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缩小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瘤体及淋巴结转移灶,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1].β-榄香烯是近年由中药莪术中提取的二类抗癌新药,具有抗肿瘤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不良反应小等优点[2].我们经过原代乳腺癌细胞体外药敏实验证实其对乳腺癌细胞具有中度敏感性与常用化疗药物相近[3],于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应用术前经肱动脉置管于乳腺癌肿瘤供血血管,持续灌注β-榄香稀乳的方法,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2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镇痛疗效。方法80例门诊人工流产术患者,ASAI~II级,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异丙酚1.5~2.5mg/kg,B组应用氯诺昔康8mg与异丙酚1.5~2.0mg/kg。监测术前和扩宫颈时的MAP、HR及RR,记录手术时间、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麻醉效果按优、良和差三级进行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宫缩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B组异丙酚的总用量较少、苏醒时间更短(P<0.05),宫缩痛程度B组较A组明显减轻(P<0.05),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异常出血等副作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流术中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可降低异丙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不增加术中和术后子宫出血量,可明显减轻术后宫缩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声带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和瑞芬太尼[R]组,每组各25例.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术中、拨管后5分钟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丙泊酚总量与苏醒时间.结果 F组术中循环波动较大,苏醒时间明显长于R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较芬太尼更适合于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6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术前弹射式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和术后大标本癌组织ER、PR和HER-2表达的变化。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ER阳性表达率46.15%(30/65),化疗后ER阳性表达率50.8%(33/65),新辅助化疗前ER阴性表达率53.9%(35/65),化疗后ER阴性表达率49.2 %(3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4,P>0.05)。新辅助化疗前PR阳性表达率43.1%(28/65),化疗后PR阳性表达率36.9 %(24/65),新辅助化疗前PR阴性表达率56.9 %(37/65),化疗后PR阴性表达率63.1%(4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5,P>0.05)。新辅助化疗前HER-2阳性表达率40%(26/65),化疗后HER-2阳性表达率44.6 %(29/65),新辅助化疗前HER-2阴性表达率60%(39/65),化疗后HER-2阴性表达率55.4%(3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4,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及HER-2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郭智涛  李建昌  樊帆  任黎萍 《癌症》2000,19(12):1158-1160
目的:探讨长时间静脉输注5-FU加口服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linate,CF)片剂,在Ⅱ期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并与CMF方案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比较。方法:以随机对照研究,对两组共7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与分析。结果:5-FU静滴加口服CF组有效率达71.9%,CMF组31.6%。结论:5-FU静滴加口服CF方案作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明显,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男性乳房发育症60例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黎萍  陈前军  刘鹏熙 《河北中医》2004,26(11):869-870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乳房病,几乎可见于任何年龄的男性。属于中医乳疬的范畴。该病发病原因复杂,西医无特殊疗法,对治疗效果亦不甚肯定。而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2003-01~2004—03,我们采用辨证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60例,部分患者配合中成药内服外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TAC与F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TAC与FAC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4例Ⅱb~Ⅲb期乳腺癌患者分为TAC组(63例)和FAC组(61例),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个周期评价1次毒性反应。结果:原发肿瘤缓解率在TAC组为85.7%(54/63),FAC组为37.7%(23/61),P<0.05。临床完全缓解率在TAC组为7.9%(5/63),FAC组为0,P>0.05。疾病进展在TAC组为0,FAC组为3.3%(2/61),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及脱发。TAC组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及脱发较FAC组严重(P<0.05),并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如手足麻木等)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结论:TAC与FAC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均有较好的缓解率,TAC方案优于FAC方案。TA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高于FAC组,但均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任黎萍  李娟娟 《广东医学》2008,29(8):1408-1409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确诊的LABC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期间联合健脾补肾中药口服,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评价疗效。结果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5例,扩展(PD)2例,总缓解率(OR)65%,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7例化疗后肿块缩小行手术治疗。结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LABC不仅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可能提高生存率,同时降低了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谢健  杨博  任黎萍 《陕西中医》2008,29(7):926-927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组)、脑缺血一再灌注组(组)、川芎嗪治疗组(组)、缺血预处理组(组)和川芎嗪+缺血预处理组(V组)5组。在预定时间点行TUNEL法海马CAI区凋亡细胞检测,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Bcl-2、Bax蛋白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V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除I组外的其他各组(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而Bax蛋白表达升高最少(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抑制脑缺血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声带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和瑞芬太尼(R)组,每组各25例。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术中、拨管后5分钟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丙泊酚总量与苏醒时间。结果F组术中循环波动较大,苏醒时间明显长于R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较芬太尼更适合于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