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α/β 水解酶结构域蛋白11的反义链1(α/β hydrolase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1 antisense strand 1,ABHD11 AS1)在Erastin诱导的胰腺癌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GEPIA平台分析ABHD11 AS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患者预后。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 PCR)检测人胰腺癌PANC1、MIApaca 2和PaTu8988细胞中ABHD11 AS1表达,CCK8法计算Erastin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PANC1细胞中过表达ABHD11 AS1,分别转染pcDNA3.1、pcDNA3.1 ABHD11 AS1质粒;在PaTu8988细胞中干扰ABHD11 AS1表达,分别转染siControl、siRNA1、siRNA2,qRT PCR检测转染效率,分别予以对照(0 μmol/L Erastin)、Erastin(IC50浓度)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另在pcDNA3-1-ABHD11-AS1和siRNA1组加入Erastin的同时加入铁死亡挽救剂Ferrostatin 1,坏死挽救剂Necrostatin-1或凋亡挽救剂Z-VAD-FMK,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5组胰腺癌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以及磷酸化mTOR(p-mTOR)表达水平。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ABHD11-AS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高表达ABHD11-AS1组患者预后较差(P<0.05)。ABHD11-AS1相对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是人胰腺癌PANC1、MIApaca 2和PaTu8988细胞,Erasin IC50趋势与ABHD11 AS1表达量相同,依次是2.245、11.760、17.120 μmol/L。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 ABHD11 AS1组细胞活性及GSH含量明显增高,而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iControl组相比,siRNA1组和siRNA2组细胞活性及GSH含量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P均<0.05)。仅Ferrostatin-1可以挽救pcDNA3.1-ABHD11 AS1和siRNA1组细胞活性(P<0.05)。过表达ABHD11 AS1可促进mTOR活化,增强GPX4表达(P<0.05);而干扰ABHD11 AS1则相反。结论: LncRNA ABHD11 AS1可通过活化mTOR促进GPX4表达,从而促进胰腺癌细胞铁死亡抵抗。  相似文献   
2.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导致生育期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纠正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改善卵巢排卵功能.但是对于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适应证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原因.方法 对1999~2008年间江苏省5家医院的1707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原因和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①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因素在产后出血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5.1%、17.9%、15.9%;有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量[(782.3±683.3) mL]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者[(571.0±225.7) 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剖宫产的平均出血量[(836.2±763.2)mL]和阴道分娩的平均出血量[(634.1±377.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707例产后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量与软产道损伤导致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胎盘因素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86.0%(1468/1707)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 ①有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者;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者;③子宫收缩乏力仍然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子宫收缩乏力及软产道损伤导致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的日益增加,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生产工艺的部分流程(如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等)进行外委或分包。部分生产工艺外委或外包虽然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在日常管理上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职业卫生管理更是成为生产性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此,基于多年职业卫生工作实践与经验,分析外委或分包作业单位、企业在外委或分包作业中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企业和监管部门在外委或分包作业中职业卫生管理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或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89例不孕女性,按病因分为两组:输卵管性不孕者10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者82例,输卵管性不孕者又分为两组,其中43例行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64例行腹腔镜手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者亦分为两组,其中42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40例行腹腔镜手术,术后进行随访,监测宫内妊娠率。结果:输卵管性不孕者两组妊娠率分别为30.2%、54.7%(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者两组妊娠率分别为47.6%、70.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质核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A2B1)对胰腺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3种胰腺癌PaTu8988、MIA-paca2、PANC1细胞用不同浓度Erastin处理3 d,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3种细胞Erastin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比较其对Erastin的抵抗力;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3种胰腺癌细胞中hnRNPA2B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通过GEPIA平台分析hnRNPA2B1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通过GEO数据库下载临床数据集分析差异性表达hnRNPA2B1患者的预后。在PaTu8988细胞中干扰hnRNPA2B1表达,分别转染sh-Control、sh-hnRNPA2B1质粒;在PANC1细胞中过表达hnRNPA2B1,分别转染Vector、Flag-hnRNPA2B1质粒;分别采用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转染效率,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hnRNPA...  相似文献   
8.
由于宫内不良环境的去除及出生后营养的补充,大部分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会出现追赶生长。追赶生长展现了小于胎龄儿的生长潜力,弥补了其宫内发育迟缓的缺陷。然而小于胎龄儿及追赶生长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追赶生长却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小于胎龄儿及追赶生长的定义、追赶生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存在争议进行系统综述,强调了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淋巴结直径≥2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MRT)时选择后程缩野加量或同步加量照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1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伴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且直径≥2 cm的患者,调强放疗(IMRT)时随机接受后程缩野加量(n=76)及同步加量(n=77)照射。后程缩野加量组:计划靶体积(PTV):45 Gy/25 F/1.8 Gy,完成治疗后行第2次CT定位扫描,仅勾画可见肿瘤靶体积(GTV)即转移淋巴结:14.4 Gy/8 F/1.8 Gy。同步加量组:PTV:45 Gy/25 F/1.8 Gy,GTV:同步加量至60 Gy/25 F/2.4 Gy。结果后程缩野加量组与同步加量组相较,两组近期有效率为82.9%vs.87%;远期有效率分别为77.6%vs.81.8%(P>0.05);复发率为15.8%vs.13%(P>0.05)。两组均未出现Ⅲ~Ⅳ级的近期及远期放射性反应。其中,两组患者Ⅰ~Ⅱ级的近期放射性反应主要为放射性皮炎(1.3%vs.3.9%;P<0.05)、放射性肠炎(3.9%vs.15.6%;P<0.05)、放射性胃炎(1.3%vs.5.2%;P<0.05)、放射性膀胱炎(6.5%vs.1.3%;P<0.05)。Ⅰ~Ⅱ级的远期放射性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肠炎(7.8%vs.1.3%;P<0.05)、放射性膀胱炎(3.9%vs.1.3%;P<0.05)。结论对于淋巴结≥2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后程缩野加量放疗疗效并不劣于同步加量放疗,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却明显低于后者。因此后程缩野加量放疗或可成为该部分患者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失眠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失眠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自制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可能与睡眠相关的因素调查表及国际通用的E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汉密尔顿抑郁调查表(HDI)及MDASI症状评估表对634例接受化疗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7.3%的患者出现失眠,40.1%出现失眠综合征,37.2%仅出现失眠症状。年龄为50~60岁的患者更易出现失眠(P=0.002),肺癌患者出现失眠的比例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医疗保险、合并疾病、化疗不良反应、抑郁、疼痛均与化疗患者出现失眠相关。结论:接受化疗的患者,失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与失眠相关的危险因素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