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调查三甲医院营养型脂肪乳类药物不同专业间的应用方式现状,为肠外营养制剂的规范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5家三甲医院2019年4月至6月期间甘油三酯含量为50 g以上的药品临床应用数据,分析不同专业间脂肪乳类药物应用方式差别,按时间顺序抽取每家医院5%的工业化多腔袋营养处方进行评价。结果:调查期间5家三甲医院甘油三酯含量为50 g的药品应用总量为61 810例次,其中单瓶方式41 940例次(67.9%)、工业化多腔袋方式15 774例次(25.5%)、全营养混合液方式4 096例次(6.6%),三种方式应用比为10.2:3.9:1。ICU、内科、外科专业单瓶应用比例分别为67.1%、77.2%、64.2%,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全合一"方式应用中,ICU、内科、外科间工业化多腔袋应用比例分别为50.3%、55.0%、91.2%,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抽取的789份工业化多腔袋营养处方中,无药物添加的有158份(20.0%),至少添加1种营养药物的有631份(80.0%)。添加其他药物后处方的氮量范围3.4~13.4 g,热氮比范围67~219 kcal:1 g。结论:5家三甲医院营养型脂肪乳类药物仍以单瓶方式应用为主,工业化多腔袋应用比例偏低且添加营养药物的现象较为普遍,亟需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清中趋化因子CCL5和脊髓中趋化因子CCL5相应的受体(CCR5)及CCR5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苦参素对EAE大鼠的防治机制。方法: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制成抗原乳剂,诱导EAE模型,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苦参素低剂量组(150mg·kg-1)、苦参素高剂量组(250mg·kg-1),苦参素高、低剂量组均连续腹腔给药16d,同期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神经功能学评分,进行HE及C-2R-BG病理染色,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CCL5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CCR5的阳性表达、RT-PCR法检测脊髓中CCR5mRNA的表达。结果:苦参素高、低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神经功能学评分,炎症浸润和髓鞘脱失评分,血清中CCL5的水平,脊髓中CCR5、CCR5mRNA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高低剂量组有组间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对EAE大鼠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CCL5、CCR5及CCR5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对丹灯通脑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别。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各个化学成分,质谱采用全扫描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检测色谱流出物。根据质谱提供的化合物精准分子量、多级碎片离子信息,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和数据库信息,同时与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进行比对,定性鉴定化合物。结果 共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醌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并对其药材来源进行了归属。结论 利用UHPLC-Q-Orbitrap HRMS建立的鉴别方法,能够准确、系统、快速地鉴定丹灯通脑胶囊中的多种化学成分,为研究丹灯通脑胶囊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院3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到的39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9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和10岁以下的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29.21%(116例)和16.88%(67例);涉及药品133种,抗菌药物居首位(30.88%),其次是抗肿瘤药;给药途经以静脉滴注为主(70.0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4.84%);严重的ADR有9例。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隐丹参酮(CTS)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方法以CTS为研究对象,使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以及PharmMapper靶点预测平台收集CTS相关靶点;使用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以及TCGA数据库收集NSCLC相关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图,并筛选出核心靶点,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运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CTS-交集靶点-KEGG通路"网络。结果得到交集靶点75个,主要涉及信号传导、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细胞凋亡与血管调节等多种生物过程,CTS主要通过胰腺癌、大肠癌、癌症途径、JAK-STAT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通路发挥其抗NSCLC作用。结论 CTS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来发挥其抗NSCLC作用,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的创新型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慢病患者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卡诺(KANO)模型分析患者需求,明确不同需求的性质并确定其权重;再基于QFD理论,将需求转化为内部工作项目,计算其重要度并确定关键工作项目;最后依据关键工作项目提出创新性活动方案并进行实施。结果:收集患者需求22个,通过权重排序得到便捷慢病就诊流程和专业的慢病用药指导两大攻坚点,并通过完善智能化药品供应体系、开发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开展慢病咨询门诊和慢病患者用药指导等措施实现目标。结论:QFD创新型品管圈从患者需求出发,改进当前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满足慢病患者需求的全流程药学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评价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疗效。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Pubmed、Highwire Press、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科技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文献及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试验组)对比常规用药(对照组)用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4篇观察性研究,共计1 394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种植率是对照组1.55倍[RR=1.55,95%CI(0.92,2.61),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临床妊娠率是对照组的2.21倍[RR=2.21,95%CI(1.51,3.2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活产率是对照组的2.53倍[RR=2.53,95%CI(1.65,3.89),P...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精细化设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用药规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等进行精细化设置;通过分析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退费率以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评价精细化用药规则的实施效果。结果: 门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退费率由11.80%降低到2.47%(P<0.05),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由87.62%提升至97.19%(P<0.05)。结论: 通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规范了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康建  张晓坚 《中医研究》2012,25(10):70-72
目的:建立鼻炎灵丸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簿层色谱( TLC)法对方中白芷、川贝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辛夷中木兰脂素的含量.结果:TLC的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木兰脂素在0.100 24~1.253 00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为1.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鼻炎灵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