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明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89-290
目的中西结合方法在治疗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评估。方法总结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35例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中29例(82.85%)痊愈,6例(17.14%)经中西结合治疗未能好转,后经手术治愈。结论中西结合非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是良好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但需要严密观察,当有手术指征时应及时行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新乡市郊区猪羊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可感染人、猫、猪、牛、羊、犬、小鼠、兔、鸟类及冷血动物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也受到影响。上世纪50年代 ,我国陆续从猫、兔、猪、鼠等动物体内分离出弓形虫 ,60年代发现病例 ,70年代发生猪群弓形虫病大流行 。作者于 2 0 0 4年 2~5月对河南省新乡市郊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损伤是慢性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抗血管损伤角度寻求有确切疗效的防治慢性肺心病药物已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高度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基于抗血管损伤的防治慢性肺心病药物,如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一氧化氮、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以及抗血管损伤的方法如内皮祖细胞移植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开展中药临床调剂技术规范化研究既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药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注重品种质量、加工煎煮、剂型剂量,才能确保临床调剂的合理高效,保证中药"质、工、剂、效"与中医"理、法、方、药"的一致。  相似文献   
5.
麻黄和五味子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麻黄、五味子对大鼠肺纤维化病理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氢化可的松组、麻黄组、五味子组以及麻黄+五味子组,其中假手术组10只,其余各组均16只。采用博莱霉素A5气管滴入法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治疗7和28d时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切片,测量肺小动脉血管内径(inner diameter,ID)、中膜核密度(nuclear density,ND),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后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7和28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炎等级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7d时氢化可的松组肺泡炎等级明显降低(P〈0.05),28d时麻黄+五味子组、氢化可地松组肺纤维化等级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D增高,ID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组、麻黄+五味子组、氢化可的松组ND降低(P〈0.05),麻黄组、麻黄+五味子组、氢化可的松组ID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VD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黄+五味子组、氢化可的松组MVD降低(P〈0.05)。结论:麻黄和五味子联合应用对肺纤维化的肺部小动脉损伤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肺微小血管增生。五味子可降低ND,减少微血管计数,麻黄可增高I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接受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检查65例(75%)的患者精液异常,其中46例(70.8%)患者术后生精功能改善,症状消失,精子质量提高。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影响精子质量,可导致不育,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结扎术对该病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78 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8 例,治疗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胃管注入及灌肠治疗,3 d 为 1 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82.50% ,对照组有效率为 73.68%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特点、肺系病升降失常的病机表现以及归肺经药物在肺系病证治疗中所表现出来的药性趋向,决定了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对肺系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肺失宣肃"是肺纤维化发生的病机关键,结合麻黄、五味子调节肺气升降的临床应用,提出肺系病临证用药需重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灵活选用麻黄、五味子治疗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细辛单味药外用的适应症和制备方法进行文献分析。方法:以CNKI、VIP数据库为依据,以细辛、外用、临床研究、制备方法等为关键词,查阅数据库中20年相关文献。结果:细辛外用主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且以外用于神阙穴或涌泉穴为主;亦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的喘咳症,消化系统的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以及外用散结、活血、止头痛、预防感冒等。其外用剂型以传统散剂为主。结论:细辛外用的临床适应症较为广泛,外用剂型仍然停留在传统散剂范畴,开发细辛新型外用制剂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药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06~2009级37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信息采集、系统整理,分析学生的自我定位、理想中药学人才、社会急需中药学人才、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以及喜欢学习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分布情况,总结培养"医药兼通"中药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