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保留灌肠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保留灌肠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近况黎元元指导:皮持衡(江西中医学院97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灌肠疗法中医药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因肾脏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失常,临床上出现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和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  相似文献   
2.
郭婷  程豪  林谷风  王连心  黎元元 《广东医学》2016,(14):2180-2182
目的: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细辛)治疗冠心病的人群特征及合并用药方案。方法通过全国20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 HIS)数据库中使用灯盏细辛且主要诊断为冠心病的1422例患者用药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使用灯盏细辛的冠心病患者一般信息、合并疾病、常用联合用药。结果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42∶1);年龄以老年人为多;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基础疾病;常见联合用药可分为七类:抗血小板治疗药(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改善循环药物(前列地尔);使用联合用药方案灯盏细辛+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的患者临床治愈率较高。结论灯盏细辛临床常见联合用药方案符合冠心病临床指南,也需要注意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婷  李志峰  黎元元  王卓月 《广东医学》2016,(17):2666-2668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研究中肝硬化患者中西药物联合用药特征。方法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诊断为肝硬化患者35984例,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肝硬化患者临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特征。结果患者性别分布,男25260例(70.20%),多于女8532例(23.71%),男女比例为2.96∶1;年龄分布以45~59岁区间的患者最多,14172例(47.75%)。临床常用西药类别为保肝降酶药、利尿药、免疫调节药、电解质调节药、促凝止血药等;使用最多的西药为还原型谷胱甘肽(53.79%);临床常用中药类别为清热利湿剂、祛瘀散结剂、清热解毒剂等;使用最多的中药为复方茵陈注射液(16.71%)。关联规则显示常用中西药联合应用方案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茵陈注射液+苷泰胶囊。结论肝硬化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中年为主。药物治疗方面,使用最多的西药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中药为复方茵陈注射液;保肝降酶药与清热利湿药联合使用是最常见的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分析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的人群特点及临床用药特征。方法:从医院临床信息系统(HIS) 的数据仓库(EMR) 中,提取应用注射用灯盏花素且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电子病历,提取并同构数据后,使用SPSS Clementine21.0 进行一般资料、合并用药规则等分析。结果:提取出的9 321 例冠心病患者年龄大多为65~80 岁(45.24%),男性稍多于女性,入院数最多的节气为寒露(5.74%);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44.12%)、脑梗死(18.14%)、2 型糖尿病(17.70%) 等;中医证型多为气阴两虚证(13.02%)、肝肾亏虚证(12.78%)、痰瘀互结证(11.34%) 等;单次用药剂量超说明书(5~50 mg) 者应用频次为7 991 例次(58.02%)。临床常联用西药为阿司匹林(14.29%)、美托洛尔(6.79%)、氨氯地平(5.24%),常联合的中药为参麦注射液(3.64%)、复方丹参滴丸(3.40%)、速效救心丸(3.30%)。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的冠心病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合并症复杂多样,临床使用剂量需加强规范,合并用药与冠心病临床指南以及中医证候相契合,有一定规律可循,可提供临床诊治、优化用药线索。  相似文献   
5.
肾衰泻浊汤对慢性肾衰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衰泻浊汤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 0只由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衰的大鼠模型分为 5组 ,4个治疗组予以肾衰泻浊汤防治 ,分析对比各组大鼠血THP浓度、尿NAG排泄量及肾组织PCNA阳性细胞数 ,评定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血THP浓度明显提高 ,尿NAG排泄量及肾组织PCNA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降低 (P <0 .0 5 ) ,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有所改善。且血THP与Scr ,BUN呈显著负相关 ,尿NAG与SC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肾衰泻浊汤防治慢性肾衰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细胞增殖、减轻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连花清瘟胶囊老年患者的人群特点和用药规律,为药品监测或老年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从全国18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提取2004年9月30日至2015年12月31日应用连花清瘟胶囊的老年患者的医疗数据,规范化后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Clementine18.0软件进行关联规...  相似文献   
7.
黎元元  雷蕾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4):4757-4761
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和发生率。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住院及门诊31 724例患者进行监测,对出现ADR的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详细记录。结果31 724例患者中发生ADR 15例,占0.06%,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头痛、面红、腹痛等,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6个系统,15 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1例有大黄黄芩过敏史;患者出现ADR距用药时间最短为5 min,大多数为用药0.5 h内;ADR患者均停药处理,其中2例使用异丙嗪,转归为痊愈及好转;有2例用药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结果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ADR发生率属罕见,以中老年人为主,多在用药0.5 h 内发生,临床应注意监测中老年人群用药及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真实世界中应用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的基础上,对其合并用药信息采用社区发现算法(Louvain算法)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其合并用药规律。在冠心病的临床用药方面,银杏叶滴丸常合并应用的西药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合并应用的中药以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为主;其合并用药组合主要有阿司匹林 + 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曲美他嗪、氯吡格雷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匹伐他汀/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 氨氯地平。在脑梗死的联合用药方面,银杏叶滴丸常合并应用的西药主要有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氯吡格雷、硝苯地平等,合并应用的中药以注射用灯盏花素、疏血通注射液为主;其联合用药组合主要有阿司匹林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疏血通注射液/硝苯地平、阿托伐他汀 + 氯吡格雷/氨氯地平、注射用灯盏花素 + 阿司匹林/奥拉西坦。本研究中的数据来源于真实世界,对临床医生的诊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药品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应开展真实世界的多维度设计,充分考虑多种来源的数据、证据及证据的整合。论文以仙灵骨葆制剂的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设计为例,报告了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文献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数据、分析结果和证据的整合,通过证据整合发现:仙灵骨葆制剂的一般ADR主要是胃肠系统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干、便秘、腹泻等;严重ADR主要表现为肝胆系统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酶升高、肝细胞损害等;过敏反应有时候表现为一般ADR,有时候表现为严重ADR;肝功能异常具有性别差异,女性比例偏高;肝功能异常出现3~7 d和15 d及以2个发病高峰,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恶心、呕吐和胃功能紊乱是仙灵骨葆制剂的ADR预警信号。论文进一步讨论了回顾性数据对于前瞻性研究设计的支撑,初步明确了安全性真实世界多维度研究设计中主要数据源的优势和不足,从安全性证据的角度分析了数据之间的互补性和相应研究的时序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真实世界鹿瓜多肽注射液(简称鹿瓜多肽)的临床用药特征,对全国26家三级甲等医院使用鹿瓜多肽的患者(37 721例),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其临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特征。结果使用鹿瓜多肽的患者以45~64岁的中老年人(39.84%)居多;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折(17 362例,33.97%);使用剂量最多是12m L(41.81%);疗程主要集中在1~3 d(28 467例,76.26%),基本符合说明书使用;临床联合中成药常与活血化瘀剂+补肾壮骨剂合用(规则支持度19.38%),西药常与抗生素、营养类药物合用(规则支持度39.9%);主要中西药单独联合用药为维生素C(13 202例,35%)、金天格胶囊(7 285例,19.31%);2种常用中西药联合用药组合分别是虎力散胶囊+金天格胶囊(规则支持度4.458%)、苯巴比妥钠+头孢唑啉(规则支持度10.62%)。研究显示鹿瓜多肽临床用药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临床主要用于骨折患者,临床常与活血化瘀剂、补肾壮骨剂、抗生素、营养类药物合用,有助于增强骨折的愈合,临床上使用时应注意中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合并用药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