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病程5年以上高血压病患者的脑内代谢物、脑部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以例早期发现亚临床脑细胞损害.方法 本研究分为病例组(高血压病12例)及对照组(17例健康体检者),检查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神经功能相关量表评分),行头颅MRI、DWI、MRS、DTI检查,测定脑部背侧丘脑、扣带回后部、侧脑室后角NAA/Cr、Cho/Cr、NAA/Cho的比值及内囊后肢、放射冠区FA值.结果 (1)病例组NAA/Cr在背侧丘脑、扣带回后部、侧脑室后角均低于对照组(分别t=-2.405、-3.710、-2.068,P<0.05);NAA/Cho在扣带回后部、侧脑室后角均低于对照组(分别t=-4.347、3.578,P<0.01);Cho/Cr在扣带回后部高于对照组(t=2.965,P<0.01);(2)FA值在内囊后肢、放射冠区都明显低于对照组(t=-2.543、P<0.05;t=-3.394、P<0.01).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代谢异常且病程5年以上者脑细胞代谢功能及神经纤维微结构已有损害,MRS、DTI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亚临床脑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MR波谱(MRS)检测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脑内代谢物,早期发现亚临床脑细胞损害。材料与方法对病例组(MS患者15例)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7例)评估检查有否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4项指标和神经功能相关量表评分后,行头颅MRS检查,测定扣带回后部、背侧丘脑及侧脑室后角NAA/Cr、Cho/Cr、NAA/Cho的比值,对所测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病例组及3项指标异常、2项指标异常组NAA/Cr、NAA/Cho在背侧丘脑、扣带回、侧脑室后角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ho/Cr在扣带回、侧脑室后角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NAA/Cr(背侧丘脑)与血糖呈负相关(r=-0.187,P值<0.05),NAA/Cr(侧脑室后角)与LDL呈负相关(r=-0.179,P值<0.05)。②NAA/Cr(背侧丘脑)与高脂血症年限呈负相关(r=-0.033,P值<0.01);侧脑室后角NAA/Cr与高血压年限、糖尿病年限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28、-0.029,P值均<0.05)。NAA/Cho(背侧丘脑)与高脂血症年限呈负相关(r=-0.027,P<0.05);(侧脑室后角)与糖尿病年限、肥胖年限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47、-0.017,P值均<0.05)。结论病程在5年以上的MS患者存在亚临床脑损害。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是脑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损害严重程度与MS代谢异常病程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焦虑情绪对围手术期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脂氧素A4 (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10 月-2016 年10 月该院所收治的60 例老年食管癌 合并焦虑情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两组均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 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加抗焦虑干预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焦虑情绪、血清MPO、血清LXA4 及血 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6 个月预后情况和观察组治疗后不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与血清MPO、 LXA4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SAS 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SAS 低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血清MPO 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血清MPO 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LXA4 比较有 差异(P <0.05),观察组血清LXA4 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内皮素(ET)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率(FMD)及动脉内径变化率(GTN)比较有差异(P <0.05),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同SAS 评分与血清MPO、LXA4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 较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6 个月预后情况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抗焦虑干预治疗能有效消除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焦虑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血清MPO、LXA4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收集的86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对应距病灶5 cm以上癌旁正常组织。利用PCR技术检测172例样品中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五个位点的MSI,判断MSI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的水平。对MSI、PD-L1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手术切除联合抗PD-L1等相应治疗,对影响NSCLC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进行分析,观察MSI、PD-L1表达对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非小细胞癌组织中MSI表达率为63.9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是否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MSI状态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有关(P<0.05)。MSS及MSI-L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SI-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阳性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L1阳性(OR=3.888)、淋巴结转移(OR=3.823)、TNM分期Ⅲ~Ⅳ期(OR=3.380)为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独立危险因素,MSI-H阳性为NSCLC患者5年生存率的保护因素(OR=0.289)(P<0.05)。结论 MSI和PD-L1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NSCLC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miR-21、miR-125b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NSCLC脑转移患者均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于病情缓解出院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9例,生存组21例.比较2组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X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 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拟接受微创切除术的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NSCLC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PROX1表达情况。统计NSCLC复发情况,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SCLC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术后复发。 结果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高(P<0.05),癌组织中PROX1高表达例数比癌旁组织高(P<0.05);13例患者复发(24.07%)。复发患者淋巴结转移、PROX1高表达、TNM分期为Ⅱ期例数比未复发患者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ROX1高表达、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Ⅱ期是NSCLC术后复发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最佳截点为8.36,灵敏度为84.78%,特异度为89.13%。 结论NSCLC癌组织PROX1高表达,PROX1蛋白表达是NSCL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头颅磁共振波谱(MRS)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测代谢综合征(MS)患者,了解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乙酰胆碱/肌酸(Cho/Cr)、氮.乙酰天门冬氨酸/乙酰胆碱(NAA/Cho)、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与MS病程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为病例组(MS患者15例)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7例),检查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神经功能相关量表评分),行头颅MRI、MRS及DTI检查,测定左侧扣带回后部、背侧丘脑、侧脑室后角NAA/Cr、Cho/Cr、NAA/Cho的比值和内囊后肢、放射冠区FA值,分析测定项目与MS病程的相关性。结果(1)NAA/Cr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年限有关(P〈0.05)。(2)NAA/Cho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年限有关(P〈0.05)。(3)FA值与高血压年限有关(P〈0.05)。结论MS患者脑细胞代谢功能、神经纤维微结构损害严重程度与MS的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MRI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测病程5年以上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脑部各向异性(FA)值,早期发现亚临床脑神经纤维微结构损害。材料与方法分为病例组(代谢综合征15例)及对照组(17例健康体检者),对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认知等神经功能相关量表评分)检查测定后,进行头颅MRI及DTI检查,对所测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病例组FA值(内囊后肢、放射冠区)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3项代谢异常者FA值(内囊后肢和放射冠区)降低程度更显著(P值均<0.01),2项代谢异常者只在放射冠区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脂组、肥胖组内囊后肢及放射冠区F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年龄、病程年限为自变量,FA值为因变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A值与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负相关(r值分别为-0.103、-0.127、-0.012,P值均<0.05),放射冠区(CRA)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04,P<0.05);与高血压年限呈负相关(r=-0.013,P<0.05)。结论 MS病程5年以上者脑部神经纤维微结构已有损害。脑部神经纤维微结构损害严重程度与代谢异常程度及病程年限明显相关。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是脑神经纤维微结构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MS)患者脑细胞代谢及神经纤维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分为MS组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62.60±6.74)岁。对照组1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58.41±5.52)岁。均予以一般项目及头颅MRI、磁共振波谱(MRS)及MR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分析两组N-乙酰天冬氨酸(NAA)、乙酰胆碱(Cho)、肌酸(Cr)及部分各向异性(FA)值检查结果。结果 MS组NAA/Cr、NAA/Cho明显降低,Cho/Cr明显升高;FA值明显降低;NAA/Cr与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相关,FA值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相关;NAA/Cr、NAA/Cho与MS病程年限相关(均P<0.05)。结论病程5年以上的MS患者脑细胞代谢及神经纤维微结构已有损害,其程度与代谢异常程度及病程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