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穴肛原癌为少见的肛管直肠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位于肛缘附近,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以手术加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效果,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TWIST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最近发现它在肿瘤转移的起始阶段使癌细胞发生EMT现象,即细胞从上皮极性表型向间质成纤维细胞表型的形态学上的转变,同时伴有上皮细胞分子标记的抑制和间质细胞分子标记的强烈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运动和迁移,使肿瘤呈现恶性表型,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目前已经证实有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和细胞内因子参与了TWIST的表达和激活,它们对TWIST功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就目前TWIST的结构、功能及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gp与CIAPIN1、突变型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导管组织中P-gp及CIAPIN1、突变型p53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gp、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2% (21/41)、41.5%(17/4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导管组织中表达率7.3%(3/41)、0% (0/41);而癌旁正常乳腺导管组织中CIAPIN1的阳性表达率为80.1% (33/41),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34.1%(14/41).乳腺癌中P-gp过表达与CIAPIN1及突变型p53的过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3种蛋白表达均与年龄、组织病理类型及ER、PR无关.结论 CIAPIN1及突变型p53过表达可能引起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编码产物P-gp表达增高.3种蛋白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而与乳腺癌的发展、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 pT1-4aN0M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纳入2008年1月—9月期间pT1-4aN0M0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者45例849枚HE染色阴性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这些淋巴结中CK19表达,观察其淋巴结发生微转移情况,并分析发生微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转移的发生对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849枚HE常规染色阴性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率为8.13%(69/849);有31.11%(14/45)患者的淋巴结CK19表达阳性。术后随访时间13~6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5.08个月),淋巴结中CK19阴性表达、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87%、42.86%;两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2,P=0.003)。淋巴结CK19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07)、浸润胃壁深度(P=0.032)有关,5年无瘤生存率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为独立预后因素,14例患者被检测出微转移,建议重新分期,重新分期率为31.11%(14/45)。 结论:胃癌pT1-4aN0M0期患者,免疫组化染色能检出常规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有助于细化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出一种把膝关节软骨T2图自动分为三层及九个区域并算出各区域T2均值的方法。方法本方法根据临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在T2图上手动勾勒出的膝关节软骨边缘,计算其中轴线以及中轴线的法线,然后将医生分割区域沿法线方向等间距再分为表浅层、中间层、深层三层,再根据中轴线的长度选取两条法线将软骨区域均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后计算各个区域内的T2均值,并通过Bland-Altman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工分区和自动分区方法的95%一致性界限为(-3.04 ms,3.20 ms),其一致性界限窄(小于最小均值的一半),变异系数为4.04%。结论自动分区与手工分区这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且自动分区方法克服了手工分区方法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直肠癌病理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蛋白3(TIPE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复发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75例肿瘤标本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IPE3表达水平。观察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IPE3表达情况,分析TIPE3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TIPE3阳性57例,占76. 00%。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IPE3表达情况具有高度一致性(к=0. 803; P 0. 001)。TIPE3阳性表达患者中,T3~4期、N1~2期、M1期、Dukes分期C~D期者占比均分别明显高于TIPE3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期间,TIPE3阳性表达患者总复发率50. 88%、总死亡率49. 12%,均明显高于TIPE3阴性表达患者16. 67%、1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IPE阳性组平均累积无复发生存时间估算值与平均累积生存时间估算值分别为(48. 97±2. 83)个月、(50. 83±2. 65)个月,均明显短于TIPE阴性组(61. 11±3. 63)个月、(62. 44±2. 9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直肠癌病理组织中TIPE3阳性表达者淋巴结转移、复发及死亡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醛酮还原酶1C2(AKR1C2)和转录因子Twist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KR1C2和Twist在156例胃癌组织、31例胃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AKR1C2在20例正常胃组织中均低表达;在31例不典型增生胃组织中有25例低表达,6例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56例恶性胃癌组织中有70例低表达,86例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在20例正常胃组织中19例低表达,1例高表达;在31例不典型增生胃组织中有28例低表达,3例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56例恶性胃癌组织中有49例低表达,107例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R1C2与Twist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具有正相关性(P<0.01)。AKR1C2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KR1C2和Twist 的表达特点可作为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而且AKR1C2很可能参与到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冯美燕  王宽  耿敬妹 《中国肿瘤》2008,17(7):603-605
[目的]构建Twist基因读码框架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为进一步研究Twist蛋白的功能做材料准备。[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正常人子宫体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Twist基因全长读码框架,并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结果]经过克隆测序结果证实,成功将Twist基因读码框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相应位置:将pCDNA-Twist载体转染细胞系后,发现Twist蛋白在细胞中得到高水平的表达。[结论]Twist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深入研究Twist蛋白对肿瘤转移的作用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应的医疗内容也在发生改变。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精尖技术被运用于医疗事业中。为增强自身硬实力,医院每年都会采购大量的医疗设备,但由于医院患者多、人员流动性大,给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与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现探究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一般管理策略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Twist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胃癌组织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结果 59例胃癌组织和15例正常黏膜中Twist阳性率分别为74.6﹪(44/59)和O﹪,Twis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及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但与胃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肿瘤的分期以及病人的五年生存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胃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加深,Twist蛋白染色阳性率逐渐上升,Twist阳性率增高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Twist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有相关关系,并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可为胃癌侵袭转移的研究和病人的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