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铅、镉对小鼠睾丸早期精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和镉是有毒重金属,能损伤睾丸.但它们是否作用于生殖细胞染色体,目前报道较少.本文采用简化Tates微核试验法,检测了铅,镉对小鼠睾九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将体重25-30g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4只,分别为:阴性对照(蒸馏水),阳性对照(0.5mg/kg丝裂霉素C和20mg/kg环磷酰胺),醋酸铅(10mg/kg和20mg/kg),氯化镉(0.5mg/kg和1.0mg/kg).  相似文献   
2.
不同发育期铅暴露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发育期大鼠的接铅史来探讨铅暴露的敏感期及铅对年轻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生前和生后持续接铅的染毒1组和经母体间接接铅的染毒3组,两者Moris水迷宫的测试成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断乳后接铅的染毒2组,虽然血铅水平显著增高,但脑铅水平和水迷宫测试成绩却与对照组无差别,提示在神经发育早期(胎儿期和婴儿期)对铅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食管癌等中心定位时两后斜野的深度误差及其对肿瘤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7月-12月进行放射治疗的68例食管癌病例,其中上段19例,中下段49例。利用荷兰核通Simulix-HQ模拟定位机,取仰卧治疗体位,等中心定位,读出射野深度。定位毕后使患者俯卧于定位床,找到等中心点,读出射野深度。结果:胸上段和中下段两后斜野在仰卧位和俯卧位时的深度上存在误差。颈段和胸上段的深度误差尤为显著。结论: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等中心治疗时,仰卧位测得的两后斜野的肿瘤深度明显大于俯卧位。若以仰卧位定位时测得的肿瘤深度所给予的处方剂量,按俯卧位实测深度重新计算靶区吸收剂量,则胸上段食管肿瘤的总剂量将明显高于计划剂量。胸中下段的剂量变化不大。建议食管颈段和胸上段癌在仰卧位等中心治疗时,后斜野的深度应在俯卧位重新测量,以免过量照射造成不必要的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5.
甘草酸二铵对镉致肝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染镉小鼠肝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20、40、60mg/kg)DG(10mL/kg)连续5d,末次给药后1h给予氯化镉(7·2mg/kg),24h后处死动物,测定肝匀浆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DG可明显降低肝组织MDA水平,使GSH含量升高,使肝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有一定程度恢复,均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DG可对染镉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亚慢性铝染毒对断乳大鼠神经行为学指标和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探讨铝对发育中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初断乳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蒸馏水)、低剂量组(2g/L AlCl3溶液)、高剂量组(4g/L AlCl3溶液),每组10只,自由饮水摄入AlCl3,连续染毒12周。染毒后,称量各组大鼠体重和脑组织重量,计算脑组织系数,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铝含量,采用跳台试验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学的改变,采用氧化损伤试剂盒测定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系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血铝水平呈上升趋势(P〈0.01)。跳台试验结果显示,随铝暴露剂量的增加,大鼠的潜伏期逐渐缩短,而错误次数逐渐增加,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脑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力下降;GSH含量和GSH—Px活力先上升后降低。不同组别雌雄大鼠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慢性铝暴露可以引起发育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7.
带与不带血管周围神经移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带与不带血管周围神经移植的再生情况及探讨其再生机理。方法:用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组,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等分为A组(带血管神经移植组)和B组(不带血管神经移植组)。两组均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光镜、电镜对比观察。结果:在移植后的前4周,A、B两组组织形态学变化基本相似。从第6周开始,移植段神经纤维再生率、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率、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恢复率、神经纤维变性率,A组均明显优于B组,并进行了差异程度比较。A组结缔组织增生少,神经纤维再生好。发现B组神经束内有结缔组织包裹2~3条神经纤维呈小束,再生而又变性的神经纤维多。结论:带血管周围神经移植优于不带血管的周围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铅对乳鼠颅骨成骨细胞活力、分化、特异的功能标志物及形态学的影响,以探讨铅对骨骼发育的毒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并培养Wistar胎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Pb(Ac)2(0、0.1、0.5、1、5、10、50、100μmol/L),分别培养24、48、72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成骨细胞活力;对-硝基苯磷酸盐(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力;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液及细胞骨钙素水平;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铅对细胞光镜形态的影响.结果 100μmol/L醋酸铅染毒组成骨细胞细胞活力下降,染毒72 h时更明显.0.5~100μmol/L醋酸铅染毒组ALP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50、100μmol/L醋酸铅染毒组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细胞内骨钙素水平无明显差异;培养液中分泌型骨钙素水平随染铅浓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光镜下可见醋酸铅对成骨细胞有毒性作用.结论 醋酸铅对成骨细胞有毒性作用,可影响其光镜下结构;铅在达到较高剂量时可引起成骨细胞一般指标(细胞活力和蛋白质含量)的改变;而较低剂量即能引起特异性功能标志物(ALP和骨钙素)损伤,可能是铅影响成骨细胞乃至骨骼系统发育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原发性肝癌21例,放射治疗11例,Ⅱ期5例,Ⅲ期6例;化疗10例,Ⅱ期5例,Ⅲ期5例。两组治疗结果:放疗组100%获肿瘤缩小和症状改善,而化疗组10%获肿瘤缩小,20%症状缓解。生存期放疗组平均生存194.7天,最长者达18个月,而化疗组平均生存47.9天,最长者105天。放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xl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对别对68例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中bcl-xl蛋白及细胞凋亡指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bcl-xl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年龄及临床分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腋转移淋巴结<4个组和≥4个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和71.4%(P<0.05);bcl-xl蛋白阴性组和阳性组的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0.32%和0.18%(P>0.05),提示:bcl-xl蛋白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