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下消化道出血2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0 引言 下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的常见病 ,是指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 ,屈氏韧带以下的小肠和大肠疾病引起的肠道出血 .有人认为一般不包括痔和肛裂出血 [1 ] .临床最常见为慢性出血 ,但有时出血量大危及生命 ,需要做紧急处理 ,现将我院1992 - 0 1/ 1999- 0 8门诊及病房收治的 2 2 1例下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 12 0例 ,女 10 1例 ,年龄 14~ 72 (平均 42 )岁 ,病程 16 h~ 10 a.患者分别以脓血便、暗红色血便、鲜血便或果酱色血便为主诉前来就诊 ,其中有休克症状的大出血者6例 .血 Hb<110 g·L- 1 40例 ,<80 g·L- 1…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增长最快,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就诊时多为晚期,即使经手术、化疗和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仍难以改变,且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小于15%。近年来肿瘤生物疗法作为辅助疗法,可消除患者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针对肺癌发病机制的基因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为肺癌的临床治疗开避了新途径。本文就肺癌生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因卡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因卡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28例,并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30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2组止痛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因卡膦酸二钠治疗组止痛有效率为75.0%,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53.6%,均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不良反应少于帕米膦酸二钠组。结论:因卡膦酸二钠高效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骨痛,并且应用安全,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graphy,ERCP)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SAB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所有比较早期ERCP治疗与早期保守治疗SABP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起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4-06.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共8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SABP患者,与保守治疗相比,早期ERCP治疗可降低病死率(RR=0.22,95%CI:0.10-0.47)及器官衰竭的发生率(RR=0.45,95%CI:0.28-0.71),缩短腹痛缓解时间(MD=-4.74,95%CI:-5.32--4.17)及住院时间(MD=-13.49,95%CI:-14.64--12.33).结论:早期ERCP治疗SABP安全有效,建议早期ERCP治疗SABP.  相似文献   
5.
黄燕苹  徐铭宝  莫晨  吴小娥 《武警医学》2012,23(12):1085-1086
血小板减少是恶性肿瘤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由于它可能导致自发性出血,从而制约了化疗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对化疗的效果有着严重的影响。同时,严重的出血事件也是危及恶性肿瘤患者生命的原因之一。血小板生成素是一种针对血小板生成的造血生长因子,对血小板的生成有着明显的刺激作用,增加中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我科2005-01至2011-6因大肠癌住院化疗出现血小板减少的  相似文献   
6.
胃镜检查具有侵入性,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上的痛苦,引起焦虑和恐惧。适当的给予镇静剂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情,提高检查及治疗的耐受性。我们对150例胃镜检查患者术前实施异丙酚镇静/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分化过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CIK表型变化,MTT法检测CIK细胞毒活性,免疫磁珠法分离CIK,AFM动态观测CIK细胞表面形态变化.结果:CIK在培养d15~d18数量达到并维持于最高水平.培养d16CIK细胞中CD3+CD8+、CD3+CD56+细胞群较d10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别占到(65.17±0.11)%和(17.25±0.04)%.成熟的CIK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杀伤能力,利用AFM观测其细胞膜表面重要指标即平均粗糙度、峰数、平均峰值高度、平均低谷高度、表面积差值均高于培养d10细胞,P<0.01.结论:成熟CIK细胞膜表面生物蛋白分子明显增加,其细胞膜形态和功能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9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均采用微量泵持续静注丙泊酚,观察患者麻醉前(术前)、麻醉中(术中)及麻醉后(术后)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及术中不良反应、清醒时间、舒适程度等.结果 收缩压及舒张压术前组、术中组、术后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术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术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术中有所升高.血氧饱和度术前组、术中组、术后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术后(吸氧后)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改善;术后(吸氧后)血氧饱和度也较术中改善.心率术前组、术中组、术后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心率较术前减慢,术后较术中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丙泊酚实施无痛结肠镜检查及治疗安全舒适、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确实提高了大肠疾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缺氧再复氧引起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机制及维拉帕米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离体胰腺腺泡细胞给予缺氧再复氧处理,观察不同阶段胰腺腺泡细胞的存活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同时应用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图象分析系统检测被荧光标记物标记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4h细胞存活率为78.09%,缺氧组4h细胞存活率54.50%(P<0.05),缺氧3h再复氧1h细胞存活率为35.90%(P<0.01),缺氧3h再复氧1h,细胞内[Ca]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缺氧再复氧组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且高于缺氧组(P<0.05).用药组细胞存活单比非用药组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细胞内[Ca2+]i;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缺氧再复氧可引起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明显损伤,细胞死亡率上升.比单纯缺氧造成的急性损伤更为严重.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加和细胞内[CA2+]i超载是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维拉帕米可以减少腺泡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减少细胞内[Ca2+]i超载.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极易与肝炎伴发高胆红素血症相混淆 .该病是肝炎后遗症之一 ,临床上并不少见 .患者常以间歇性黄疸或隐性黄疸前来就诊 ,但并无先天性黄疸、肝炎、肝硬化及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证据 ,多数既往有肝炎病史 ,肝炎已达治愈标准 ,虽增加活动量亦无复发 ,临床预后良好 .现将我院 1995 - 10 / 1999- 0 9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18例作一小结 .1 临床资料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2~ 5 8(平均 40岁 ) .门诊 11例 ,住院 7例 .其中 11例曾患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1例曾患中毒性肝炎 ,1例曾患药物性肝炎 ,5例无明确肝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