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2004-05/2007-06解放军第三○七医院骨科收治的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行恶性骨肿瘤段截除,在直视下将放射性粒子125^I用骨水泥固定于人工假体上,置换截除后的骨缺损。4例患者均无瘤生存6-10个月,置换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X射线片未见假体松动,未见放射粒子脱落游走,未见到血管、神经的放射性损伤,切口皮肤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骨及软组织肉瘤的导向治疗——皮下埋植式动脉化疗并用抗肿瘤细胞修复剂加咖啡因,临床影像病理比较好,咖啡因能明显增强顺铂的抗肿瘤作用。热疗能显著增加化疗的效果。机械型可调节延长式人工关节假体可解决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骨肉瘤患者术后2~3年患肢短缩的问题。高强度超声聚焦保肢治疗骨肉瘤的局部灭活率、复发率及生存率均不低于传统手术保肢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髂窝肿瘤误诊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报道3例髂窝肿瘤误诊深静脉血栓,1例神经纤维瘤行肿瘤完整切除,1例黏液性脂肪肉瘤和1例中分化鳞癌先行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化疗3疗程后行手术切除。结果:化疗后肿瘤缩小,血供减少,边界清楚,行肿瘤切除术。随访3~7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髂窝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良性肿瘤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应先行介入化疗,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近期保肢治疗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骨肉瘤合并明显移位病理性骨折保肢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方法 2002年10月~2003年1月,2例骨肉瘤合并明显病理性骨折患者,行动脉化疗泵埋置、肿瘤活检术后即开始化疗, 5次化疗后行人工关节假体置换保肢手术,术后继续化疗. 结果术后无感染,假体无松动,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分别获随访24个月和21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 结论原发性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在有效、敏感的化疗及综合治疗下,保肢治疗并非其禁忌证.  相似文献   
5.
脊柱转移瘤瘫痪状态与影像学特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瘫痪状态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12月,对连续收治的56例MESCC患者按Frankel分级进行瘫痪状态评估,并对86个主要病变脊椎进行MRI及CT扫描.主要病变脊椎影像学评估因素包括:病变脊椎节段、侵犯硬膜囊、累及椎板、椎体后壁向后突出、病变脊椎连续、累及椎弓根、椎体前柱骨折、椎体后壁骨折、病变脊椎位于上胸椎和(或)颈胸交界.结果 多重回归方程表明MESCC瘫痪状态与侵犯硬膜囊、椎体后壁向后突出、椎体前柱骨折、病变脊椎位于上胸椎和(或)颈胸交界等主要病变脊椎影像学特征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856,校正决定系数Rc2=0.841.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侵犯椎管内硬膜外间隙对MESCC瘫痪状态影响最大.结论 采用侵犯椎管内硬膜外间隙的影像学特征预测MESCC患者瘫痪状态的发生具有明显滞后性.椎体后壁向后突出可预示MESCC患者的神经学不稳定.位于上胸椎和(或)颈胸交界的主要病变脊椎常连续发生且易发生运动功能损害.累及椎板的转移瘤易于向椎管内硬膜外间隙侵犯.椎体前柱骨折不能用以预测MESCC患者的运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病历简介: 男,23岁,发现双下肢屈曲内翻畸形20年,右腿肿胀、疼痛1天由外院转入。  相似文献   
7.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13岁,主因左膝活动时疼痛1年9个月,加重伴左下肢跛行2个月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下埋植式动脉化疗联合咖啡因(CF)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病理改变.方法对64例ⅡB期原发恶性骨肿瘤及13例骨转移癌患者采用皮下埋植式动脉介入化疗系统,以顺铂(DDP)100~120 mg/m2为主,联合咖啡因(CF)1~1.5 g/m2/24 h治疗.结果骨痛总有效率为97.4%,骨病变影像学改变总有效率为71.4%,病理中重度以上化疗反应发生率为85.0%.平均随访30个月,生存率85.0%.结论本疗法对恶性骨肿瘤临床、影像、病理疗效良好;CF能明显增强DDP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发性脂肪肉瘤术前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21例复发性脂肪肉瘤患者,术前采用皮下埋植式动脉介入化疗系统,用阿霉素和顺铂为主,联合咖啡因治疗。结果病变影像改变有效18例,病理中重度以上化疗反应15例,平均随访39个月,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1例,3例死亡。结论复发性脂肪肉瘤的治疗可以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肿瘤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高的化疗效果更好,以化疗后手术切除的肿瘤病理改变作为重要的预后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自主研制的胸锁关节解剖锁定钢板与桡骨远端斜T型锁定钢板及胸锁钩钢板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分析,观察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特点及优势。方法选择9具防腐、湿润成人尸体,其中男性6具,女性3具。完整取下胸锁关节标本造成胸锁关节全脱位模型。将9具标本模型的两侧胸锁关节随机编号并配对分组:A组(实验组,胸锁关节解剖锁定钢板)、B组(对照组1,桡骨远端斜T型锁定钢板)和C组(对照组2,胸锁钩钢板),每组6个胸锁关节。将所有标本两侧安置钢板后固定于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分别进行锁骨远端负载、锁骨远端扭转及胸骨柄部螺钉抗拔出3项生物力学实验。结果锁骨远端负载实验:3组标本载荷量-位移均呈线性关系,实验组的抗压缩形变性能强于两个对照组。锁骨远端扭转实验:扭角与扭矩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实验组的抗扭转形变性能强于两个对照组。胸骨柄部螺钉抗拔出实验:A、B、C组胸骨柄部螺钉最大抗拔出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胸骨柄部螺钉抗拔出性能强于两个对照组。结论自主研制胸锁关节解剖锁定钢板在抗压缩、抗扭转、胸骨柄部螺钉抗拔出等生物力学性能方面显著优于斜T型锁定钢板及胸锁钩钢板,能够为临床上治疗胸锁关节骨折脱位提供一款较为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