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茶素提取物对STZ致高血糖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 研究甜茶素提取物对 STZ致高血糖大鼠的降血糖效果及其降糖机制。方法 : 腹腔注射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取成型的大鼠随机分阳性对照组、甜茶素提取物组和降糖灵组。同时设一正常组。灌胃 3 w后 ,测血糖、果糖胺、胰岛素和 SOD等指标。结果 : 甜茶素提取物能极显著地降低 STZ致高血糖大鼠血糖 ,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同时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结论 : 甜茶素提取物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剖析“4+7”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药品销售数据及中标企业年报数据,对纳入“4+7”集中带量采购范围的药品在政策实施前后的销售额,原研厂家、中标企业及其他企业的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部分中标企业营收情况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4+7”集中带量采购实施后,绝大部分纳入集采品种销售额较往年有显著下降,其中,原研企业、其他企业均有较大幅度下滑,中标企业虽涨跌参半,但已形成对仿制药市场的垄断。此外,“4+7”集中带量采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药品生产企业积极转型,加大研发投入的作用。结论:集中带量采购颇有成效,坚持之余要慎防垄断;要完善医保支付标准的建设,健全原研药、仿制药、过专利期原研药的联动机制;集中带量采购的品种选择应由“点”至“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医临床证候探讨该病在岭南地区的疫性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收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入病例20例,本地病例16例,分析全部病例、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证候特点。结果:新冠肺炎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平均年龄45岁,以男性居多,55.56%的患者为外地输入病例,44.44%的患者为本地感染病例。全部病例证型以湿邪郁肺型和邪热壅肺型为主,分别占44.44%和38.89%;91.67%的患者呈现“湿”的病理特点,72.22%的患者呈现“热”的病理特点。其中输入病例证型以湿邪郁肺型为主,占65.00%,100%的患者呈现“湿”的病理特点,55.00%呈现“热”的病理特点;本地病例证型以邪热壅肺为主,占56.25%,93.75%的患者呈现“热”的病理特点,81.25%呈现“湿”的病理特点。结论:本次疫病在岭南地区的疫性属于以湿邪和热邪为主导的“湿热疫”,病机特点为湿热并重;输入性病例多表现为以湿邪为患的“湿疫”,有化热的趋势和倾向,病机特点为湿重于热;本地病例多表现为以热邪为主的“温热疫”,病机特点为热重于湿。此次新冠肺炎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疫性的可能,辨证和治疗要遵守三因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黄晓青  沈雯婷  顾超 《新中医》2021,53(5):196-198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进行干预;治疗2周后比较2组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等各项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对61例(63耳)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疗效评估等,与同期收入院的既往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聋患者资料对比,分析发病和影响疗效的高危因素,总结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特点。结果既往存在和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的性别、现患耳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发病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存在和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的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总有效率低于既往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915,P=0.009),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痊愈率低于既往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638)。结论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病因复杂,疗效较差,应加大研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们对120例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糖尿病(DM)大鼠血脂联素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和高脂饮食诱导的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DM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DM (DM)组10只和DM非诺贝特(DF)组10只,正常Wistar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及DF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NC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3组大鼠每日摄取的热量相等,同时DF组大鼠给予非诺贝特灌服.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取肾周脂肪组织RT-PCR技术半定量分析脂联素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FPG、FFA、TC、TG、LDL-C、TNF-α和sVCAM-明显增多(P<0.05~P<0.01),血HDL-C、脂联素和脂肪组织内的脂联素基因表达下降(P<0.01).与DM组相比,DF组的血FFA、TG 、FBG、LDL-C、TNF-α和sVCAM-1水平下降(P<0.05),同时血HDL-C、脂联素和脂肪组织内的脂联素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非诺贝特治疗可能通过改善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血脂联素水平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确诊的6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将60例患者按照数字对照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1次/d,30~60mg/次;对照组患者服用格列齐特普通片2次/d,80~160mg/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内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等。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均有所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具有服用次数较少、一次服用剂量少,患者依从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闭目难立征(Romberg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3、5天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Romberg征阴性率高于对照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利多卡因治疗BPPV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变微创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晓青  徐晓珩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77-2278
骨髓瘤也称浆细胞病,是单克隆的骨髓浆细胞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大量异常浆细胞增殖,骨骼被破坏。多发性骨髓瘤往往同时破坏多个椎体,造成病理性骨折,后果严重,治疗困难。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大多在透视下操作。自2004年我院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病灶取出、椎体成形凹],结合药物综合治疗1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