梗阻分型论治:梗阻性应尽早引流解除胆道梗阻,EST+ENBD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非梗阻性宜积极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在同一住院期内手术。  相似文献   
10.
术中化疗对贲门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1980年1月至1990年6月共手术治疗贲门腺癌404例,切除342例。其中单纯手术组23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38.5%和20.8%;1987年以后随机选取贲门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化疗4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46.8%和29.8%;术中化疗5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63.0%和38.9%。结果显示:术后化疗的3、5年生存率虽高于单纯手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化疗的3年、5年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临床病理分期研究显示:对临床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贲门腺癌,术中局部注射加全身化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