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传统上在慢性肝病患者施行肝切除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引流腹水及检测术后出血和胆漏,然而这一优点从未进行前瞻性评估。为此,作者进行这方面研究,取中国香港大学肝病中心于1999~2002年收治的104例慢性肝病患者施行肝切除病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腹腔闭合引流组和未引流组,各5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后果。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在慢性肝病患者施行肝切除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引流腹水及检测术后出血和胆漏 ,然而这一优点从未进行前瞻性评估。为此 ,作者进行这方面研究 ,取中国香港大学肝病中心于 1 999~ 2 0 0 2年收治的 1 0 4例慢性肝病患者施行肝切除病例进行分析 ,随机分成腹腔闭合引流组和未引流组 ,各 5 2例 ,比较两组的手术后果。结果 两组病例引流组和未引流组的年龄 ( 5 3 .6± 1 .5∶5 2 .8± 1 .4岁 )、性别 (男性 42∶44例 )、HBs阳性率、血清白蛋白、肝功能检查大致相似 ,有可比性。引流组和未引流组的肝切除大手术分别占 62 %和 5 2 %,无…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如果误切变异的肝动脉,可引起所供应区域的肝梗死、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脓肿,影响病人的康复.该文总结华山医院胰腺癌诊治中心相关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MBD1通过对mdr1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影响,在转录水平间接调控胰腺癌mdr1基因表达.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中MBD1基因进行抑制;应用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MSP(甲基化专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株中的mdr1 mRNA的表达差异和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并转染MBDI siRNAs至人原位胰腺腺癌细胞BxPC-3(BxPC-3)细胞中,证实MBDI mRNA水平明显下调(下调幅度为93.19%).MBD1下调后,mdr1 DNA转录区域(-110GC和-50GC)甲基化分别上调(上调幅度分别为181.98%和409.57%);mdr1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下调幅度为97.79%).结论 MBD1可通过对mdr1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的影响,在转录水平间接调控胰腺癌mdr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MBD1通过对mdr1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影响,在转录水平间接调控胰腺癌mdr1基因表达.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中MBD1基因进行抑制;应用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MSP(甲基化专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株中的mdr1 mRNA的表达差异和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并转染MBDI siRNAs至人原位胰腺腺癌细胞BxPC-3(BxPC-3)细胞中,证实MBDI mRNA水平明显下调(下调幅度为93.19%).MBD1下调后,mdr1 DNA转录区域(-110GC和-50GC)甲基化分别上调(上调幅度分别为181.98%和409.57%);mdr1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下调幅度为97.79%).结论 MBD1可通过对mdr1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的影响,在转录水平间接调控胰腺癌mdr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胰腺头部淋巴回流途径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胰头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手术显微镜法寻找50例胰头导管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淋巴结.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发生率和相互关系.结果 50例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中共找到淋巴结1916枚,平均38.3枚/例.发现35例共210枚淋巴结转移.第13、14、17和8组淋巴结转移频率较高,钩突部肿瘤更易发生14组淋巴结转移.第三站淋巴结中16组阳性率最高(12%),均为16b1亚组.结论 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在根治性切除时施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尤应注意肠系膜上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重点应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胰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xPC-3/ADM,通过动态监测诱导耐药过程,探讨其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逐步增加阿霉素浓度对BxPC-3细胞进行诱导,在不同的阿霉素诱导浓度,MTT法检测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MDR1和M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多药耐药细胞株BxPC-3/ADM;在0.05 μg/ml至8 μg/ml阿霉素诱导浓度,细胞对5-Fu、MMC和Gem的耐药指数无明显增加;在16 μg/ml浓度3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有较明显上升,同时伴有MDR1 mRNA表达的明显增加;至32 μg/ml 5-Fu和Gem的耐药指数未再有继续上升,而MMC的耐药指数则继续上升,同时MDR1 mRNA表达未再增加,而MRP mRNA表达则明显增加.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MDR1和MRP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MDR1基因在诱导早期的耐药中起主导作用,在后期则和MRP基因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阻断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后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探索提高胰腺癌化疗疗效的新方法。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MDR1 siRNA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并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克隆,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D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将细胞接种于裸鼠,观察移植瘤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转染MDR1 siRNA质粒后胰腺癌细胞株BxPC-3 MDR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将转染前后的细胞接种于裸鼠,转染组移植瘤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更为敏感(P〈0.05)。结论:通过RNA干扰技术,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降低MDR1在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中的表达,并能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的死亡多发在 1周内的早期或 2周及以后的后期 ,多由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所致。作者观察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早期 MOD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等动态变化与其生存率的关系。英国 Glasgow皇家医务所于 1997~ 1999年曾收治 5 6 7例急性胰腺炎病例 ,取其中符合要求的 12 1例进行分析 ,分成两组 ,6 8例未发生器官功能不全 ,仅 2例死亡 (3% ) ;5 4例有早期器官功能不全 ,11例死亡(2 1% )。全组 12 1例中 ,中位值年龄 6 6岁 (30~ 91岁 ) ,男6 0例 ,女 6 1例。胰腺炎病因为胆石 79例 (6 5 % ) ,酒精性 2 2例 ,ERCP…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