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层扫描法测定维参锌胶囊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维参锌胶囊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方法 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为展开剂,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λs=525nm,λR=700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 =0.67%(n =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动脉血流通畅与否、靶冷冻区域肝动脉直径大小及相互关系.对氩氦超低温冷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犬1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行肝动脉暂时阻断及氩氦冷冻术(实验组)和氩氦冷冻术(对照组)每只动物均取近肝门和远离肝门两个冷冻靶点分别于术后即刻、7d、14d处死实验动物.观察肝脏大体改变,测量冷冻范围,取靶区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两组同一时间点在同一冷冻部位实验组温度更低:每组两个不同冷冻部位在同一时间点近肝门处温度较高。2)近肝门冷冻靶点最大坏死直径均大于远肝门靶点;在同一冷冻靶点位置,实验组坏死直径大于对照组坏死直径。3)病理检查可见实验组坏死更彻底、持续时间更长.在术后14d远肝门区仍可见直径约1mm血管受损。结论:肝动脉血流和肝动脉直径大小及二者的协同作用是影响氩氦超低温冷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治疗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22例HCC患者经TACE治疗后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与生存时间(OS)的关联.结果 HCC患者TACE后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升高(分别为6.109和6.834,P=0.000);低Treg组(<6.7)HCC患者中位生存期19.3个月,高Treg组(≥6.7)中位生存期12个月,两组间OS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HCC患者TACE治疗后外周血Treg水平是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治疗对>60岁原发巨块型肝癌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本组91例,肿瘤直径10~14 cm,均为富血供.所有病例CT引导下实施肝脏病灶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 w,1个月,3个月评价生活质量,复查肿瘤标志物、CT,评价肿瘤负荷变化.生活质量采用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ACT-Hep)评价QOL变化.结果 随访期间88例患者完成所有时间点QOL调查量表.术后1 w身体状况(P=0.017)及功能状况(P<0.001)模块有较大幅度降低,情感状况较术前轻度改善(P=0.024),肝癌特异性模块无明显变化(P=0.665),社会/家庭状况则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个月身体状况(P<0.001),功能状况(P<0.001),肝癌特异性模块得分(P<0.001)较术前明显上升,社会/家庭状况回复至术前状况(P>0.05),FACT-Hep总分开始高于术前水平(P<0.001).术后3个月,除经济状况模块外(P>0.05),所有模块及FACT-Hep总分均较术前改善(P<0.001).其中功能状态和情感状态最为明显.社会家庭状况较术后1个月时略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治疗巨块型肝癌,在短期内可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对巨块型HCC,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治疗对长期QOL及生存期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腺癌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术后的癌痛缓解情况,评价粒子植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8例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伴癌痛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病灶。随访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率,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阿片类止痛药使用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125I粒子植入术后1周、1月及3月,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2.1%(23/28)、67.9%(19/28)、57.1%(16/28)。VAS疼痛评分分别为(2.3±1.2)、(2.9±1.5)、(4.1±1.4)分,明显低于术前基线水平[(7.2±1.1)分]。阿片类止痛药使用量明显降低(P<0.01),总体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改善(P<0.01)。近期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可以有效缓解胰腺癌患者疼痛状况,明显改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不完全冷冻消融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方法 前列腺癌RM-1细胞放入-20℃冰箱中冷冻5 min,37℃水域复温,待细胞状态恢复后重复冷冻10 min、15 min.培养ld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20只C57/BL小鼠构建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不完全冷冻消融组.不同时间点测量肿瘤大小,14d时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统计肿瘤肺转移枚数.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免疫印迹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分泌量.结果 经不完全冷冻消融的RM-1细胞排列紊乱,形态发生改变,可有触角结构形成.术后3、7d不完全冷冻消融组肿瘤体积略小于对照组,但仅术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术后10、14 d肿瘤体积基本相等.不完全冷冻消融组肿瘤肺转移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Transwell试验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强于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与对照组相比,N-cadherin、MMP-9、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不完全冷冻消融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分泌增多.结论 不完全冷冻消融可使RM-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增加荷瘤小鼠肿瘤肺转移枚数,影响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在双相障碍中,应用抗抑郁剂可能诱发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使循环频率增加。奎硫平作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有些学者将其作为心境稳定剂使用。我们采用随机开放性研究,用奎硫平(商品名:思瑞康)合并帕罗西汀(商品名:赛乐特)治疗双相抑郁发作,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3岁,因体检发现肝内肿物10 d于2009年7月28日入院.既往慢性乙型肝炎史28年,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无特殊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腹部MRI:肝顶一不规则肿物,9.6 cm×6.5 cm×8.2 cm,门静脉左支瘤栓形成,门静脉主干直径12 mm,门脉期未见脾、胃侧支循环建立(图1).胃镜检查:食管、胃未见异常.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回报:胆管中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序贯放射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 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2001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治颈、胸、腰椎体转移瘤患者65例,行PVP治疗后1周开始放射治疗,并与同期接受单纯PVP治疗患者87例,单纯放射治疗者111例进行比较,评价并分别记录各组治疗后6 h、24 h、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每3个月行椎体CT或联合MR检查.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PVP组及联合组治疗6 h后NRS评分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疼痛迅速缓解,而单纯放疗组治疗1个月后数字分级法(N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疗效发生缓慢.各组治疗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P<0.01),治疗后相同时间点不同分组之间比较,以PVP组和联合组变化显著(P<0.01). 结论 放疗与PVP联合应用治疗椎体转移瘤,安全有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