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目的体外观察血小板生成素(TPO)+促肝细胞生长素(HGF)+白细胞介素-3(IL-3)方案对人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MDLSC)各亚型的增长促进作用。方法实验组为添加有TPO 50 ng/mL、HGF 40μg/mL、IL-3 10 ng/mL的高糖DMEM培养基体系,对照组则不含TPO+HGF+IL-3,分别在第1、7、14天,计算细胞总数,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算表达CD90、CD105、CD117、CD184、CD326的人BMDLSC各亚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实验组表达CD90、CD105、CD117、CD184、CD326的人BMDLSC各亚群的扩增倍数在第7天分别为(4.94±0.07)、(4.89±0.06)、(6.70±1.75)、(5.72±0.32)、(5.03±0.05)倍,第14天数量增长倍数为(7.60±0.11)、(7.76±0.16)、(11.70±3.06)、(21.38±1.13)、(8.12±0.13)。结论此方案对人BMDLSC各亚型的体外扩增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其中以CD184亚群的扩增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探讨乳腺癌初次保乳手术时腋窝淋巴结转移对局部区域复发患者预后的影响。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阳性组(32例)和阴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显示,76例中,局部复发18例,区域复发33例,局部+区域复发25例。阳性组远处转移25例(78.1%,25/32),阴性组远处转移24例(54.6%,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3年后,阳性组生存24例,占75.0%(24/32);阴性组生存38例,占86.4%(3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5年后,阳性组生存17例,占53.1%(17/32),阴性组生存30例,占68.2%(3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初次保乳手术治疗时腋窝淋巴结转移对局部区域复发患者远处转移率和长期生存率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对中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纳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6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常规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3.58%)高于常规组(4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0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常规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3、5.324,P0.05)。两组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对乳房外形美观评价优良率为94.34%,高于常规组(75.4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应用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提供经验。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多线治疗失败晚期乳腺癌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500 mg·d~(-1)阿帕替尼治疗,并且观察随访患者疗效,至少持续4个月。结果:(1)所有患者经过14个月的治疗与随访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完全缓解(0.0%)。28例患者出现了部分缓解(58.4%),其中13例患者为既往接受7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患者,另有10例患者被评定为稳定(20.8%),10例出现进展(20.8%),治疗客观缓解率为79.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3个月。随访14个月36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出现了截尾(其中1人死于脑卒中)。(2)在服用阿帕替尼后不良反应有疲乏、腹泻、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5.9%、20.9%、27.8%、33.4%及16.7%。(3)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及糖链抗原153(CA153)含量参考上限为0~10 pg·m L~(-1)、0~35 U·m L~(-1)及0~28 U·m L~(-1)。在治疗前均高于各项参考上限值,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结论:阿帕替尼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对于晚期多线治疗失败并且不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疗效确切,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症状无进展时期。并且由于其口服的方式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可控,患者的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液骨钙素(OSC)、骨保护素(OPG)、I型胶原吡啶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及与尿液NTX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比4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实验组)和4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液OSC、OPG、NTX 和尿液 NTX水平,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的血液OSC、OPG、NTX和尿液NTX水平的差异。评估血液OSC与血液NTX水平相关性,血液OPG与血液NTX水平相关性,血液和尿液NTX水平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中血液OSC、OPG和NTX水平比对照组要高,两组的OS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OP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的NT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血液中的NTX的升高和血液中的OSC及OPG水平具有关性,血液NTX和OSC之间的r=0.768(P<0.001),血液NTX和OPG之间的r=0.685(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液NTX和尿液NTX之间也具有相关性r=0.638(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骨转移的患者血液OSC、OPG、NTX及与尿液NTX水平之间具有一定关系,且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9 月 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80 例乳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链霉菌康生物素蛋白 – 过氧化物酶 连结法(SP)对 AR 在不同分子分型中表达进行观察,分析 AR 在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中表达特征,分析乳腺癌组织 中 AR 表达与各分子分型乳腺癌预后关系。结果:80 例患者分子分型:管腔上皮 A 型(Luminal A)42 例,管腔上皮 B 型(Luminal B)11 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过表达型 10 例,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9 例,正常 细胞样型(Normal–like)8 例;共有 58 例呈现 AR 阳性,其中又以 Luminal A(80.95 %)、Luminal B(72.73 %)、 Normal–like(75.00 %)分型的阳性比例最高,Basal–like(44.44 %)阳性比例最低。随访截止于 2021 年 9 月或死亡时间, Luminal A、Luminal B、Base–like 与 Normal–like 的 AR 阳性组术后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阴性组更低,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HER2 过表达型乳腺癌 AR 阳性组术后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与阴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AR 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为临床分子分型判断及预后不良 结局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